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公認唯一的「超級害蟲」來襲,是轉基因抗蟲作物惹的禍嗎?

說起“轉基因”,這是一個永恆不變的話題,無論專家學者如何出面解釋,都很難打消人們對轉基因食品的疑慮。雖然轉基因作物具有抗蟲、抗病、抗除草劑、抗寒、抗旱等能力而備受糧食短缺國家的推崇,但反對者卻更為繁多。很多人覺得轉基因作物缺乏長遠性的安全性研究,擔心食用轉基因食物後幾十年甚至更久以後的風險。也有人擔心轉基因作物會對生態系統造成破壞,或對傳統生物造成基因汙染。“轉基因”就像“速生桉”一樣,進入了一個備受爭議的怪圈,怎麼繞也繞不出來。

國際公認唯一的“超級害蟲”來襲,是轉基因抗蟲作物惹的禍嗎?

網上曾一度流傳著“種植轉基因作物會產生超級害蟲而對生態平衡造成破壞”的說法,這源自於一種在美國種植了6年的轉基因抗蟲棉,產生了對抗蟲棉免疫的害蟲,使得抗蟲棉無法再抵禦該害蟲的侵害,被認為會對生態平衡造成破壞。有專家對此作出了回應,表示這種情況與長時間使用同一種農藥,導致害蟲對該農藥產生抗性,從而誕生出所謂的“超級害蟲”是一個道理。只要採取類似更換農藥和作物品種,或採取其它農業生產措施就能夠解決。因為轉基因抗蟲作物其實就是轉入BT蛋白(殺蟲蛋白)從而達到抗蟲效果的,理論上在長期的種植過程中,害蟲是會產生抗性的,只要採取轉入其他種類的殺蟲蛋白等措施就能解決。

國際公認唯一的“超級害蟲”來襲,是轉基因抗蟲作物惹的禍嗎?

那麼,我們身邊是否有這類所謂的“超級害蟲”呢?據我所知,能被稱得上“超級害蟲”的好像只有“B型煙粉蝨”一種,至於它是否是轉基因抗蟲作物的產物,那就不得而知了。B型煙粉蝨是一種體長不到1毫米的小白蛾,它們可以導致多種常見蔬菜和花卉、菸草和棉花等經濟作物嚴重減產或絕收。這種害蟲起源於地中海-小亞細亞地區,目前已伴隨著一品紅等植物傳播到世界各地,並造成嚴重災害。關於它文章曾登陸過《科學》雜誌,當時B型煙粉蝨在美國暴發成災,文章中把B型煙粉蝨稱之為“超級害蟲”。B型煙粉蝨也是國際科技界有史以來唯一被冠以“超級害蟲”稱號的昆蟲。

國際公認唯一的“超級害蟲”來襲,是轉基因抗蟲作物惹的禍嗎?

我國關於外來煙粉蝨的記載始於1949年,當時僅為危害程度不大的A型煙粉蝨,僅分佈於臺灣、雲南等省區。1997年B型煙粉蝨開始在我國廣東東莞大爆發,到2001年已擴散到全國22個省、市、區,對蔬菜、花卉、棉花等作物造成嚴重危害。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都遭受B型煙粉蝨侵害,這種“超級害蟲”的入侵給我國農業生產帶來了沉重的打擊。B型煙粉蝨可以吸食植物的汁液,使作物葉片褪綠、變黃、甚至枯死;它分泌出的蜜露,還會嚴重汙染蔬菜,引起植物生理異常,從而使蔬菜失去價值。更可怕的是,它還會傳播危害性極其嚴重的病毒,使作物嚴重減產或絕收。

國際公認唯一的“超級害蟲”來襲,是轉基因抗蟲作物惹的禍嗎?

關於“超級害蟲B型煙粉蝨是如何產生的”雖然並沒有具體記載,但我覺得究其原因不外乎兩種情況:一種是對農藥產生了抗性而變異,另一種就是對抗蟲作物產生了抗性而變異。當然了,我也不知道是否正確,具體原因有待科學家的考證。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科學家發現B型煙粉蝨之所以能實現“超級入侵”,那是因為B型煙粉蝨與土著煙粉蝨之間存在著一種“非對稱交配互作”,這一機制使得B型煙粉蝨不斷壓抑土著煙粉蝨種群的增長,從而最終取代危害性不大的土著煙粉蝨。這一研究成果有利於對B型煙粉蝨的預警和治理。

國際公認唯一的“超級害蟲”來襲,是轉基因抗蟲作物惹的禍嗎?

各位朋友,大家認識這種唯一的“超級害蟲”嗎?你覺得它的危害大不大?你覺得這種超級害蟲有可能是轉基因抗蟲作物的產物嗎?你對轉基因作物和食品持何種態度?歡迎大家在評論處暢所欲言,如果覺得不錯,麻煩幫忙點贊或關注一下,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