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河南南陽的中國四大古鎮之一,旅遊文化名鎮—賒店古鎮

作為 “中州四大名鎮”之一的賒店鎮,明清之際繁華異常,民間有“金漢口,銀賒店”及“天下店,數賒店”之稱,它同樣因河而興,因河而敗,現在已經成為社旗縣縣政府所在地,其繁華時代的歷史遺存如現存的山陝會館,還依稀可見當年的魅影。而社旗縣正通過大規模的整修,欲恢復賒店輝煌時期的面貌。滄桑塵影,歲月已去,歷史不會復活。

位於河南南陽的中國四大古鎮之一,旅遊文化名鎮—賒店古鎮

出南陽東北40餘公里,即為社旗縣,賒店鎮為其老城址,古稱賒旗店、賒旗鎮,民間謂之“賒店”。

位於河南南陽的中國四大古鎮之一,旅遊文化名鎮—賒店古鎮

賒旗歷史故事

關於“賒旗”一名的來源,一個故事被賒店人津津樂道。西漢末年,王莽篡位,並派10萬大兵追殺西漢王室後人劉秀。一日,劉秀逃至興隆店,又渴又累,就進入一劉姓酒家,要了一壺龍泉老酒,忽然看到酒家門外掛著一面鮮亮的酒旗,上寫“劉記”二字,遂心中一動:如果自己打著這面酒旗,人們一定會明白自己是漢室後人,這樣就可以招兵買馬了。於是他從老闆那裡賒來這面酒旗,一路上招募數萬人馬,建立東漢。稱帝之後,劉秀御筆親封“興隆店”為“賒旗店”,封“龍泉老酒”為“賒店老酒”。

位於河南南陽的中國四大古鎮之一,旅遊文化名鎮—賒店古鎮

其實賒店鎮最早開埠於明朝萬曆年間,至清朝乾嘉年間達到鼎盛,成為“地瀕赭水,北走汴洛,南船北馬,總集百貨”的豫南巨鎮,鎮上人口達到了13萬之眾。

位於河南南陽的中國四大古鎮之一,旅遊文化名鎮—賒店古鎮

賒店鎮有潘河和趙河環繞而過,這兩條河又是唐河的源頭,而唐河是古代著名的“茶葉之路”上重要的“黃金水道”。明末清初,山西的茶商馳名中外,國內轉運俄國的茶葉幾乎由晉商壟斷。據清人衷幹《茶葉雜詠》一書記述:“清初茶葉均由西客經營,由江西轉運河南再銷關外。”這裡的“由江西轉運河南再銷關外”就是指由江西河口(今江西省鉛山縣)運至河南賒店,再由此運往關外。這條商路貿易額巨大,曾經佔到俄國進口貿易額的40%,賒店鎮無疑收穫頗豐。

位於河南南陽的中國四大古鎮之一,旅遊文化名鎮—賒店古鎮

賒店鎮的每一根梁,每一塊磚,幾乎都有著上千年的歷史。而當地人的生活起居基本都沿著巷面展開。青石板鋪就的小橋、石板路上,人們悠然走過;院門口,大媽踏著縫紉機,像是在唱一首古老的歌;老大爺們悠閒地看報紙或下棋,小孩子們湊在一起做作業,或嘰嘰喳喳地嬉笑玩耍……時光彷彿倒流至上世紀80年代。

位於河南南陽的中國四大古鎮之一,旅遊文化名鎮—賒店古鎮

天下第一會館,比肩皇家戲樓

繁華的商業自然也為後人留下了豐富的文化古蹟。號稱“天下第一會館”的山陝會館和“華中第一鏢局”至今看上去仍華麗氣派。山陝會館造型非常奇特,木雕石刻,精妙絕倫,被國家文物保護專家單士元贊為“輝煌壯麗,天下第一”。著名古建專家羅哲文、鄭孝燮也曾對它發出了“高樓傑閣,巧奪天工,精雕細琢,錦繡裝成,公輸匠藝,壯哉斯館”的讚歎。

位於河南南陽的中國四大古鎮之一,旅遊文化名鎮—賒店古鎮

山陝會館坐北朝南,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到光緒十八年落成,共經六帝137年。會館佔地面積近11萬平米,站在會館門前,你會感覺到異常大氣——會館有別於傳統古建平房四合院的建築風格,中軸線上的建築居然有八九層高。屋頂則分兩層甚至三層重簷、曲線、直角巧妙結合。而建築上琉璃瓦的裝飾及各色圖案,襯托出這裡的雍容華貴。

歷史悠悠長河在賒店古鎮留下了許多斑駁的歲月,為這古鎮更添一份色彩。行走在古鎮的路上,夢迴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