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釋法」誤入「套路貸」——大學生求職路上的無妄之災

「以案释法」误入“套路贷”——大学生求职路上的无妄之灾

一個涉世不深的畢業生,

何以突然被起訴為“詐騙犯”?

背後的真相令人脊背發涼……

「以案释法」误入“套路贷”——大学生求职路上的无妄之灾

以案

釋法

“套路貸”害人不淺,此類新聞層出不窮。前不久,溫嶺市公安局組織400餘名警力遠赴福建省福州市,成功摧毀特大“4.26網絡套路貸”團伙,刑拘213名犯罪嫌疑人,其中不乏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

王某某從學校畢業後,通過招聘會進入某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成為公司的一名業務員,負責與中介機構的對接工作。他拿到客戶信息後,通過加客戶QQ跟客戶洽談借款事項,借款意向確定後再交由公司審核組審查,審查通過後再由財務組撥放借款。客戶借款3000元,公司實際放款2100元,借款期限屆滿,客戶還款3000元及利息,若客戶違約,公司還要求客戶另加支付按3000千元的10%計算的違約金。

如此高利,王某某也曾懷疑公司業務的合法性,他上網查了查,感覺這樣的行為可能與詐騙有關,但看公司有正規營業執照,他又覺得自己多慮了。工作一個月,王某某拿到工資四千多,想想自己只是個大專畢業生,相比其他同學而言,這已算高薪,何況公司還承諾薪金會隨著工作年限遞增,由此,他也就徹底打消了自己的疑慮。他開始學著其他同事不擇手段地拓展業務,從一名低層的業務員逐漸發展為業務骨幹,自行負責洽談、審核、放貸的整套流程。

在這起“套路貸”案件中,與王某某同出一轍的大學畢業生還有好些人。陳師傅家的兒子也剛剛大專畢業,經人介紹去了一家看似不錯的公司參加暑期社會實踐,工作沒兩天,不知道怎麼就跟詐騙案扯上了關係。與小劉朝夕相處的女友有一天突然失去了音訊,多方打聽才得知因牽涉“套路貸”被刑事拘留……這段時間,溫嶺市法律援助中心諮詢“套路貸”問題的來訪者絡繹不絕,家人不明白涉世不深的孩子怎麼就涉嫌犯罪,因不明其中緣由,只能乾著急。

「以案释法」误入“套路贷”——大学生求职路上的无妄之灾

面對這起全省最大的“套路貸”案件,溫嶺法援人不停地忙碌。

一是組織值班律師接待來訪者。

耐心解答諮詢,讓來訪者知曉“套路貸”並不是一個新的法律上的罪名,而是一類、一系列犯罪行為的統稱,其本質上是以借貸為名,騙人錢財的違法犯罪活動,以民間借貸為幌子,通過“虛增債務”、“製造銀行流水痕跡”、“肆意認定違法”、“脅迫逼債”、“虛假訴訟”等各種方式非法佔有公私財物。

二是安排律師為援助對象辯護。

嚴格依照法律規定為未成年的犯罪嫌疑人指派辯護律師,審核因家庭困難無力聘請律師的當事人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請,對符合援助條件的對象及時落實辯護律師。因本案涉案人數太多,溫嶺市看守所羈押不下,涉案人員分別被羈押在路橋、黃岩等不同地方的看守所,律師分赴各地會見犯罪嫌疑人、瞭解案件情況、提出辯護意見,依法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三是組織力量進行犯罪防範宣傳。

告誡廣大群眾詐騙屢出新招,要擦亮眼睛加強防範。“4.26網絡套路貸”團伙正是以公司的形式進行犯罪活動,涉案的年青人因為法律意識淡薄,為犯罪行為提供幫助,因此也給自己引來了牢獄之災,他們既是“套路貸”的施害者,也是受害者。

「以案释法」误入“套路贷”——大学生求职路上的无妄之灾

年青人尤其是剛入社會的大學生,因經歷少、閱歷淺,在求職路上容易上當受騙,也容易因想走捷徑而誤入歧途。在此提醒年青人,提高法律意識、追求真理、恪守正道才是保護自身權益的不二選擇。

一是擦亮眼睛,樹立正確法律意識。

首先看應聘的公司是否屬於正規公司,特別一些公司空有一身富麗堂皇的外表,其內部混亂不堪,甚至幹著違法勾當,碰到這樣的企業,大學生一經察覺應當及時離職並向相關部門舉報。

二是明確勞動合同內容。

包括職務、崗位、合同期限、工資薪酬、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以上基本內容必須在勞動合同內體現。否則,用人單位可能會利用調職、調崗、降薪等各種方式,變相壓迫畢業生主動辭職,且不支付任何經濟補償金。

三是多關注時事新聞、多學法律知識。

像本次套路貸事件,之前新聞媒體都在爭相曝光這類違法機構,如果多關注這類新聞,就能有所防備,避免自身損害。此外,還要適當瞭解對勞動者切身利益相關的法律,如《勞動合同法》、《勞動法》等。

四是保存好勞動關係的相關證據。

包括勞動合同、薪資發放憑證、考勤記錄等,以防止將來與用人單位產生糾紛時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內容來源 | 溫嶺市法律援助中心、浙江左源律師事務所 潘偉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