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了,你是選擇給孩子報培訓班還是選擇帶孩子去玩?

我是小z不姓小


我結合我自己的教育經驗和教訓來談一下這個問題。

從小學1年級到5年級,我對孩子基本都是放養教育模式:升小學沒有刻意擇校,只選擇了離家近的普通小學。從小學1年級-5年級,孩子的家庭作業一直都是7點之前便可完成。孩子9:30上床睡覺,晚上7點-9:30這段時間,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基本就是看看書、看看電視,有的時候允許他打一局遊戲。週末只在5年級下半學期上過一個學期的輔導班,其他都是特長班比如冰球、街舞等。寒暑假孩子主要以跟我們旅遊、回老家探親為主,基本沒有學習安排。

那麼,這樣放養的結果如何呢?到了6年級,我們有了強烈的緊迫感。

孩子所在的學區片,小升初採取公立搖號+私立考分入學制。孩子對口的初中,最好的公立初中入學名額”僧多粥少“,高分段學生一般都不會放棄搖號,搖號錄取比例極低。私立初中需要考分足夠。這樣一種情勢下,孩子要進入一所好的初中,必須兼具分數+運氣。因為萬一第一階段運氣不好搖不進去好公立,第二階段還可以憑藉分數自主選擇一所好私立,而不至於淪落到第三階段被統籌分配到兜底校的地步。運氣人力不可為,而分數則是貨真價實的實力拼搏。拼實力如何拼?無其他捷徑,只有加大學習量。

當我們開始把重點轉向提升孩子實力的時候,才發現身邊的“虎爸狼媽”早已提早規劃:虎爸狼媽管教下的“牛娃”早已從2年級、3年級開始就未雨綢繆,率先搶跑了。這種未雨綢繆、提早規劃、率先搶跑包括課外輔導班、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等不一而足。

所以,作為遲遲才起跑的孩子,到了6年級的劣勢可想而知。要把別的孩子用幾年時間學到的知識和習慣用1年的時間彌補趕超,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所幸,孩子還是比較配合家長的管教,最後靠著分數+運氣去了片區最好的公立。

回顧這個過程,我覺得我的經驗是:放養的教訓實在太深刻。“畢其功於一役”所要付出的代價可能會很高,因此,未雨綢繆很重要。

回到這個問題,給孩子報培訓班還是去玩?我覺得未雨綢繆,及早規劃“玩”與“學習”之間的平衡最好,不可過分偏向一個層面。我們常說,機遇只垂青有準備的人,別人家的“牛娃”,很多並非基於天賦,而是基於你所看不到的汗水和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話不假。

以上,供參考。


孫衛華


從我個人的經歷來說,我們孩子今年五歲,明年要上小學。我給她選擇了既報興趣班又出去玩。因為暑假時間很長是有足夠的時間把這兩件事情都做到的。

考慮到孩子明年要上公立的小學,提前做一些準備還是必要的。我報的興趣班,是一個聲樂班。這個班看起來跟學習無關,但實際上是讓孩子去適應課堂教學的形式。

唱歌是我們家孩子一直比較喜歡的一個項目,雖然她不是特別有音樂這方面的天賦,但是在她自身的基礎上做一些聲樂方面專門的訓練,有利於將來更好的欣賞音樂,並且能夠把音樂、唱歌作為她自己排遣負面情緒的一個工具。所以在這個暑假我給孩子報了一個聲樂的夏令營,開學以後還可以接著再上長期的聲樂課。

至於其它的課程學習班,我沒有給孩子報,原因是五歲的孩子她本身自主的學習能力還是比較差的,尤其是我們家小孩兒比較好動,注意力也很不集中,強行的給她報這種班,她會喪失對學習的興趣。所以就沒有給她報學習的培訓班,只報了藝術素養這方面的培訓班。

至於小學的課堂知識,我覺得只要提前給孩子進行了一些自我管理能力和遵守課堂形式或者遵守課堂規範的一些行為訓練就可以,知識的問題上學以後解決還是來得及的。

像暑假這樣的長假期,我們建議家長還是要帶孩子至少去一兩次短途旅遊。主要是因為家長平時如果工作繁忙,沒有太多時間陪孩子,旅遊是一個家長和孩子獨處的最好時間。尤其是那些平時由祖父母帶著的孩子,如果能夠在假期由父母親自帶著一起去旅遊或者全家三代去旅遊的話,對於家庭關係親子關係無疑都是有很大幫助的。

假期不要一味的讓孩子待在家裡或者補習班裡,一定要“勞逸結合”,讓孩子享受一下假期的快樂!

我是一個倡導無論如何都要自己帶孩子的媽媽,因為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他給你的遠遠大於你付出的。上述觀點供您參考,歡迎留言討論,也歡迎關注我的號——講常識、說真話,認真探討養育孩子面臨的最現實的問題。

親媽:留英雙碩士,傳媒經濟學博士在讀,高校媒體專業教師,致力於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發現更好的自己。


親媽學堂


雖然我還沒有孩子,但我還是想談談自己的看法。

暑假才剛剛開始,家長們也如這夏季的烈日般如火如荼的忙裡忙外的給孩子找這個那個培訓班,生怕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邊是爸爸媽媽的殷勤期盼和不辭辛苦,一邊卻是孩子們的滿臉無奈和苦不堪言,輕鬆加愉快的寒暑假只存在課本里了,漸漸成為個無法實現的夢想了。



雖然也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但說實話那時的課業確實是沒有現在的那麼多那麼重,或許是時代變化社會進步了吧,隨之而來的是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所以不抓緊多學點,拓展知識面,將來就只能落後了,落後就得捱打,這可是爸爸媽媽不願看到的。

增長知識,提升技能,拓寬人生道路,這並沒有錯,只是通往成功的方法有點冷酷了。除了必不可少的學校佈置的課業,年輕的學生還得馬不停蹄的奔赴更多更大的戰場-----培訓班。繁重的學業已經不斷地侵佔了他們的課餘時間,孩子們除了不斷的學習再學習,作業再作業,剩下的恐怕可能只有吃飯和睡覺了吧。

其實,人的精力和注意力是有限的,尤其是成長中孩子,持續不斷的專注於一件事上,身心是特別容易疲勞的,而做的事也會變成事倍功半。



挺直腰桿端坐,再加抬頭仰視,注意力還得高度集中,嘗試一節課的時間,很快就知道這是很費精力的,何況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沒錯,精力是可以補充回來的,但如果連補充都不可,那談何回來呢?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期,正是精力補充的上升,為了不停的學習,沒有了空餘的時間來放鬆身心,可想而知,事倍功半的情況肯定會屢見不鮮。難道各位爸爸媽媽希望這種情況發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嗎?



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過“注意是我們心靈的唯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經過它才能進來”。

有了注意,人才能集中精力去清楚明白的去感知一定的事物,深入地思考一定的問題,從而不被其他事物所幹擾;沒有注意,人的各種智力因素,觀察、記憶、想象和思維都將因得不到應有的支持而失去控制。



注意包括注意力集中和注意力轉移,兩者看似對立的,中間是有區別更有聯繫,它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注意力集中比較好理解,就是專注於事物,有利於清晰觀察和考慮問題;注意力轉移可能比較少接觸了,其實很好理解,就是注意力從一處轉向另一處,人不可能只會注意在一件事情上,不斷地轉移有利於接收到不同的事物。



每天的學習和生活我們都是在注意力集中和轉移之間實現的。沒有集中注意力,我們無法看透事物;沒有轉移注意力,我們又無法看透更多的事物。



父母過分集中地給孩子增加學業,不斷減少課外娛樂活動,本意是希望孩子不要分心而專注於學習,做到事倍功也倍。但實際情況卻是,孩子語文課上全神貫注,完了,上數學課時無法轉移注意力,導致數學課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當中緣由就在於孩子在關注了一個事物後沒有一個輕鬆的過渡時間,鞏固所學知識,再調動意識轉移注意力去接受新事物,卻又緊急集中注意另一事物,結果就變成了不能專心做一件事,注意力很難集中,做事常常有始無終。



所以,一旦孩子出現上課不專心聽課,易走神,學習成績不穩定,健忘,厭學,作業考試中經常馬虎大意,漏洞百出等現象,爸爸媽媽們就一定要特別注意了,一定要空出時間去了解孩子的學習與休息是否在科學合理的範圍內。有在的話也要多點孩子休息的時間,提前預防;沒有在的話,就得馬上重新調整安排孩子的學習計劃了,勞逸結合是經過多次實踐的科學學習方法。



以上只是個人見解,僅供閱讀參考。


安靜252761


我是一名教師,我的孩子呢,已經參加工作了。但是收到你的邀請,我還是很願意回答一下你的這個問題的。

我的孩子,現在是一名it工程師,在北京過著屬於他自己的快樂的生活。他從小學到高中從來沒有參加過任何的輔導班,不是我不想讓他參加輔導班,而是他自己不願意去。不願意去的理由也很簡單,就是他想玩。他說平時在學校裡很辛苦很累,如果假期該放假了,該休息了還不讓他休息,還不讓他玩,他就會很不愉快,很不開心。我雖然也曾經多次督促他,引導他,但是他不願意去,我也沒有辦法兒。好在他最後也考上了一個重點大學。也找到了屬於他自己的工作。現在他對於當年沒有到補習班兒學習的事情,還是引以為豪,並且說永遠不會後悔。

一到暑假各種各樣的宣傳就出來了,什麼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啊,什麼彎道超車呀。這些話說的都是很有道理的。利用暑假補課確實也能夠讓孩子進步,但是如果所有的假期都變成了補課,孩子從小到那所有的這些時間都在學習當中去度過,那麼他的青春年少就沒有什麼別的色彩了。

我兒子讀小學,初中的時候,我經常帶他參加北京《成長》雜誌社所組織的夏令營。這個雜誌社是一個民間組織,他們有一個網站叫成長網站。 每年他們都會組織一些孩子家長去各地遊學,那種在青山綠水中,增長知識又開闊眼界,還能夠培養鍛鍊孩子的交往能力的活動是我非常欣賞的。走遍千山萬水,勝過伏案苦讀。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不僅是長知識,還要長見識,還要長身體。適當的帶孩子出去轉一轉,走一走,看一看。對孩子來說是難忘的一段經歷,對家庭來說也是享受天倫之樂的好機會。

因此,我建議孩子適當的學習,認真的完成作業,合適的話就出去走走看看。如果你滿意我的答覆,請關注支持我,謝謝。


平原春秋


孩子再開學就五年級了,前天考完試,昨天就已經開始上各種班了。比如昨天上午上的奧數、下午去寫的軟筆書法、晚上看的在線課程。除此之外背的單詞、複習古詩詞、做的計算練習……今天週六,上午沒課,下午晚上都有。明天開始的未來半個月每天下午和晚上都有課。

我之前在別的回答裡羅列了一下孩子這個暑假需要完成的任務,我這裡就直接複製過來好了。

1 、古詩(150篇左右)、小古文複習背誦 (95篇左右) 。這個要求不高每天花不了多長時間,之前都學過僅僅是複習罷了。

3 、語文課內預習(每天一課再加一本教輔)

4 、閱讀視頻課程(每天一課)

5 、閱讀習題 (每天一篇)

6 、週記 (看學校佈置幾篇,原則上一週不少於兩篇)

7、 課外讀物 (準備了大概200W字的課外讀書) 。原計劃400萬字來著,後來覺得有點多了改成200萬了。

8 、語文網課 (主要是國學、文學類)

9 、五年級奧數暑假面授課

10 、奧數自學完成五年級(視頻+習題大概還有35課左右)

11 、每天計算練習(小學計算+初一計算)

12 、每天APP背單詞

13 、新概念學習以及背誦(視頻課)

14 、網絡口語課(每週五次)

15 、課內英語預習

16 、英語聽力練習 (一本書)

17 、六年級數學總複習(七月底之前完成)

18 、初一在線直播課(10比課)

19 、初一預習(暑假自學結束初一)

20、C++編程(NOIP學習)算法學習(每週兩次課加上練習時間,大概需要6-7個小時)

21、軟筆書法(每週至少一次課)

22、樂高(一週一次)

除此之外目前正在給孩子尋找合適的語文補課老師。

玩的方面每天會有下樓體育運動時間,這個是強制性的。另外整個假期安排了兩次出旅遊,這個是我們每年必須要做的事兒。以前時間短的話我就省內遊(全省主要景區、城市基本去的差不多了),時間充足都是省外或者境外遊。
說實話,在我看來,這都已經是極限了,因為家長畢竟還是要上班的嘛。雖說可以讓老人帶著孩子出去玩兒,但是做父母的總是不是很放心。

我家一貫的宗旨都是勞逸結合,可以玩,該玩的時候就要痛痛快快的玩,但是你永遠不可能只玩而不學習。無外乎某一天你玩的多一些,而學習的少一些,但是也有的日子,肯定是學的多而玩的少。我們從來不會把這個問題兩極化,搞的有你沒我有我沒你似的。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題主問放暑假}!是給孩子選擇報培訓班,還是選擇帶孩子出去玩?我覺得暑假時間那麼長,既可以給孩子報一個培訓班,又可以帶孩子出去玩。


暑假時間的確有點長,差不多有兩個月的時間。那麼長的時間,如果都讓孩子待在家裡做一點點的假期作業,我覺得純粹是浪費時光。如果是小學一年級的一、二年級的孩子,他的功課不是很重,可以給她報一些興趣班,比如說書法,繪畫武道跆拳道,鋼琴等等,只要孩子喜歡,給她報一個兩個都可以。孩子有一技之長,以後他在學校參加活動或者是工作過後參加活動,都有展現的機會,能夠增強他的自信心。

至於年紀高一點的孩子可以根據他的成績來報培訓班。如果基礎比較差,需要補一補。或者是想冒尖的可以報他的相對薄弱的學科。另外的時間可以給他安排一個興趣班。這樣讓他既能夠掌握更牢固的掌握文化知識,又有藝術特長。

再說那些培訓班一般最多隻補一個月的時間,剩下還有一個月時間,那麼我們家長如果是老師,當然就可以更好地陪伴孩子,帶孩子出去旅遊。你如果不是老師,那麼最好是把年假集中在後一半時間,安排帶孩子出去旅遊。要記住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人的經歷就是他的豐富的財富。

不要心疼錢,不要怕耽誤你的工作時間,不要怕影響你的工作。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應該在之前做好通盤的打算,為孩子花點錢花點時間是應該的。


睿心媽媽


友友們好!

放暑假了,孩子成了我們每個家長臨時的負擔,孩子的何處何從,暑假生活的安排,學習,教育等是家長們關注的焦點。孩子一學期的緊張學習結束了,真的還是很累的,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放假了,我認為,1>有人照顧的家庭,作習時間應該這樣安排,早上七點起床,7:30一7:40讀一篇課外讀物,如《成語故事》,《國學大智慧》,《增廣賢文》等。8:3O一10:00完成對應的語,數,暑假作業,11:00可看看電視。12:30一2:00午休。2:30一3:00完成暑假作業的寫字,(硬筆)有基礎的家庭可加20分鐘毛筆字臨模。其餘時間自由活動。切記不可玩手機!2>沒有人照顧的,爸爸媽媽沒時間,只能送補習班或興趣班。無論是那一種情況,親子教肓不能少。旅遊最好是近地旅遊。動物園,水下世界等。適當參加社交活動,有針對性看看電影心等。我的觀點有條件絕不參加補習類活動。讓孩子好好輕鬆一下。(供參考)


5364231322852


這不是一個非甲即乙的選擇題。暑假時間那麼長,長達兩個多月。對於多數學生來說,既不可能一直在家裡待著,也不可能不學習。

舉一些簡單的例子吧,南京市的小學生是上週末考完的,這週末拿素質報告書,下週一開始放假。但是,這一週,我看到朋友圈裡就有好多家長在曬一家三口外出旅遊的照片和視頻。37度高溫也擋不住他們的熱情。

我有一同事,孩子今年初一升初二,就參加了為期半個月的澳洲遊學遊,說是讓孩子開開眼界,如果今年暑假不出去,明年初二要準備升初三,就沒有時間出去了。

這是一部分孩子的情況。

另外一部分呢,正好相反。我自己加入了幾個老師培訓群,都是同事朋友介紹的,雖然從來沒有上過群裡老師介紹的課,但是眼看著群越開越多,有一位老師居然組織了十幾個群,可見暑假補課的需求量有多旺盛。前兩天還有一群主聯繫我給孩子上課的事,但是,我的課早在五月份就已經答應過人家,暫時就沒有時間再安排了。當然,這些趕在七月份補課的孩子,基本上家長是認為趁著剛剛放假,還沒有懶散下來,上一段時間課,補舊課攻固知識也好,上新課提前預習也罷,都是對孩子有利的事。等一個週期上下來,通常是三週左右的時間,到八月份再安排出遊也不遲。

總之,對於孩子來說,一個長長的暑假,各有各的安排,出遊的補課的都沒有閒著。似乎沒有哪個說我只出遊不補課或者說我只補課不出遊。好好學習和看世界並不矛盾。


蘇小妮


可以適當的給孩子報一個培訓班,但是一定要是他感興趣的,或者他願意學的,而且不能報太多了。孩子上四個月的學其實是很希望休息一下的,通過暑假這段時間的的休整,等再開學了孩子才能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學習中去,畢竟,在學校裡學習才是學習知識的主要陣地,而不是所謂的學習班,培訓班。孩子暑假還有假期作業,這也會佔用孩子的時間,當然這對孩子也是有好處的,靠自己完成作業,鍛鍊孩子自制力,複習之前學的東西,小幅度保持學習狀態,也有利於開學了進入狀態。時間規劃好後,從剩餘的時間裡找出合適的時間可以出去玩,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開闊一下視野。我覺得除了學習和玩之外,還可以讓孩子適當勞動,教會孩子做家務,以便更能適應獨立的生活。


小牙醫enjoy


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剛開始我們讓他去參加興趣班,孩子很不樂意,我還打了他,可當孩子委屈的去參加興趣班時,我也很難受,最後我決定由孩子選擇,從他三年級開始,我們帶他出去玩。別人問我為什麼不讓孩子參加興趣班時,我這樣回答的:大家都去學畫、彈琴誰來欣賞,咱們把老師佈置的作業完成了,安安靜靜的欣賞同學們的才藝。

細想下來,這個過程是家長心態變化的過程。

個人觀點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