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三橋村:“古色古香”火了鄉村遊

靖州三橋村:“古色古香”火了鄉村遊

11月17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藕團鄉三橋村,遊客身著古裝在村裡的古石橋上拍照。

靖州三桥村:“古色古香”火了乡村游

11月17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藕團鄉三橋村,村民挑著收割的高粱從古石橋上經過。

靖州三桥村:“古色古香”火了乡村游

11月17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藕團鄉三橋村,村民挑著勞作工具從古石橋上經過。

靖州三桥村:“古色古香”火了乡村游

11月17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藕團鄉三橋村,太極愛好者在古石橋上舞劍。

靖州三桥村:“古色古香”火了乡村游

11月17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藕團鄉三橋村,挑擔的村民從古石橋上經過。

靖州三桥村:“古色古香”火了乡村游

11月17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藕團鄉三橋村,遊客身著古裝在村中古井旁。

靖州三桥村:“古色古香”火了乡村游

11月17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藕團鄉三橋村,遊客身著古裝在古井旁拍照,村民一旁助興。

靖州新聞網·紅網靖州站11月18日訊(分站記者 劉傑華 通訊員 劉念海)三橋村是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藕團鄉的一個古寨,距縣城26公里。全村轄上巖、中巖、下巖、馬田街、託團、觀音窪、寨巴、張家灣8個自然團寨,12個村民小組,524戶,2312人。其中上巖、中巖、下巖為相連的大寨。“巖”在當地土語裡念“[ŋan]”,意為巖洞,三寨之間有石橋相通,清代中期時將寨名別稱為“三巖橋”,簡稱“三橋”。

三橋村古建築群成形於唐宋,鼎盛於明清。古代先民勵精圖治,重視基礎建設,將漢文化與苗侗文化進行巧妙吸收與融合,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築風格和佈局。雖飽經兵燹烽燧和自然損毀,現仍基本保留了許多原有的風貌。房屋有窨子屋四合院,又有苗侗幹欄式傳統木建築,寨中青石板、鵝卵石道四通八達,曲徑通幽,青石墁地,雕飾精美、寓意深刻、栩栩如生;村寨空間佈局合理,房屋與寨門、戲樓、涼亭、石板街、小徑、古井、水碾、農具等交相輝映,散發著厚重、古樸的農耕文化韻味,輔以科學的給排水系統,通風乾燥,且生態保護良好,生產生活環境自然舒適。

近年來,該村充分挖掘鄉村旅遊資源,打造鄉村旅遊新景點,舉辦鄉村文化節,帶動了“美麗經濟”發展和精準扶貧的開展,使一些“古色古香”的旅遊項目脫穎而出,成為鄉村遊的主角,吸引著眾多遊客和攝影者前來採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