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神草——馬齒莧

馬齒莧(學名:Portulaca oleracea L.)。

大眾神草——馬齒莧


一年生草本,全株無毛。莖平臥,伏地鋪散,枝淡綠色或帶暗紅色。葉互生,葉片扁平,肥厚,似馬齒狀,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或帶暗紅色;葉柄粗短。

花無梗,午時盛開;苞片葉狀;萼片綠色,盔形;花瓣黃色,倒卵形;雄蕊花葯黃色;子房無毛。蒴果卵球形;種子細小,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澤。

花期5-8月,果期6-9月。中國南北各地均產。性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澇,生活力強,生於菜園、農田、路旁,為田間常見雜草。廣佈全世界溫帶和熱帶地區。

大眾神草——馬齒莧


馬齒莧為馬齒莧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肥厚多汁,無毛,生於田野路邊及庭園廢墟等向陽處。國內各地均有分佈。

現在正是馬齒莧生長旺盛的時節。有些病症去醫院打針吃藥還的花錢,生病看不起是大眾之痛。現在好了,馬齒莧遍地都是,你去採幾把食用。藥效堪比神藥。關鍵不花錢,你何樂而不為?

馬齒莧為藥食兩用植物。全草供藥用,有清熱利溼、解毒消腫、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種子明目等功效。

上天賜予我們好東西,但是我們卻不珍惜。比如馬齒莧,田間地頭隨處可見,可真正知道它保健作用的人卻不多。

春天去郊外踏青,採上一大把拌涼菜吃,既可以降肝火、清心火,又可以清腸熱,解毒,調理便秘,驅除宿便,把它們做給爸爸媽媽吃,讓他們腸道通暢胃口好,爸爸媽媽該多開心。

馬齒莧在全國各地到處都有,不論南方北方,隨便找個花園或者田間地頭都能採到。它長得不高,也就是三十公分左右,而且大部分是趴在地上的。葉子小而圓,莖是紅色圓圓的,肉質肥厚,夏天開黃色的小花,很好認。

新鮮馬齒莧的口感脆嫩,吃起來象莧菜一樣滑滑的,略有些酸。

作為蔬菜來說,馬齒莧的味道不算特別好,但是它的保健價值卻相當的高。歷代的本草書中對馬齒莧是這麼描述的:“馬齒莧,又名五行草,以其葉青,梗赤,花黃,根白,子黑也。”馬齒莧能得造化之青眼,把五行都佔全了,它的作用自然不可小看。

馬齒莧性寒涼,能夠清除心、肝、肺和大腸之熱。可明目、降血脂、使白髮轉青,入肝經,可以涼血、降肝火。

有的人熬夜後眼睛會發紅,這是肝火上炎的表現,吃點馬齒莧就可以好轉。

有些年紀輕輕就長白頭髮的人,不要懷疑自己腎虛或是未老先衰,這種白髮是血熱,是由於你的肝火太盛,上衝頭頂引起的。對付少白頭,你吃補腎藥的療效還不如多吃馬齒莧來得直接。

馬齒莧又有別名叫長壽菜,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它的保肝作用。前些年美國人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他們發現,在所有的植物中,馬齒莧的歐米茄3脂肪酸含量最高,可以與海魚相媲美。歐米茄3脂肪酸是對於人體非常重要的脂肪酸,它可以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脂,防治心血管疾病。從中醫角度來說,這些作用實際上就是促進肝臟的功能,使脂肪得到正常的分解代謝。

馬齒莧雖好,但它也有一定的禁忌。你一定要注意。

馬齒莧的功效好處 1.清熱涼血治痢。主治熱毒血痢及溼熱痢疾。2.消熱解毒消癰。可治火毒瘡瘍。本品酸寒,入心經走血分,功能涼血止血,解毒療癰;入大腸又善清涼血治痢。為血痢、瘡毒所常用。

馬齒莧具有解毒、消炎、利尿、消腫的功效。對糖尿病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

《生草藥性備要》載:“治紅痢症,清熱毒,洗痔瘡疳疔”。《滇南本草》載:“益氣,清暑熱,寬中下氣,潤腸,消積滯,殺蟲,療瘡紅腫疼痛”。

大眾神草——馬齒莧


《本草綱目》說它“散血消腫,利腸滑胎,解毒通淋、治產後虛汗”。本品對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副作用(壞處)馬齒莧的副作用。《本草經疏》:"凡脾胃虛寒,腸滑作洩者勿用;煎餌方中不得與鱉甲同入。

馬齒莧該怎麼吃:1 馬齒莧可以洗淨後搭配蒜蓉清炒食用。 2:馬齒莧還可以切碎做成餃子或者包子的餡。3: 馬齒莧還可以與雞蛋炒食做成馬齒莧炒蛋食用。

禁忌人群 :脾胃虛寒、腸滑腹瀉者、便溏及孕婦不宜食用馬齒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