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蘇北平原上的璀璨明珠,古色古香但又具有現代化色彩的城市

【總則】泰州地處江蘇中部,長江北岸,是長三角中心城市之一。全市總面積5787平方公里,總人口508萬,現轄靖江、泰興、興化三個縣級市,海陵、高港、姜堰三區和泰州醫藥高新區。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744.53億元,增長8.2%,增速居全省首位。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43.97億元。

和諧共生的生態名城。泰州生態環境質量評價指數在江蘇省領先,所轄三市全部建成國家級生態示範區。泰州鳳城河風景區是江蘇省唯一的國家級城市中央休閒區,5A級溱湖風景區入選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積極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百姓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泰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宜居城市、全國文明城市。

泰州,蘇北平原上的璀璨明珠,古色古香但又具有現代化色彩的城市

【地理位置】泰州地處江蘇中部,位於北緯32°01'57"~33°10'59"、東經119°38'21"~120°32'20"。南部瀕臨長江,北部與鹽城毗鄰,東臨南通,西接揚州。全市除靖江有一獨立山丘外,其餘均為江淮兩大水系沖積平原。地勢呈中間高、南北低走向,南邊沿江地區真高一般為2 米~5米,中部高沙地區真高一般為5 米~7米,北邊裡下河地區真高為1.5米 ~5米。全市總面積5787.26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佔77.85%,水域面積佔22.15%。市區面積1567.13平方千米。

泰州,蘇北平原上的璀璨明珠,古色古香但又具有現代化色彩的城市

【歷史前言】遠古時代,泰州這塊地方原在長江口外的淺海中,大約在7千—1萬年前開始成陸,5千年前已有人類居住,夏、商時,為濱海臨江地區,屬《尚書·禹貢》所稱“九洲”之一的揚州。

西周,稱海陽,屬吳國。春秋戰國,歷屬吳、越、楚,楚時為海陽邑地。

西漢,建海陵縣,屬臨淮。新莽,海陵縣改稱亭間,屬淮平郡。東漢,海陵縣屬廣陵郡。三國,江淮之間為魏吳戰場,海陵縣廢。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海陵縣復立,屬廣陵郡。東晉,海陵縣屬廣陵郡。劉宋,海陵縣屬廣陵郡。劉宋明帝泰豫元年(472)增轄臨澤縣。武帝永明元年(483)、五年先後增設齊昌、海安2個縣。

南齊,海陵縣屬廣陵郡。南梁,海陵縣改屬海陵郡。海陵郡設置於東晉義熙七年(411),下轄建陵、臨江、如皋、寧海、蒲濤5個縣,郡治所在地不詳。後來海陵郡郡治移治海陵縣,下轄海陵、建陵、寧海、如皋、臨江、蒲濤、臨澤7個縣。海陵郡屬南兗州。 北齊,南兗州改稱東廣州,海陵郡屬東廣州,仍轄海陵等7個縣。南陳,宣帝太建五年(573),東廣州複稱南兗州,海陵郡屬南兗州,仍轄海陵等7個縣。北周,南兗州改稱吳州,海陵郡屬吳州,轄海陵、建陵、如皋、寧海、臨澤5個縣。蒲濤縣省,臨江縣併入寧海縣。

隋代,文帝開皇三年(583),海陵郡廢。建陵縣併入海陵縣,如皋縣併入寧海縣,臨澤縣併入高郵縣。不久,海陵縣分出江浦縣。海陵縣屬吳州。開皇九年,吳州改稱揚州,海陵縣屬揚州。煬帝大業初年,揚州改為江都郡,海陵縣屬江都郡。江浦縣又併入海陵縣。

唐代,高祖武德三年,海陵縣改稱吳陵縣,以縣設置吳州。武德七年吳州廢,複稱海陵縣,屬邗州。武德九年,邗州改稱揚州,海陵縣屬揚州。寧海縣併入海陵縣。中宗景龍二年,分海陵縣東境設置海安縣,玄宗開元十年,海安縣又併入海陵縣,海陵縣屬江都府。高祖武義二年,分海陵北境招遠場設置興化縣。睿帝乾貞中,於海陵縣設置海陵制置院。南唐,烈祖升元元年設置泰州。又分海陵南境5個鄉設置泰興縣。泰州下轄海陵、泰興、鹽城、興化4個縣。元宗 保大十年分海陵縣如皋場設置如皋縣,泰州增轄如皋縣。同年又於海陵縣東境設置靜海制置院。海陵縣為泰州州治所在地。後周,以泰州為團練州,屬揚州。仍轄海陵等5個縣。

北宋,太祖乾德五年,泰州由團練州降為軍事州,屬淮南道。太宗至道三年分全國為15路,泰州屬淮南路。神宗熙寧五年淮南路分為東西兩路,泰州屬淮南東路。太宗太平興國前,泰州仍轄海陵等5個縣。太平興國二年鹽城改屬楚州後,泰州轄海陵、興化、泰興、如皋4個縣。 南宋,泰州為軍事州,屬淮南東路。高宗建炎四年,興化縣改屬承州,泰州轄海陵、如皋、泰興3個縣。紹興五年,泰興縣改屬揚州,興化縣廢為鎮並附入海陵縣,泰州轄2個縣。紹興十年,泰興縣改屬泰州,泰州治所一度移至泰興沙上。紹興十二年,泰興縣再次改屬揚州。紹興十九年復設興化縣,仍屬泰州。孝宗乾道二年,興化縣改屬高郵軍,不久又屬泰州。淳熙四年,興化縣再次改屬高郵軍,泰州僅轄海陵、如皋2個縣。

元代,世祖至元十四年,設置泰州路,屬淮東道,至元十九年屬江淮行省。至元二十一年,泰州路改為泰州,屬揚州路。泰州轄海陵、如皋2個縣。

明代,太祖洪武初年,海陵縣省入泰州。泰州屬揚州府,轄如皋縣。

清代,泰州屬揚州府,轄如皋縣。世宗雍正三年,如皋縣改屬通州,從此泰州不再轄縣,成為散州。高宗乾隆三十三年分泰州東北境設置東臺縣。

泰州,蘇北平原上的璀璨明珠,古色古香但又具有現代化色彩的城市

民國元年(1911年),南京臨時政府裁府廢州,泰州改稱泰縣。三年,江蘇省分為5道,泰縣屬淮揚道。十六年道廢,泰縣屬江蘇省。二十一年,江蘇省劃為15個行政區,泰縣屬泰縣行政區,泰縣行政區轄泰縣、泰興、靖江、東臺。二十三年,江蘇省劃為9個行政督察區,泰縣屬江都行政督察區。二十四年,江蘇省劃為10個行政督察區,泰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二十九年10月,新四軍東進抗日,在泰縣東部建立民主政權泰縣縣政府,隸屬通如靖泰臨時行政委員會。委員會撤銷後,先後隸屬蘇中臨時行政委員會、蘇中區行政委員會第三行政區、蘇皖邊區第一行政區、華中行政辦事處第一行政區,直到三十八年1月泰縣全境解放。民國三十年(1941年)2月至三十四年8月,日軍侵佔泰縣,成立偽政府,先後隸屬偽蘇中行營與蘇中綏靖主任公署。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月22日設立泰州市,屬華中行政辦事處第一行政區。5月,華中行政辦事處第一行政區改稱蘇北泰州行政區,轄泰州市及泰興、靖江、泰縣、海安、如皋、東臺、臺北(今鹽城大豐)7個縣。

1950年1月,蘇北人民行政公署泰州專區與揚州專區合併為泰州專區,專員公署駐泰州,下轄2市9縣:泰州市、揚州市、泰縣、泰興、靖江、江都、高郵、寶應、興化、六合、儀徵。原所轄如皋、海安2縣劃屬南通專區,東臺、臺北(今鹽城大豐)兩縣劃屬鹽城專區。泰州行政區屬蘇北人民行政公署,揚州市直屬蘇北人民行政公署後,泰州行政區轄1市9縣。

1950年5月8日,泰州市、泰縣合併,稱泰縣,縣政府駐今泰州,屬泰州專區。10月7日分治,泰州市建制恢復,仍屬泰州行政區。1953年1月,泰州專區撤銷。泰州市劃歸揚州專區。同年蘇北人民行政公署與蘇南人民行政公署、南京市合併恢復江蘇省,泰州重新劃歸江蘇省。

1954年11月,泰州市改為省轄市,並受揚州專署督導。1958年7月,又改為專署轄市,屬揚州專區。

1959年1月9日,泰州市、泰縣再度合併,稱泰州縣,縣政府駐泰州,屬揚州專區。

1962年5月24日,泰州縣撤銷,泰州市建制恢復,泰州市政府駐泰州,仍屬揚州專區。

1971年5月,揚州專區改稱揚州地區,泰州市屬揚州地區,為地轄市。1983年1月,江蘇省實行市管縣體制,泰州市屬揚州市。1985年1月1日,泰州市成為江蘇省計劃單列市。

1996年8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調整揚州市行政區劃,“揚泰分設”:縣級泰州市從揚州市劃出,組建地級泰州市,下轄海陵區、靖江市、泰興市、姜堰市、興化市。1997年,海陵區、姜堰市、泰興市部分行政區劃進行調整,組建高港區。

2011年12月,泰興市被列入江蘇省直管縣(市)。

2012年12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縣級姜堰市,設立姜堰區。

至2018年5月31日,泰州市行政區劃三市三區及醫藥高新區和農業開發區,有68個鎮、2個鄉、21個街道辦事處,1424個村民委員會,452個居民委員會。其中靖江市、泰興市、興化市三市下轄46個鎮、2個鄉、5個街道辦事處、201個居委會和1099個村委會;海陵區、高港區、姜堰區及醫藥高新區和農業開發區下轄22個鎮、16個街道辦事處、251個居委會和325個村委會。

泰州,蘇北平原上的璀璨明珠,古色古香但又具有現代化色彩的城市

【人口】2017年末戶籍總人口505.19萬人,其中市區163.92萬人。當年出生人口5.22萬人,人口出生率10.28‰;死亡人口6.71萬人,人口死亡率13.24‰;人口自然增長率-2.9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65.19萬人,其中市區163.08萬人。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4.93%,比上年提高1.73個百分點。

泰州,蘇北平原上的璀璨明珠,古色古香但又具有現代化色彩的城市

【交通】交通運輸基本平穩。2017年公路客運量6705萬人,公路客運週轉量431675萬人公里。公路貨運量2800萬噸,增長10.0%;公路貨運週轉量727511萬噸公里,增長1.5%。水路貨運量18136萬噸,增長19.2%;水路貨運週轉8135640萬噸公里,增長1.9%。港口貨物吞吐量21663萬噸,增長11.8%,其中外貿吞吐量1790萬噸,增長14.7%。

公路:京滬、鹽靖、啟揚高速覆蓋全境。江陰大橋、泰州大橋橫跨長江,使泰州全面融入上海、南京兩小時經濟圈和蘇錫常一小時經濟圈。

鐵路:新長鐵路、寧啟鐵路,規劃中的滬泰寧、泰錫宜城際鐵路從境內穿過,自泰州始發的6條客運列車直達北京、哈爾濱、蘭州、成都、武漢、廣州、深圳、上海、杭州、青島等63個重要城市,泰州鐵路貨運可達全國各地。

水路:擁有泰州港、靖江港兩個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港口均處於長江B級航區,萬噸級生產性泊位55個,可常年停靠5萬噸至10萬噸級海輪,航線可直達104個國家和地區。

航空:揚州泰州機場正式通航,距泰州市區僅20分鐘車程。周圍200公里內建有7個機場,距最遠的上海浦東機國際機場僅3個小時車程,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1.5小時車程。

泰州,蘇北平原上的璀璨明珠,古色古香但又具有現代化色彩的城市

【教育】“泰州卓越教育體系”加快構建。2017年學前教育優勢擴大,全年創成15所優質園,省優比例達到81.55%,繼續保持全省第一。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成果顯著,成功申報“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改革發展全國試點”,義務教育學校達省定建設標準比例為58%,列全省第五,開展義務教育現代化學校創建工作,全市義務教育現代化學校比例達90%。高中教育品質全省領先,高考成績處於全省第一方陣,高考狀元連續三年花落泰州,三星以上高中佔比97.06%,位列全省第二。年末全市擁有小學146所,在校學生22.15萬人;初中149所,在校學生11.09萬人;高中35所,在校學生6.19萬人;普通高等學校7所,在校學生6.17萬人。

泰州,蘇北平原上的璀璨明珠,古色古香但又具有現代化色彩的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