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位不正很多種,哪些胎位易引發分娩危險?

大部分孕媽媽在臨近生寶寶的時候,都會非常關心自己的胎位正不正。確實,胎位是決定順產還是剖腹產的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如果寶寶是“頭位”,那麼通常可以自然分娩;但如果寶寶“胎位不正”,很可能只能剖腹產了。

胎位不正很多種,哪些胎位易引發分娩危險?

胎位異常是造成難產的常見因素之一。分娩時枕前位(正常胎位)約佔90%,而胎位異常約佔10%,其中胎頭位置異常居多,有因胎頭在骨盆腔內旋轉受阻導致的持續性枕橫位、持續性枕後位。

和因胎頭俯屈不良呈不同程度仰伸的面先露、額先露等,總計約佔6%~7%。胎產式異常的臀先露約佔3%~4%,肩先露已極少見。此外還有複合先露。常見的異常胎位有以下四種:

枕後位

在分娩過程中,胎頭以枕後位或枕橫位銜接。在下降過程中,胎頭枕部因強有力宮縮,絕大多數能向前轉135度或90度,轉成枕前位自然分娩。僅有5%~10%胎頭枕骨持續不能轉向前方,直至分娩後期仍位於母體骨盆後方或側方,致使分娩發生困難者,稱持續性枕後位。

胎位不正很多種,哪些胎位易引發分娩危險?

➤ 對產婦的影響:胎位異常導致繼發性宮縮乏力,使產程延長,常需手術助產,容易發生軟產道損傷,增加產後出血及感染機會。若胎頭長時間壓迫軟產道,可發生缺血壞死脫落,形成生殖道瘻。

➤ 對胎兒的影響:第二產程延長和手術助產機會增多,常出現胎兒窘迫和新生兒窒息,使圍生兒死亡率增高。

顏面位

顏面位多於臨產後發現。因胎頭極度仰伸,使胎兒枕部與胎背接觸。以頦左前及頦右後位較多見。我國15所醫院統計發病率為0.80‰~2.70‰。經產婦多於初產婦。

胎位不正很多種,哪些胎位易引發分娩危險?

➤ 對產婦的影響:頦前位時,因胎兒顏面部不能緊貼子宮下段及宮頸內口,常引起宮縮乏力,致使產程延長;顏面部骨質不能變形,容易發生會陰裂傷。頦後位時,導致梗阻性難產,若不及時處理,造成子宮破裂,危及產婦生命。

➤ 對胎兒及新生兒的影響:胎兒面部受壓變形,顏面皮膚青紫、腫脹,尤以口唇為著,影響吸吮,嚴重時可發生咽喉水腫影響吞嚥。新生兒於生後保持仰伸姿勢達數日之久。生後需加強護理。

額位

當胎頭呈不完全仰伸姿勢時,額頭部位將成為胎兒的先露部。其發生率約佔0.02%~0.03%,陰道內診時可摸到胎兒的額頭,有時也會發現有臍繞頸或頸部有囊性淋巴瘤。

胎位不正很多種,哪些胎位易引發分娩危險?

➤ 對產婦的影響:

額位只有在分娩時才能發現,如果陰道分娩容易引起胎兒頭部水腫。母親會陰撕裂。此胎位只要胎兒不是太大,一般可以經陰道分娩。

複合位

胎先露部伴有肢體同時進入骨盆入口,稱複合位。臨床以一手或一前臂沿胎頭脫出更常見,多發生於早產者,發病率為0.80‰-1.66‰。

胎位不正很多種,哪些胎位易引發分娩危險?

➤ 對產婦的影響:

僅胎手露於胎頭旁,或胎足露於胎臀旁者,多能順利經陰道分娩。只有在破膜後,上臂完全脫出則能阻礙分娩。下肢和胎頭同時入盆,直伸的下肢也能阻礙胎頭下降,若不及時處理可致梗阻性難產,威脅母兒生命。胎兒可因臍帶脫垂死亡,也可因產程延長、缺氧造成胎兒窘迫,甚至死亡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