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脈、隆力奇、康美等布局養老產業的直企,給同行帶來哪些啓示?

作為一個人口大國,中國所推行的人口政策歷來就是研究領域的重大課題。我國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面推行的計劃生育政策影響深遠,使得我國人口結構和經濟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

生育率大幅度下降,伴隨著改革開放以來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加上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使得我國老齡人口數量迅速增長,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衝擊著我國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

與此同時,我國的經濟發展雖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卻遠遠談不上富裕,又在人均GDP僅有1000美金的時候邁入老齡化社會,人口老齡化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適應,需要面臨“未富先老”的特殊局面。

自進入到21世紀之日起,我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所佔的比重就達到了7%的老齡化社會的國際標準。這也就意味著,在新的一百年裡,我國必須要面臨日趨嚴重的人口老齡化的挑戰。

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一方面加重了養老負擔,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巨大壓力;另一方面也對養老產業提供了寶貴的發展空間。

中脈、隆力奇、康美等佈局養老產業的直企,給同行帶來哪些啟示?

養老困境

養老產業是指以老年人為服務對象,通過滿足老年人日常基本需求以及精神需求,為老年人提供商品和服務的綜合性產業。

養老產業涉及到的領域非常廣泛,除了一般意義上的老年服務之外,還包括諸如食品、保險、保健、旅遊、文化、教育、地產等諸多產業。

從理論上來說,我國養老產業理應是一個有著巨大市場潛力和廣闊發展前景的朝陽產業,但是現實中我國養老產業發展卻面臨著諸多實踐困境,並沒有理想中那樣得到快速發展。

正如《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意見》中指出:“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不足、市場發育不完善、養老服務的扶持政策不健全、體制機制不完善、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還十分突出。”

從宏觀上看,“未富先老”的老齡化影響了老年人的消費能力。

“未富先老”的老齡化意味著老年人群對養老服務的總體有效需求能力是不足的,老年人群有限的需求能力制約了養老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從微觀上看,老年人群的人均實際消費能力相對較低。老年人群低消費能力和養老產業供給高價格之間的矛盾成為制約我國養老服務發展的重要瓶頸。

一方面,當前老年人的普遍消費意願不高,在家庭觀念仍然佔據主導地位的時代背景下,對於多數老年人而言,無論其經濟社會地位高低,只要其身體健康且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其並不會考慮市場化的社會養老服務。

從供給方來說,有效的養老服務需求才能不斷激發養老服務的穩定持續供給,穩定持續的養老服務供給才能不斷滿足老年人群的養老服務需求。

但是,當前在我國養老產業發展過程中,不僅存在著有效需求不足,而且也面臨著嚴重的供給矛盾。不僅養老服務供給總量不足,而且存在著大量無效的養老服務供給。

從政策方面來說,我國已經從宏觀中央層面到微觀地方政府層面頒佈了一系列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然而由於養老服務業發展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涉及到民政、社會保障、國土、財政、稅收等利益相關部門,在具體的政策細化和利益相關部門之間的利益衝突協調層面仍然面臨著諸多不足。

中脈、隆力奇、康美等佈局養老產業的直企,給同行帶來哪些啟示?

直企佈局養老產業優勢

面對這樣的養老產業困境與市場潛力,直銷企業佈局該產業實屬前瞻。拋開政府需要完善政策等方面的因素,優化我國養老產業發展路徑,直銷企業相比其他企業群體有著更天然的優勢。

除了完善多元化老年保障機制,改善我國養老產業困境的首要方法是重塑老年人群的消費觀念。

老年人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只是意味著老年人群具有消費市場化養老服務的能力,然而如果老年人群缺乏相應的市場化養老服務消費意願和消費觀念,仍然難以促進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

直銷企業大多立足於大健康產業,其消費者群體以及經銷商群體中有大量的中老年人,直銷企業相比一般企業在對養老服務發展的宣傳以及引導上面更為精準,更能重塑老年人群的消費觀念,使老年人能夠有更高的消費意願以及接受社會化市場化的老年服務。

其次,當前我國老年群體已經出現了嚴重的經濟收入分化,不同經濟條件的老年群體對養老服務需求有著明顯的差異,這就決定了

養老服務供給應該具有多元化、多層性,讓不同老年群體在養老服務市場供給中都能夠得到與其所需求相一致的養老服務。

直銷企業作為長期跟蹤服務該人群的企業,更能夠甄別不同老年人群多元化養老服務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多層次的養老服務,以老人真實性養老服務需求為導向,而不是一窩峰式發展缺乏細分市場的養老服務。

再次,養老產業發展的關鍵是要提升養老服務質量,這不僅意味著要有相對完善的養老服務基礎設施等硬件,更重要的是要具備良好的養老服務軟環境,不僅要提高基本的物質供養生活照料水平,而且需要加強對老年人的尊重和精神關懷。

直銷企業相比一般企業有大量的經銷商隊伍以及志願者團隊,他們相比普通人有相對豐富的健康知識以及部分健康服務技能。在培養專業化的人才建設上面,直銷企業也有更豐富的經驗和實踐。

直企的養老實踐

近年來,直銷行業已有不少企業佈局養老產業,並進行了不同程度地模式創新。目前據不完全統計,主要涉及在養老地產、智慧養老、平臺養老、公益養老等多個層面。

當然對於很多企業來說,養老並不是單一模式,而是綜合多種養老方式開展。

涉足養老產業較早的是中脈公司。

2010年10月,中脈就與“世界長壽之鄉”巴馬瑤族自治縣簽署項目投資協議,從規劃開始即立足於建立全球頂尖養生養老基地的標準,打造中國養生養老產業的新標杆。

2011年6月,中脈巴馬國際長壽養生都會舉行開工儀式,項目總體規劃達3300畝,一期佔地550畝,工程總建築面積約28萬平方米,將建設養生公寓、溫泉會所、五星級酒店、專屬洞療、醫院、康療會所、沐浴場、百草園、生態農場等。

中脈、隆力奇、康美等佈局養老產業的直企,給同行帶來哪些啟示?

中脈巴馬國際長壽養生都會日景鳥瞰圖

同時,在敬老、愛老、助老方面,2012年9月,中脈就與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共同啟動了孝德關愛工程活動,至今中脈已將愛心傳達到全國十多個省市地區,關注老人的健康需求、重視老人的心理需要,為眾多老人帶去關懷。

2013年,隆力奇發起了“倡孝修德、孝行天下”的倡議,號召全體隆力奇人以實際行動孝親敬老。隆力奇董事長徐之偉更倡導老年人要“科學養身,藝術養心”。

2014年,隆力奇又決定針對中老年健康保健養生方面,投資1億元建造健康養生休閒會所,投資2億元建造“銀髮”健康俱樂部

2015年5月,衛康獲得直銷牌照正式進入行業,隨後不久,衛康便啟動了居家養老遠程健康管理,提出了以“居家養老”為主的企業發展戰略,成為行業裡涉足養老產業的典型企業。

衛康居家養老遠程健康服務中心以“智慧養老”為核心,率先推出了智能健康腕錶、遠程健康管理一體機和全自動生化檢測儀,“三位一體”解決空巢老人的健康和安全問題,同時以中國居家養老遠程監測管理雲服務系統做後臺支撐,24小時實施居家老人的健康安全看護。

同時,衛康居家養老智能雲服務系統通過採集和分析大量健康數據,形成個人健康檔案,提供個性化健康解決方案。

衛康集團董事長王宗繼作為山東省人大代表、臨沂市政協常委,在2015年的省市人大政協兩會上,也率先提出了“居家養老,健康山東”的提案。

衛康還向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捐贈人民幣300萬元和價值1000萬元的居家養老遠程健康管理雲服務系統,共同打造“孝愛衛康行天下”大型公益活動,通過倡導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服務老人,助力衛康居家養老服務事業走得更遠。

同時,衛康提出了“文化養老”,設立全國首家企業孔子學堂,喚起全民孝愛之心;開辦古中醫養生大講堂,定期舉辦“養生經絡舞大賽”等文體活動推進全民對老年人的養老認知。

2016年1月,位於北京西城區大柵欄街道的康美藥業首家智慧養老醫養服務站開業。該服務站提供社區居家O2O醫養護服務,集服務調度、健康護理、養老助餐、生活服務、日間照料、精神關懷、文化娛樂等功能於一體。

康美健康雲以“互聯網+”技術打造線上線下多層次、全方位的醫、養、護服務體系,包括網絡醫院、智慧藥房、智慧養老、長期護理險、慢病監控健康管理、腫瘤全程管理等,不僅為老人建立專業的健康檔案,提供全面的健康檢查、經絡檢測及健康評估報告以及個性化理療服務,還提供智能穿戴設備,開通實時在線諮詢、網絡問診等。

這是康美藥業全面推進“智慧+大健康產業”產業模式的落地,也是康美藥業探索醫養深度融合、推進“智慧+社區醫療”的一次突破。

中脈、隆力奇、康美等佈局養老產業的直企,給同行帶來哪些啟示?

福瑞達國際頤養中心中心膳食中心一角

2017年5月初,定位為高端長者健康養老服務的福瑞達國際頤養中心試營業,這是魯商集團進軍養老健康產業的標誌項目,也是濟南市政府“醫養結合”重點養老機構。

福瑞達國際頤養中心以“醫、養、護”結合為特色,集醫療護理、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居家養老、助浴服務五位一體,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綜合性養老服務。

頤養中心建築面積達10000餘平方米,擁有500平方米休閒娛樂區域,300平方米專業老人洗浴中心、400平方米營養膳食中心,中心共計床位200餘張。

2017年5月26日,同仁堂集團與地產商碧桂園正式簽訂健康養老戰略合作協議。碧桂園將聯合同仁堂,針對健康養老領域開展全面合作,重點圍繞醫療健康服務、現代製藥等主題,發揮雙方各自優勢,傾力打造健康養老項目。

依託同仁堂的品牌、名老中醫及道地好藥等資源,碧桂園全方位配套為客戶提供康養服務。與此同時,北京同仁堂也正式對外宣佈成立同仁堂養老產業基金,並啟動了同仁堂北京健康養老項目。

另外,三生公司提出的“測調保療養”全生命週期健康管理模式,也將養老作為未來的一項企業戰略進行了規劃和佈局。

養老產業前景

由於我國的養老產業才剛剛開始發展,尚無真正成熟的模式,也沒有以養老產業為主業的公司。

就直銷行業來看,真正佈局養老產業的企業也為數不多。所以,養老產業作為一個涉及極廣的新興市場,還有非常大的潛力,但更好更快地發展現代養老產業仍有一個漫長而艱鉅的過程。

目前,我國的養老模式主要有家庭養老、機構養老、社區養老三大類型,其中涉及的養老產業包含

養老服務、養老產品和養老產業鏈

就當下中國養老產業發展情況來看,已經形成養老金融業、養老用品業、養老服務業和養老房地產業四大板塊相互融合的態勢。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養老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目前結合養老產業下游以及我國老年人口潛在消費力來看,潛在市場規模已接近5萬億元。

而根據相關部門測算,中國目前30歲到59歲的潛在老齡服務對象約有6億人左右,這意味著未來這部分人群也有著巨大的消費潛力。

根據預測,到2020年,我國的失能老人將達到4200萬,80歲以上高齡老人將達到2900萬,而空巢和獨居老年人將達到1.18億。這部分老年群體是社會重點關注對象,同時也是解決養老問題的關鍵所在。

空巢和獨居老人偏向於生活上的照料以及情感的陪伴,高齡老人在此基礎上更偏向於醫療護理和臨終關懷,而失能老人需要重點解決的是專業的醫療和護理問題。

未來在這些領域,直銷企業都有很多潛在的細分市場值得挖掘。綜合聯合國、國家人口計生委、全國老齡委以及部分學者對我國未來老齡化發展趨勢的預測結果,目前,我國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率已達到70%

從2018年到2023年,我國將進入急速老齡化階段。“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將成為中國人定義幸福的一大標準。

作為企業,推出符合市場實際需求的產品、服務、模式,是實現“老有所養”願景的重要力量和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