大战略!人工智能新地标,亮相海淀知春路

2018-03-28 海淀网 北京海淀

大战略!人工智能新地标,亮相海淀知春路

中关村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基地以“助力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相结合,打造人工智能

据中关村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基地总经理蒙洋介绍:基地以创新孵化为载体、成果转化为手段、人才培养为切入点,以打造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型企业为使命,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制造、教育和军民融合等领域的应用落地,致力于成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领域中的“精英锻造场” 。

AI矩阵提供哪些服务

一平台:中关村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四体系:创新孵化、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市场推广

五支撑:政策支持、空间运营、科研院所、金融服务、创新企业

大战略!人工智能新地标,亮相海淀知春路

(AI矩阵全球创新中心展示屏)

据了解,AI矩阵的服务内容就像一个坐标系,四体系与五支撑各项内容交叉点形成的坐标,都会成为一项服务产品,针对特定需求细化而成:本硕专业共建、AI联合实验室、成果转化种子基金等。

特色平台 以什么形式呈现?

基地为微软小冰联合落地体验中心。依托微软小冰的技术优势,围绕旅游、K12教育领域展开解决方案研发交流、人才培养和项目推广等工作。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依托中国科技云覆盖全国的高速全光专网、国家级高性能计算资源、海量科学数据资源、大规模数据存储与灾备环境,汇聚商汤、旷视、金山云等企业的专有资源,充分发挥各单位的技术优势,构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需求的国内科研创新最大新一代信息化基础设施——人工智能计算及数据应用服务平台,以人工智能提升工业、安防、金融、气象、材料、生命、医疗、环保、教育等领域科技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要用什么方法突破?

大战略!人工智能新地标,亮相海淀知春路

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人才的竞争,这不仅包括从事人工智能领域行业人才的竞争,还包括基础研究人才的竞争。早在2016年,工信部教育考试中心副主任周明就曾透露,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人。

201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次招收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百度、创客天下三家联合开设全国首个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软件工程硕士专业。通过系统的学习深度学习、算法、视觉感知、无人系统、机器人等方面的知识技术,项目驱动的案例教学工作,培养工程型专业技术人才。为中关村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基地的企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支撑。

2017级北航软件学院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研究生李星宇在读书的同时,也投入到中关村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基地入驻企业的实习工作中,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

“目前工作内容主要涉及人工智能技术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场景开发,实习所在单位主要是提供通用高性能信号处理板卡,应用于机器视觉、生命科学和高能物理等科学计算领域。作为一个跨专业读研的学生来说,研一上学期主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项目实践的机会比较少,通过基地的平台进入单位实习,不仅增加了项目实战的经验,也更好的帮助自己对于之前理论知识的学习进行了巩固”。

成果转化 入驻企业成功范例

大战略!人工智能新地标,亮相海淀知春路

王豫开创的北京罗森博特科技有限公司

已入驻基地,对于学生们来说

这里更像探索更多可能的实验室

大战略!人工智能新地标,亮相海淀知春路

(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引导手术)

如今,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已开始走进手术室,与医生一起完成高难度手术。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引导下完成的骨科手术不仅创面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医生提高准确度。它的成功得益于研发、生产、用户紧密的合作,以临床医生的实践经验为主导,科研单位将医生的想法变成现实,通过企业将研究成果推向市场。

“来自于临床的需求,我们用工程的技术帮助实现,研究出的解决方案又通过临床得以验证。”参与国内首台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研发的王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医疗器械研究所副所长,十几年专注骨科机器人的研发工作。

看到骨折手术定位机器人的应用与推广已进入较为成熟的产业化阶段,王豫带领着自己的研究团队又力图填补国际骨科复位机器人的空白,这是处于精确定位前端的一项难度更高的手术。

“比做科研更令人兴奋的事就是成果能够解决现实难题,对于我的学生来说,他们看到了研究与市场结合的可能。 ”由科研课题到成果落地,从实验室与临床的研究成果向市场转化,是王豫和团队专注在做的事,也是中关村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基地的使命所在。

空间环境 带你现场直击
据了解,中关村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基地已投入试运营阶段,四月初全面落成。

大战略!人工智能新地标,亮相海淀知春路

(开放办公区)

大战略!人工智能新地标,亮相海淀知春路

部分区域效果图先览

未来难以预测

但注定会有人工智能的星光闪耀

问题仍待解决

该如何将人与机器摆在正确位置?

该如何规划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生活?

我们是参与者,也是推动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