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2018央美專訪第四彈,Excuse me!這麼「亂」你還坐下喝茶?

YD2018央美专访第四弹,Excuse me!这么「乱」你还坐下喝茶?

這是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家居產品設計專業的最後一篇專訪了,他們用一年的時間完成這件作品,其中困難不親身經歷,無法感同身受。但面對最後的成果,驕傲感似乎更多!

一、Excuse me

人與科技產品之間的互動為何總是侷限在一張屏幕之上?為什麼我們對屏幕如此痴迷?不該再是屏幕霸權的時代了,現在的科技產品多數是在索取人的時間。社交媒體,它跨越了時間空間的限制,讓我們社交生活更豐富,但它也悄悄偷渡進了我們的自由時間。就算手機再方便,資訊再容易獲取,若人類沒有擁有對時間的自主權,那終究是不自由的。人被動地「享受」。它讓洗衣機洗碗機這樣省時省力的家居產品都沒能為家人們騰出時間。於是我嘗試想象了一種人機互動的未來,不再只是人主動去點屏幕,屏幕反饋。而是智能穿插在某些更具體的生活細節中,或產品本身就具有某種性格,人去選擇和自己「合得來」的傢俱。我希望未來科技的利用方式能是使人更具主動性。能更佳專注與當下,或生活本身。

YD2018央美专访第四弹,Excuse me!这么「乱」你还坐下喝茶?
YD2018央美专访第四弹,Excuse me!这么「乱」你还坐下喝茶?

所以首先我試圖用最小的投資在適當的地方,專注於手機成癮者每天都會發生的一些習慣的小事。具體場景就是飯桌,讓餐具識別使用者是否在專心享受吃飯,當你一邊玩手機一邊吃飯時,餐具就好像也感到不被尊重一樣抗拒,然後阻礙你的進餐。比如發出生氣的聲音。或者是抖動自己,根據使用者對不同餐具的使用習慣觸發懲罰。在這個作品裡我嘗試給日常最具慣性的動作帶來一些變化,讓餐具有情緒和性格,從而引起使用者的注意,達到讓人更專注於熒幕之外的生活本身的目的。

YD2018央美专访第四弹,Excuse me!这么「乱」你还坐下喝茶?
YD2018央美专访第四弹,Excuse me!这么「乱」你还坐下喝茶?

設計師:韓月

指導老師:李曉明

作品材質:陶瓷、硅膠、綜合材料

YD2018央美专访第四弹,Excuse me!这么「乱」你还坐下喝茶?

設計癖:作品的名字為什麼叫Excuse me ?,當時起名字花了很多時間嗎?

韓月:其實也沒有花很長的時間。因為我想讓我的作品有一種擬人的感覺。我需要他帶有情緒,所以直接就讓名字就作為一句臺詞。所以我就模擬了一下使用這個餐具的過程,當你拿著手機吃飯的時候,這個餐具的反抗你可以理解為他在講,「Excuse me?你怎麼可以這麼不尊重我」?

設計癖:出於什麼原因讓你決定設計這個作品,讓它成為你的畢業設計?

韓月:因為我本人就是一個重度的手機成癮者。手機給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不那麼好的改變。我一天中的個人時間被大量的抽出來浪費在屏幕上。可是我似乎這段時間也並沒有多快樂。這段時間我本該去建立一些親密的關係,或者迸發創意,或者思考人生意義成為一個思想或專業上有深度的人。但是現在這些整段時間,都被手機切碎了。而且這不是我的個人問題,這已經成為了一種社會現象。大家都變得很相似,很少再有人勤學苦練到高山仰止。所以我試圖追根溯源,找到為什麼,然後想借此機會為這個現象做一些改變。

設計癖:你自己為你的作品打分的話,你覺得多少分合適,為什麼打這個分數?

韓月:不說滿分去打分的話可能是 100 分吧,這樣好聽一點哈哈。這 100 分可能有 80 分我都想給我作品背後的調研。我在調研上花的時間太長了,去了解上癮背後的心理、生理、和社會機制,但是也因此給了我足夠的方向感。所以設計在這個打分比例上就是這比例啦。

設計癖:為什麼會設計成這樣的外形?

韓月:我希望這個作品是有自己的性格,不只是人去選擇它,更多的也是它也在選擇“合得來”的人,或者是想要改變的人。我希望使用他的人能更多的去發揮創意也好,用不同的方式去認真對待吃飯這件事。比如做出不同以往的菜。甚至鑽研出分子料理一樣的菜式去和這個餐具搭配。我希望未來的產品都能不完全是一個功能的產品。而是更具主動性的,去影響人的行為,激發人的想象力。

設計癖:如果完成畢設的這一年,時間可以倒流,你想回到什麼時間,為什麼?

韓月:我最想回到我定完方案該開始製作的那段日子…..因為我理所當然的以為製作期間就是可以交給工廠了。所以報名了健身房語言課各種考試。結果呵呵。這堆錢拿來做東西不知能省下多少心。和各個工廠各方面的溝通,各種調配顏色,盯住進度的時候根本就無暇顧其他。最可怕的一天甚至北京-唐山-天津-河北四個城市循環跑,就是為了趕進度。所以如果回到那個時間就好了,我就不那麼貪心了,在這一年就應該盡情享受創作了。就一心一意地去對待這件事。也許就會有更好的結果。

二、「亂」得其所

日常生活中人與產品的關係越來越密切,當解決功能需求不再是問題,人們開始從日常使用的產品中追求心理需求的滿足,渴望與產品建立親密的關係,和諧相處。因此產品的形式要依靠人的行為決定,而不再需要傳統形式的約束。

YD2018央美专访第四弹,Excuse me!这么「乱」你还坐下喝茶?

「亂」得其所,是基於部分人隨手擺放物品的行為方式下,對人和產品關係重新思考的產品設計。在滿足基本的使用需求的前提下,順應人的行為習慣,打破書桌的傳統形式以達到使用者與書桌之間更為和諧的交流關係

YD2018央美专访第四弹,Excuse me!这么「乱」你还坐下喝茶?

設計師:孫唱

指導老師:高揚

作品材質:金屬和白橡木

YD2018央美专访第四弹,Excuse me!这么「乱」你还坐下喝茶?
YD2018央美专访第四弹,Excuse me!这么「乱」你还坐下喝茶?YD2018央美专访第四弹,Excuse me!这么「乱」你还坐下喝茶?

設計癖:為什麼起了「亂」得其所這個名字?

孫唱:作品名稱叫做「亂」得其所,這個詞是在開題時就隱隱約約在腦子裡閃現的一個詞,很形象的表達了我想要做的事,就是將亂的行為進行合理的安排。

設計癖:設計這件作品的初衷是什麼?

孫唱:在日常生活中,我就是一個很隨性的人,用過的東西隨手亂丟,雖然收拾東西的時候還是很疲憊的,但是當下真的覺得太方便了,我身邊也有很多人同我一樣,覺得要用的東西就放在手邊很便捷,同時我們也覺得過於整齊的環境會讓我們覺得很嚴肅、壓抑。因此想要為我們這些喜歡隨手擺放物品的人做一些嘗試,探索一下有沒有更符合我們生活習慣的收納方式。

設計癖:如果你自己為你的作品打分,你會打多少分?

孫唱:如果打分的話,那就 88 吧,8 是我的幸運數字哈哈。其實我的作品主要表達的是我對收納方式的一種態度,一部分人覺得我的產品符合自己的行為習慣和收納方式,引起了他們的共鳴,另一部分人又會覺得這是不好的習慣,不值得提倡。每個人根據他們自己的生活態度與行為習慣都會對我的作品有不同的看法。

設計癖:在完成畢設的過程中,你有過崩潰的感覺嗎?

孫唱:雖然過程中還是有很多困難和糾結的時候,但是我個人覺得這個過程還是很有意思的,不再是像以前一樣做一些初步的模型,努力的將自己的想法一步步實現,越來越接近成為一個設計師的目標,每走一步都會有成就感。

設計癖:這一年你有哪些方面覺得遺憾嗎?

孫唱:我覺得大四這一年,無論是專業方面還是對自己成長方面都做出了相應的努力,我仍然存在不足但我感動於我的成長。大四這一年是我大學生涯中最滿意的一年,最多的努力換來了最多的收穫與成長,沒有遺憾。

三、 Extra

現在人們工作時會長時間保持坐姿,而久坐會給身體帶來很多不良影響。所以這張辦公桌一站立式辦公為基礎,試圖改善人們的工作狀態。我們發現當人體軀幹的夾角呈 135 度是對腰椎的負荷最小,所以我們抬高了桌面並配上一個斜坐面讓軀幹的夾角接近 135 度。

YD2018央美专访第四弹,Excuse me!这么「乱」你还坐下喝茶?

為了提高效率我們給辦公桌賦予了一些額外功能。首先是最明顯的兩塊可翻蓋板,在放下的情況下可以成為顯示器的架子並且會形成一個額外的抽屜方便擺放物品。當把蓋板立起時可以擺放文件和書,方便一邊打字一邊查看紙質文件。再來就是桌子兩側各有一個側板,拉出可存放臨時物件。每個人對桌子的使用都有自己的節奏,而突然間外來的物品是最容易打亂這種節奏,這兩塊抽拉板可以提供額外的空間,臨時擺放物品。

YD2018央美专访第四弹,Excuse me!这么「乱」你还坐下喝茶?

設計師:王浩昇

指導老師:桑瑞、楊尊傑

作品材質:木製、金屬

YD2018央美专访第四弹,Excuse me!这么「乱」你还坐下喝茶?YD2018央美专访第四弹,Excuse me!这么「乱」你还坐下喝茶?

設計癖:給作品起名字你花了多長時間?

王浩昇:我的作品叫 Extra ,當時也思考了一兩個星期找一個合適的名詞來做名字。

設計癖:設計這個作品初衷是什麼?

王浩昇:因為以前運動的原因腰上有傷,所以實習期間在辦公室工作總是會腰疼,特別影響工作效率和精神狀態。所以我就認為應該也會有其他人有這方面的困擾,然後就想嘗試為辦公傢俱做些改變。

設計癖:成品出來之後,你對它滿意嗎?

王浩昇:大體還是比較滿意,但如果時間更多可以做的更好。

設計癖:在這一年中有沒有某些很特別的時刻?

王浩昇:就是作品做完的時候,因為花了那麼多時間成本終於看見它做完就有一種放下心頭大石的感覺。其實這個方案之前已經放棄了一個方案,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實現。所以後來跟老師溝通後還是想把重心放在家居本身,製作過程也是蠻無聊的,但看著作品一點點成型還是會有一點點成就感。

設計癖:畢業之後你有為自己設立短期或者長期目標嗎?

王浩昇:短期目標是希望在未來一年內可以拿到國外一些學校的 offer 。長期的目標就希望能夠成為一個比較厲害的設計師。

四、回到未來—智能茶桌

這個時代的步伐不斷前進,固然需要強大的基礎的支撐。當我們處於現在對未來展開無限想象時,是否可以追溯過去,找到實現的靈感?歌德說過「所謂時尚就是目前的傳統。傳統都帶有某種必要性,使人們非向他看齊不可」。可見傳統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地位。當今社會,追求時尚成為這個時代的主旋律,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但並不代表著我們可以摒棄傳統,而要以傳統為支撐來表達時尚,因為在某種意義上,傳統即時尚,時尚即傳統。

YD2018央美专访第四弹,Excuse me!这么「乱」你还坐下喝茶?

傳統是繼承,時尚是發展。時尚,推動著傳統前進。傳統是永恆的,時尚是湧動 的。追求時尚,不忘繼承傳統,傳統與時尚可以完美融合。

YD2018央美专访第四弹,Excuse me!这么「乱」你还坐下喝茶?

設計師:趙健博

指導老師:李曉明

作品材質:黑胡桃木、金屬

設計癖:為什麼給作品起這個名字?

趙健博:這件作品叫回到未來,是因為它寄託了我對未來生活的想象,而這種想象,或許可以追溯過去找到靈感。

設計癖:設計這個作品的初衷是什麼?

趙健博:因為對未來有著無限的想象,以後的世界是什麼樣子?以後的生活又會如何?以後的人類會怎麼樣?類似這樣的問題,引起了我對未來家居生活方式的關注,開始了對智能家居設計的探索,而這件畢業設計作品,是我探索未來生活方式的一個開始。

設計癖:你對你的作品滿意嗎?如果打分的話,你想打多少分?

趙健博:如果自己給自己打分,我會給這件作品打 50 分,因為 50 分代表著中等,得到的 50 分是因為我基本實現了對這件作品的最初的設想,這件作品基本上實現了我對智能家居設計的探索的第一步。丟掉的五分是因為我在完成的過程中,又想到了更加優化的設計方案,發現了一些可以改進的局部設計方案,懂得了一個設計概念由想法變成現實這其中意味著什麼,認識到了我們對一個設計概念甚至一件作品沒做到而且能做到的事情太多太多。

關於YD:設計癖一直關注中國工業設計教育事業,並擁有眾多學生讀者,為使即將走出校園的年輕設計師有更好的展示機會,設計癖自 2015 年起開展 Young Designer 大型專題報道,該項目蒐集國內在工業設計教育領域的頂尖院校的優秀畢業設計作品,以圖文形式在設計癖多個平臺展示,並進行評選,為其中的佼佼者提供更多媒體及社會發展資源。

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禁止商用!

關注設計癖,發現好生活。關注設計癖微信公眾號(shejipi),下載「設計癖 App」同樣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