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端午的起源是這樣的

文旅|端午的起源是这样的

今天正值端午

幸福安康~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三代的夏至習俗,從夏朝開始古人就有了對於天象的觀察,並誕生了曆法的概念,我國依次出現過夏曆、商曆和周曆,三種曆法的不同主要區別每年開頭的月建不同,夏曆以建寅之月為首,商曆以建醜之月為首,周曆以建子之月為首,現行的陰曆,是夏朝採用的正月建寅的太陰曆,故又名“夏曆”。

文旅|端午的起源是这样的

夏曆中已經有了對於節氣的劃分。夏商周時期在臨近夏天的時候有許多節俗活動,均與夏令有關,且與夏至時間相鄰,故稱為“夏至節”,在此日要進行各種驅蟲、灑掃、祛暑等傳統的習俗,來迎接夏天的到來。

到了西周時期,吳國和越國地區又融入了以“龍”為代表的圖騰祭祀活動,龍舟競渡以及粽子,粽子是我們常叫的俗稱,它的正式名稱叫做粽籺,是龍舟競渡的時候投食江裡的蛟龍的。

文旅|端午的起源是这样的

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還有一個源於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的傳說。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紀念為救父而投江的孝女曹娥

此外吳越兩地還在這一天紀念為救父而投江的孝女曹娥。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在戰國時期,楚國三閭大夫屈原抱石投汨羅江身死,用生命譜寫了一曲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以後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此外,浙江還有端午節來源於勾踐操練水軍之說,龍舟競渡活動,被認為是為了紀念越王勾踐操練水師、打敗吳國的歷史。

文旅|端午的起源是这样的

到了先秦時代,人們普遍認為農曆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五月五日這一天倍認為是“惡月惡日”,《呂氏春秋》中就有規定說人們在五月要禁慾、齋戒,所以從先秦以後,五月五日便倍認為是不吉之日,在此日應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大概就是全國衛生日的概念。

而“端午”一詞,最早的出處就是在晉朝,出現於西晉名臣周處的《風土記》,這本書成了現代人們查考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習俗的重要參考。

文旅|端午的起源是这样的

周處最為人們所熟悉的是他除三害的故事,晉代周處在《風土記》就說過:“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從字面上來講,端午還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稱。

粽子也是在這時候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的,當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也許早在戰國時期,我們的偉大詩人屈原也曾吃過粽子,不過那時候還叫做角黍。

端,在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說:“京師市塵人,以五月初一為端一,初二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古人紀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而午時又為“陽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陽”。午,古人與“五”通用,故端午、端五同義。還有一種說法,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為了避諱,改五為午,從此,端午之稱更加普遍。又因其月日數相同,人們又稱端午節為“重五節”或“重午節”。

文旅|端午的起源是这样的

長按二維碼關注微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