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樓市調控加碼 裝修市場會有哪些影響?

據統計,2018年上半年,全國出臺的大大小小的樓市調控政策多達192次。疊加7月初的這輪調控,年內調控措施已經超過210次。

對於與房地產行業息息相關的建材而言,也將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包括裝修時使用的主材——瓷磚,不過這個影響會有一個滯後性的發酵期,而陶企如何在這一輪的調控中持續保持增長的優勢,這就需要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做更多生產及經營上的調整。

多地樓市調控加碼 裝修市場會有哪些影響?

樓市多地密集調控

三四線城市釋放裝修剛需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南京、蘇州、無錫、杭州、合肥、福州、廈門、濟南、鄭州、武漢、成都、長沙、重慶、西安、昆明、佛山、徐州、太原、海口、寧波、宜昌、哈爾濱、長春、蘭州、貴陽”,是住建部公佈的先行開展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行為的30個城市的名單。

為何三四線城市成為政策密集發佈的地區?據瞭解,是因為這些三四線城市房價增長過快,房地產市場出現很多不規範的行為。特別是今年以來,全國超過40個城市發佈了各類型的人才落戶政策,導致地方樓市限購政策被繞道,刺激了市場情緒。而政府也希望通過政策的發佈為這些地方的房價降降溫,保證居民正常的住房需求。

不過在眾多發佈的政策中,記者注意到,多地政策不僅對於住房價格有限制,還對單一自然人的購買數量有一定的限制,保證“房子是用來住,不是用來炒”的原則,這也預示著,購買了新建住房的人,是完全用於自住的剛需用戶,能釋放更多的剛性裝修需求。

以離北京較近的四五線城市燕郊為例,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這裡成為工作日人口流動量最大的城市之一。正是基於此,一些房地產開發商和炒房團看到了潛在的商機,一度將燕郊的房價由一開始的2000多一平炒到3萬多一平。除房子的單價上升外,燕郊成交的住房也比之前翻了很多倍,但真正裝修的人卻不多,自從政府發佈調控政策後,燕郊的房價開始迴歸理性,裝修的需求也開始慢慢增多,燕郊越來越多、越來越正規的建材賣場就是裝修需求變盛的有力證明。

多地樓市調控加碼 裝修市場會有哪些影響?

多地新建住房速度減緩

未來可裝修面積同比減少

數據顯示,2018年1-6月份 ,商品房銷售面積7714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3.2%,商品房銷售額66945億元,增長13.2%。從月度數據看,2018年6月單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超過2億平米,銷售額高達1.8萬億,刷新了年內最高紀錄;從累計數據看,2018年上半年商品房銷售面積高達7.7億平米,銷售額高達6.69萬億,刷新了歷史同期記錄,但需要注意,現在在售的銷售面積都是以往拿地後完工的項目交付。

多地出臺樓市調控政策後,對於各地開發商拿地其實也有一定的影響,以往經常能聽到某個城市拿地價格創新高,出現新的樓王,但今年卻鮮有爆出,反而出現因地價太高,地塊流拍的現象,明顯能感覺到新建住房的速度減緩。

新建住房減少,自然可以交付的樓盤就會減少,這對於主材供應品牌而言也具有連帶的影響。劉師傅是河北某三線城市的工長,他做家裝已經有近20年的時間,他明顯感覺,今年的生意與往年相比差了很多,他自己分析,一方面是新交付的小區越來越少,而可開發的裝修住戶並沒有增多,二是做裝修的人群越來越多,彼此之間的競爭也非常激烈,陷入僧多肉少的尷尬境地。

其實不單單做家裝的劉師傅感覺競爭越來越激烈,供應瓷磚和衛浴的經銷商們也發現終端的自然客流在逐步減少,所以對於有裝修需求的客戶他們也在不遺餘力的開發。據河北滄州經營瓷磚生意的葛小姐介紹,他們現在經常會組織一些聯盟的活動,將瓷磚、衛浴、傢俱、門窗等不同品類的經銷商集合在一起,相互之間分享客戶信息,而且會定期組織一些力度較大的優惠活動,以吸引客戶下單。在以往生意好的時間,很多商家並不願意組織這樣的活動,因為他們覺得費時費力,還要投入不少費用,如果沒有太多收益的話就是白忙活。但現在客戶慢慢減少之後,很多商家都意識到,如果不採取一些其它的措施,之後的經營會更加困難,所以只能主動尋求突破,而分享客源就是最為直接的方式之一。

據在終端經營木門生意的崔小姐介紹,現在自然進店的客戶明顯減少,通常他們都通過電話預約或是朋友介紹來邀約客戶,而電話預約中客戶聯繫方式的獲取最為關鍵,有時賣場會根據已經在商城內有其它品類消費的業主,將其聯繫方式隨機給到其它商家,而有些則是商家自己去新小來的小區物業直接購買,且根據小區出售信息的次數,這些隱私信息出售的價格也不相同。

多地樓市調控加碼 裝修市場會有哪些影響?

裝修市場增速放緩

主材供應需做好持續應對

新建住房的減少,可交付的小區也會相應減少,這對於裝修市場而言,並不是好消息,自然,對於裝修中所使用的主材產品而言,也會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出現需求疲軟的現象。

以瓷磚產品為例,在需求疲軟的態勢下,廠商就需要做好持續應對的準備。天津華北陶瓷城經營瓷磚生意的小郭介紹,7、8月份因為天氣原因,迎來傳統的銷售淡季,他也選擇在這個時間段進行店面的裝修,而新裝的店面與以往的店面相比,他會做出更多的改變,比如將能變現品牌特色的產品通過不一樣的方式來呈現,將倉庫裡的庫存做更加合理的優惠,還有包括店面人員結構的調整等,他也會做更好的規劃等,其實這些改變,都是基於未來市場的變化來展開。

在北京經營瓷磚生意多年的王先生,同樣對於市場未來的走向有自己的判斷,他認為,樓市調控的不斷加碼,至多半年就會看到樓市給主材供應帶來影響,所以現在主材供應商還有半年的緩衝期可以調整一些經營的模式,比如將店面做更好的優化,以更加精準的定位去獲得目標人群等等,都是其中的一些辦法。

多地樓市調控加碼 裝修市場會有哪些影響?

內憂外患的態勢,讓不少業內人士意識到,想要做更加持久的經營,主材供應商就必須做更多的改變。以今年上半年頻繁傳出有家裝公司因資金鍊斷裂而跑路的現象為例,這對於瓷磚供應商而言增加了很多經營的風險,且因瓷磚供應商在與家裝渠道合作時,通常處於較為弱勢的地位,所以在家裝公司跑路後,他們通常成為隱形的受害者。

為改變經營不合理的現象,業內不少經銷商都希望通過一些權威的組織將大家聯合起來,以抵禦這些不確定的外部因素的產生,比如倡導大家誠信經營,現款現貨的方式,以抵禦因第三方的危機而導致的聯動危害,這都是在市場出現持續疲軟的態勢下,經銷商通過更優化的方式為自己減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