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女過門照顧丈夫兩個哥哥,五畝莊稼地里種花生補貼家用


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嫁到夫家後,義務擔負起照料婆家2位哥哥的任務,一擔就是26年。她就是楊平,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蒲山鎮馬寨村一位普通的村婦,今年51歲了。

楊平1989年嫁給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蒲山鎮馬寨村的丈夫王恩強後,適逢72歲的婆婆患腦溢血,生活不能自理,洗衣、做飯完全靠楊平。12年間,楊平照料偏癱婆婆的同時,擔負起照料三位婆家哥的任務。婆婆去世後,遠在西安的大哥眼看家裡實在作難,將三弟王恩甜接了過去。二哥王恩誠和四哥王恩伍繼續跟著楊平和丈夫王恩強生活。

二哥王恩誠患有羊羔瘋,打小神志不太清。四哥王恩伍患有多種疾病,有肺氣腫、氣管炎和肺積水。楊平飯後給四哥準備的藥品,有7種之多。之所以清點藥粒數量,是因為兩位哥哥認為楊平“摳門”,他們會乘人不備,吃掉整瓶藥。每天楊平的衣兜內,隨時揣著一管噴劑,以備四哥上不來氣時急用。


隨著年齡增大,四哥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喘個不停。夜裡睡覺,楊平會特意聆聽睡在後院四哥的呼吸聲。若出現異常“哼”聲,她立馬呼喚丈夫或女兒查看後方安心。去年有一天夜裡,楊平聽到四哥聲音不正常,趕緊叫醒丈夫,連夜輾轉將四哥送到南陽市的醫院,花了1萬多元錢才搶救回來一條命。

據鄰居介紹,楊平剛嫁入婆家時,家裡尚喂有兩頭牛。兩位哥哥唯一會做的事,就是下地割牛草。由於他二人智力上有缺失,即使幹這麼點活,也得有人指揮。後來牛賣了,二位哥哥就沒再幹過什麼活。在大家的記憶中,割牛草是二位哥哥對小家庭最大的“功勞”

村裡的媳婦們紛紛說:“虧得花嬸(村民對楊平的稱謂)心腸好,要不然二位哥哥早不在人世了!”

二位哥哥符合入敬老院的條件,但楊平和丈夫商量,覺得送敬老院後家人臉上無光,擔心照顧不周,還是把二位哥哥放在家裡放心。為了養家,還要支付二位哥哥每年不菲的醫療費。丈夫王恩強四處打零工,楊平則在料理完家務後,在五畝莊稼地裡種些花生等農作物貼補家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