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充電暗戰,三星與蘋果誰能掌控市場未來?

當前智能手機的發展正在呈現出新的變化,其一,手機越來越輕薄,屏幕越來越大,屏佔比的提升與輕薄化趨勢使得手機空間結構的利用與創新將成為未來廠商的一大角逐點,終端無孔化成為趨勢,其二,5G時代要來,在提速降費的背景下,視頻內容消費越來越多,手機耗電量越來越大。那麼從這些新變化可以看出,無線充電技術未來可能將成為一大趨勢。

早在去年下半年開始,各大手機廠商推出的新款手機已經具有“無線”的趨勢,從蘋果、三星等一線品牌,到國產的華為OPPO、VIVO等廠商,都在手機無線充電領域暗暗角逐。

目前有數據顯示,全球帶有無線充電功能的手機已經超過70款,去年蘋果iPhone8/8Plus及iPhoneX上均已經支持無線充電。但如果要說到市場出貨量最大,且正在推動無線充電技術向前發展的廠商,可能就是三星了,要知道三星從S5開始,每一代旗艦機就已經標配無線充電了,在三星持續的推動下,今天的無線充電產業鏈已經相當成熟。

去年三星Galaxy S8發佈,其亮點功能之一便是無線充電,甚至三星Galaxy S8搭配了摺疊式無線充電器,用來提升充電速度。而在今年年初三星發佈的Galaxy S9身上,三星把這款手機所支持的最大無線充電功率提高到了15W,該手機的電池容量為3000mAh,配置方面搭載高通SDM845這一頂級處理器,但無論是充電系統功率,還是無線充電速度均達到了業內頂級水平,是上代S8的兩倍還多。甚至,三星Galaxy S9的有線充電和無線充電的速度已接近達到等同的水平。

無線充電暗戰,三星與蘋果誰能掌控市場未來?

但從整個行業來看需要面對的事實是,無線充電的技術戰場上仍然只是少數廠商的遊戲。

智能手機無線充電技術,依然是蘋果與三星的戰爭

就目前手機行業現狀來說,無線充電尚未大面積流行,當然這背後有諸多市場的無奈。

目前無線充電技術標準大致有Qi,和PMA兩種,較為通用的無線充電標準是Qi,iPhoneX也是支持這個標準的;而通用的標準也是可以在無線充電板的兼容上更好,說白了就是可以買到較為普遍使用以及便宜的產品。

在國產手機陣營,還有眾多廠商尚未適配無線充電功能。比如小米8、魅族 15 系列、vivo NEX依然缺失了目前主流旗艦機的無線充電功能。當然並不是因為無線充電沒有搭載的必要,而是現階段該技術還存在諸多短板。而受限於供應鏈能力以及整個行業的技術發展,在無線充電技術上,多數廠商都是戴著鐐銬跳舞。

無線充電技術產業鏈分為系統集成、電源芯片、磁性材料、傳輸線圈和模組製造等環節。而這些產業鏈環節基本在國外,由三星、高通、英特爾等巨頭掌控。國內在產業鏈佈局環節的缺失,使得無線充電層面的技術積累佈局逐漸落後。而除了三星在技術研發層面的投入比較早之外,也與其在無線充電技術上的應用與持續迭代有關。因為一方面三星是無線充電的標準參與者,早在2008年,高通與三星,諾基亞,LG等公司就組成WPC聯盟,參與制定無線充電標準。而另一大無線充電的聯盟是AirFuel,其中的成員也包括三星。

其次是三星旗艦機是最早普及支持無線充電的智能手機廠商之一。在目前,三星無線充電接收和發射端是採用IDT的芯片和方案,無線充電器從最初三星Galaxy S6的5W無線充電升級到三星Note5 9W無線快充,三星S7 支持的無線充電器升級為雙線圈9W無線快充,再到三星Galaxy S8無線充電器升級到三線圈設計,可以實現10W無線快充。三星Galaxy S9則走在了無線充電的前列,支持的最大無線充電功率提高到了15W,遠超上代S8。

無線充電暗戰,三星與蘋果誰能掌控市場未來?

不過在三星堅持的同時,蘋果也暴露了佈局無線充電的野心,去年iPhone 8/8 Plus 、iPhone X發佈就上線了無線充電,不過蘋果通過 iOS 11 系統將 iPhone 8/8 Plus 和 iPhone X 的無線充電功率限制在只有 5W,而後來iOS 11.2 beta 系統將這個限制解除,可以使用更快的 7.5W 無線快充功能。相對於三星Galaxy S9的15W充電功率,蘋果目前的差距依然存在,而最新的Qi 1.2標準下最高也只可支持15W。

無線充電暗戰,三星與蘋果誰能掌控市場未來?

去年有消息透露蘋果也加入了WPC聯盟,並且投資了無線充電開發商Energous並與和碩展開了合作,去年蘋果公司還宣佈收購了新西蘭無線充電公司PowerbyProxi。後來iPhone X與iPhone8都應用了無線充電,據說蘋果研發iPhoneX時,曾試圖移除Lightning充電口,只加載無線充電方式,但是由於充電速度慢,這種方案被擱置。而加入WPC聯盟也意味著蘋果是要認真做無線充電技術了。

另據消息稱蘋果還將一款名為 AirPower 的無線充電配件,它最多同時可為三部兼容設備充電,如同時為iPhone 8/8 Plus/X、Apple Watch和AirPods三臺設備無線充電,該充電板使用的是一種新的充電標準,不過進入市場還需時日。但對於該消息蘋果並未回應。兩大巨頭的不謀而合盯上無線充電,除了滿足當前用戶充電的剛需之外,主要目的或也是想為接下來的5G手機做準備。

無線充電的前景如何?

根據IHS的預測,預計近兩年無線充電將迎來爆發,年複合增長率將超50%。2019年滲透率預計將達60%,到2019年無線充電市場規模將突破100億美金,到2024年市場規模接近千億人民幣。

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一市場增速和滲透率與4年前iPhone5S發佈指紋識別,從而引爆指紋識別行業是何其相似,指紋識別在手機中的滲透率早已接近50%。

之所以增速如此之外,是因為在新老技術之間的對比,無線充電的技術的優勢明顯更為凸顯。有了充電底座以後,用戶不再需要隨身攜帶手機充電線或到處尋找充電插口,也無需再頻繁插拔手機充電線。

另一方面是它契合了5G時代的需求。

從趨勢來看,5G時代網速提升,AI技術進步、屏幕越來越大顯示效果越來越好、AR技術應用,手機耗電量會越來越大,手機續航太短,電量不夠用的痛點在未來會更加明顯。

增大電池容量、有線快充、石墨烯電池是很多手機廠商想到的解決辦法,然而受限於5G時代手機內部空間的緊缺很難行的通,無線充電倡導的碎片化充電時間,是目前可行性最高的方案,因為它無需佔用手機內部空間,無需開孔,可以讓手機硬件空間與功能創新有更好的彈性空間,不會因為電池續航而有所妥協。

隨著未來可穿戴設備的發展,更多的智能設備也就意味著需要隨身攜帶更多的線纜,這不僅束縛著我們的移動設備體驗,也讓充電痛點放大。從這個角度看,無線充電的前景頗為可期。

無線充電的爆發期,三星蘋果誰勝算大?

過去無線充電的短板在於散熱問題、及充電距離問題以及充電速度相對於有線充電要慢,尤其是後者。當前多數充電功率在8W到10W之間,比如蘋果也只能達到7.5W功率快充,甚至當前10W功率的無線充電也已經不能滿足用戶對於充電速度的需求,三星Galaxy S9最大輸出功率還達到了15W這個目前的最高標準之後,逐步拉近了有線與無線的充電速度的差距。

而由於該系列中使用是IDT無線充電接收器支持快速充電模式,它甚至能做到使用戶能夠以比正常充電模式快1.4倍的速度實現快速充電。可以預知的是,隨著未來無線充電技術的進步,無線充電相對有線在充電速度上弱勢會被逐步填平。

而在理想狀態下,隨時隨地的無線充電完全可以滿足未來更高手機耗電量狀態下需求,從用戶移動化剛需層面來看,無線充電功能或成為手機行業標配,而率先掌控這項技術主導權的廠商,則會迎來一波新的紅利。但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無線充電的充電速度始終比不過線充,這是它的短板所在。而三星則在逐步化解這個短板。

從制定行業規則的角度來看,WPC和AirFuel構成了無線充電的兩大主流標準。其中,兩大聯盟的主導者都有高通、英特爾、三星等芯片巨頭,所以,這也決定了整個行業的利潤流向芯片和設計領域的巨頭,但在這些巨頭之中,只有三星掌控了整條手機硬件技術的產業鏈話語權,而且在整個無線充電技術的研發過程中,技術底子相對較厚。

此外是三星或許在設計層面有更多的經驗,因為採用了無線充電的智能手機,在設計上肯定需要做一些改變,例如5G時代速度更快,可能要新增射頻模組,那麼需要縮小現有手機內部其它零部件的體積,對於機身內部結構的重新設計,以及機身厚度等方面都是手機在設計上需要考慮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也會導致成本的上升。這是許多廠商承擔不起的。由於三星的全產業鏈佈局優勢,可以綜合考慮手機設計與零部件成本等問題。

蘋果方面在無線充電產業鏈部分分為多個部分,比較分散,一方面成本較高、運輸時間長,另一方面產品出問題後不好追究,蘋果需要嚴格審查供應鏈各廠商的品控質量。另一方面,蘋果在無線充電技術領域目前還處於投資與研發積累階段,相對三星在無線充電技術的過去多年的佈局與積累會相對弱勢一些。

三星過去一向是新技術的引領者與標準的制定者。比如像虹膜識別、IP68級別防水、更高功率標準的無線充電等均是三星率先支持,儘管三星Galaxy S9目前已經做到了無線充電功率的最高標準,但據說今年即將發佈的Note9的電池容量還將大增,且可能搭載速度更快的無線充電,在無線充電技術上做重大的革命性改變。

因此從產業鏈角度以及技術的積累層面等角度來看,未來能夠掌控無線充電技術主導權的可能依然是三星。但對於國產手機而言,在無線充電產業鏈的中下游材料和模組領域,仍大有可為。

而在無線充電技術佔據優勢的廠商可以說是卡準了消費者的一個重大的痛點。因為隨著無線充電技術不斷演進,帶來的是沒有電池消耗束縛的生活,契合了5G時代與AI、AR、視頻消費時代的高耗電的需求。從這個角度來看,無線充電技術的進步,也將給手機用戶隨時隨地在線消費與廠商軟硬件基於線下應用場景的產品創新提供了新的可能。無線充電這項過去不太被關注的技術,在巨頭的推動之下,可能會成為未來智能手機行業的新賣點,也或是打破智能手機行業銷量停滯的一個新的突破口。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我的微信公眾號:熱點微評(redianweipi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