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強能源企業:國網年賺644億,中國化工虧最多

500强能源企业:国网年赚644亿,中国化工亏最多

【無所不能 文 | 張旭東 徐雷鵬】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7月19日發佈。中國上榜企業達到120家,其中能源企業佔30家,累計營收21418.48億美元(摺合人民幣14.5萬億),綜合盈利才250億美元。

排名顯示,中國能源企業規模大,但盈利能力不足,利潤率偏低,只有1%多一點國家電網最會賺錢,年盈利95億美元,摺合人民幣644億,相當於每天賺1.8億。中國最虧錢的500強企業中國化工,虧了7.4億美元,去年活躍在全球併購的舞臺上,收購了先正達。最賺錢的企業和最虧錢的能源企業都是央企,兩者相差14倍。

新晉企業中唯一一家民企雪松控股,涉及能源化工貿易板塊,算是入榜的最大黑馬,排第361位。在榜單上與中化集團、托克集團屬於大宗商品貿易一類。

上榜的30家中國能源企業,包括10家電力企業、9家煤炭企業,及11家煉油、化工、貿易綜合企業,其中只有4家民營企業:雪松控股、新疆廣匯、山東魏橋、恆力集團。

巨頭中的民營黑馬,雪松是供應鏈模式

新晉能源企業包括兗礦集團、臺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南能源化工集團,分別排名第399名、第436名和第496名。大陸企業兗礦集團、河南能源化工集團都是地方煤炭企業整合後的能源巨頭。

新晉企業中唯一一家民企雪松控股,也涉及能源化工貿易板塊,屬於大宗商品公司一類,今年榜單中與中化集團、托克集團屬於同一類。

雪松控股集團前身創立於1997年,旗下擁有供通雲供應鏈集團、化工集團、文化旅遊集團、君華地產集團、社區生態運營集團和金融服務集團等六大產業集團,擁有齊翔騰達(002408)、希努爾(002485)兩家A股上市公司。

雪松控股旗下供通雲供應鏈集團是中國最大的大宗商品做市商之一和智能供應鏈領軍企業,產品覆蓋了有色金屬、黑色金屬、煤炭、原材料、石油化工、農產品等諸多品種,佈局了物流、倉儲、碼頭等供應鏈資產。在商業模式方面,供通雲借鑑嘉能可、摩科瑞、托克等大宗商品公司的經驗,複製國際大宗商品領域的成功模式,以爭取全球定價權。

表一 2018《財富》世界500強中國能源類民營企業排行榜

500强能源企业:国网年赚644亿,中国化工亏最多

兗礦集團,2017年完成煤炭產量1.35億噸,營業收入1992億元,實現利稅總額157.47億元,利潤總額48.6億元。化工產業形成年產100萬噸油品、900萬噸甲醇、醋酸及下游產品生產能力,運營國內首套百萬噸自主知識產權煤液化示範項目。

兗礦金融資產規模達到800億元,形成上海、深圳、北京、青島“四位一體”金融投資產業平臺,並稱為產融集團。兗礦集團還是中國唯一一家擁有境內外四地上市平臺的煤炭企業。2017年,兗礦澳洲總產能達到8000萬噸,是澳大利亞最大的煤炭上市公司。河南煤炭化工也是依託煤炭的地方能源企業。

山東魏橋,是自備電廠領頭羊。已經是500強常客,其自備電廠規模處於領先地位,但在地方環保標準日趨嚴格,對自備電廠要求日益增多的情況下,其電廠情況存在不確定性,不過魏橋是500強的常客。

值得注意的是,曾經連續4年進入500強榜單的華信已經不在榜單中。今年以來,華信陸續陷入董事會主席被調查、債券違約、資產處置的困境中,威風不再。

能源企業盈利能力不足,兩個極端相差14倍

能源企業普遍盈利能力差。除了今年新進入榜單的雪松控股,500強的民營能源化工企業今年排名都有提升,民營煉油化工企業恆力集團從2017年的268位上升至235位,新疆廣匯則躍升39位,從2017年的495位到今年的456位。

恆力集團營業收入456億美元,利潤10億美元,比例2.2%。是唯一進入榜單的民營煉化企業,在原油進口權、進口原油使用權放開的情況下,恆力在大連建設20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打造 “原油-芳烴-精對苯二甲酸(PTA)-聚酯(PET)-民用絲及工業絲 -紡織”完整產業鏈。

涉足煤炭、石油、LNG等能源業務的新疆廣匯營業收入261億美元,利潤3200萬美元,佔比0.12%。做實業的盈利能力都很低,做供應鏈和貿易的雪松控股比例稍高,營業收入327億美元,利潤10.7億美元,利潤與營業收入比例3.3%。

中國能源企業僅有國家電網一家進入最能賺錢的50家企業,利潤95億美元,摺合人民幣。另外一家電網企業南方電網盈利能力也不弱,達到19.4億美元。

同時有7家企業在最虧損50家企業名單中,分別是:中國化工集團虧7.4億美元,中石油虧6.9億美元,首次進入榜單的兗礦集團虧2.8億美元,五礦集團虧2.1億美元,冀中能源虧1.4億美元,陽泉煤業虧1.2億美元,河南能源化工虧6860萬美元。其中中石油排全球第四。

中國能源企業虧損的都進入了虧損50強名單,雖然煤炭價格在過去兩年漲勢不錯,但煤炭企業還是沒有填平虧損窟窿。進入最虧損50強的7家能源企業,4家都是煤炭企業。

表二 2018《財富》世界500強中國能源企業盈虧排行榜

500强能源企业:国网年赚644亿,中国化工亏最多

央企發電集團排名滑鐵盧,被地方企業趕超

國家電網以3489.03億美元的營收排名《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二名。中石化、中石油分別以3269.53億美元和3260.08億美元的營收,分別位居佔第三名和第四名,三家企業位次相較去年沒有變動。

受到煤炭價格上漲影響,發電集團盈利情況一般。國電和神華合併成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後,資產接近2萬億,神華盈利能力驚人,排名躍升175位。剩下多大的四大央企發電集團今年排名都有15名上下的下滑。南方電網排名也下降10位。

相比去年,地方能源公司山東能源躍升138位,從第372升至第234,超越四大發電集團排名最高的第289位的華能。

華能從2017年的274下滑15位至第289。華能和其它三大發電集團之間,有陝西煤業化工集團、冀中能源等地方企業,以及初次入榜的民企雪松控股。前期從中電投和國核技合併而來的國家電力投資集團、華電集團隨華能其後,排在第395、397,排名分別下降27位、15位。

表三 2018《財富》世界500強中國電力企業排行榜

500强能源企业:国网年赚644亿,中国化工亏最多

中國大唐集團在央企發電集團墊底的路上越走越遠,從2017年的454下降14位,至2018年的第468位。後面僅有山西和河南的煤炭企業。

令人欣慰的是,雖然有煤炭價格上漲,中電聯提示2017年火電企業虧損面超過5成。屢次有發電企業覺得煤炭價格上漲快,國家發改委出面協調抑制煤價的情況,但5家發電集團都錄得盈利。

中國大唐集團利潤3.4億美元,華電3.3億美元,國電投1.99億美元,華能2.16億美元。國資委在推動煤電重組,按照之前流傳的各種思路,發電企業重組之後總資產大體在國能投的規模,排名也會稍微提升。

表四 2018《財富》世界500強中國能源企業排行榜

500强能源企业:国网年赚644亿,中国化工亏最多
500强能源企业:国网年赚644亿,中国化工亏最多

注:2017年8月28日,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國電集團公司與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併重組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7年11月28日,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成立。故國電與神華不再顯示。

500强能源企业:国网年赚644亿,中国化工亏最多
500强能源企业:国网年赚644亿,中国化工亏最多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帳號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無所不能更多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