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真的是一部偉大到沒有任何瑕疵的作品嗎?

Toys-crazy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

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

我是大學看完了《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後來又看了電視劇版的平凡的世界,總體感覺,這本書很好,我常常認為,人來到世界就是煉獄,說實話有點悲觀了哈,但是,我一直是這麼覺得,特別是是看了美國作家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後。

書中難免有悲觀讓人心裡隱隱作痛的情節,比如:曉霞犧牲了,少安媳婦賀秀蓮最後得了癌症。這都讓整部作品感到不完美,但是,我們映射到自己的生活中來,不也是經常患得患失嗎?網上有句名言: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

所以,我認為,這本書故事情節是有遺憾,但對這部作品而言,可以說是真正貼近了生活,讓大家看過這部作品後,真的是感慨作者的經歷和對生活的認識,大大的贊!


昊雲天下聞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物,沒有任何一部偉大的作品“沒有任何瑕疵”,只有值得歌頌的偉大的作家——像路遙那樣用生命來寫作的作家。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稱得上史詩的作品,寫文革後期到改革開放初期十年間中國某地的社會變遷和人物命運,全景式地表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反映了一個時代。

《平凡的世界》是百萬字的長篇,全書共三部。

《平凡的世界》是從1975年開始創作的,到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各種文學新思潮從國外湧入,現代主義文學觀念風靡一時,傳統現實主義創作被視為“保守”,甚至有批評家認為,路遙的現實主義創作手法是落伍的,但路遙仍然堅持創作,完成了這部小說。

莫言的高密東北鄉適合於魔幻現實主義,莫言的中國式魔幻現實主義適合於與世界文學對話,一些以時代為背景,從某一個角度切入的作品適合於表現深刻的內容,但路遙堅守現實主義傳統,堅守全景式表現,也是需要品質、膽量和才華的。

文學的現實主義創作,不僅考驗作家的寫作技巧和語言功力,而且考驗作家的社會責任感、生活積累、思想認識水平,對於一個大國和大時代的認識與表現,路遙是出色地勝任了的。他的選擇也是正確的,時代變遷的內容最適合用現實主義手法來表現,適合史學家那樣的大手筆,內容與形式,和諧統一。

《平凡的世界》結構嚴謹、人物典型、即使次要人物,也塑造到典型化的程度,語言樸實厚重,感情充沛。

為了寫作《平凡的世界》,路遙不顧自己的健康,以致英年早逝,去世時年僅42歲。

“創作前,路遙做了大量準備工作,查閱了小說所反映的十年間的各種報紙,工作量非常巨大,幾乎是一種奴隸的機械性勞動。手指頭被紙張磨出了血,只好改用手掌翻閱。前後準備了三年,創作歷經六年,整個寫作過程都是一種牛馬般的非人生活。寫到第二部完稿時,路遙累得口吐鮮血。醫院查出吐血的病因是十分可怕的,路遙必須停止工作,才能延續生命。但路遙是不惜生命也要完成《平凡的世界》第三部。他經常是一邊流淚,一邊寫作,眼睛三天兩頭出毛病。過度的勞累和營養的匱乏,使他幾乎無力坐起,只能半躺在桌面上,斜著身子勉強用筆寫。這時,他幾乎不是用體力,而是完全憑藉精神的力量在支撐著最後的工作。他以一種清教徒的方式,抱定吃苦犧牲精神,甚至是以生命為賭注創作。由於終年辛勤耕耘,年僅42歲的路遙,因肝硬化腹水醫治無效在西安逝世。”(摘自百度)


大悔憶智冰


不能否認,《平》是一部很勵志的作品,鼓舞了一代人,其對農村生活的描述,讓農村長大的人人產生共鳴,回味不已。

但這部作品,是否有瑕疵,或者說不足之處,肯定是有的。

1、 這部書的中意淫味太濃,多次出現富貴之家的孩子倒追貧苦農家子女較為老套的劇情。

這種事,不能說不能出現,但出現的太多了,起碼孫少平一家就是這樣。

孫少平被田小霞看上,孫少安被田潤葉看上,潤葉是村支書的女兒,在那時的農村也是不得了,況且其叔是地委書記,和少安家根本就不在一個維度,況且後來潤葉也當了什麼共青團書記,也算是官員了。 孫少平的小妹蘭香,被一個省級幹部的子女,好象叫什麼孫仲平的公子哥看上了。這可能是路遙出身貧苦,是其內心的渴望在作品中的投射。

2、在路遙大部分作品中,不限於《平》,其女主角,都是溫柔且漂亮的,有些臉譜化了。這也可能是路遙對女性認可的一種標準。



所謂非衣


路遙《平凡的世界》從出版發行至今,好評如潮,三十多年來整整激勵了幾代人,不但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而且被譽為"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但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平心而論,《平凡的世界》不可能一點瑕疵都沒有,這從它問世前的一系列遭遇可見一斑。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初稿並不叫《平凡的世界》,而是《普通人的道路》,它的初審是《當代》雜誌社的編輯周昌義。當時路遙很有信心,因為之前寫的幾個中篇都是在《當代》刊發的。路遙覺得《當代》刊發問題不大。沒料想卻遭到了退稿,理由是《當代》積稿太多。(推托之詞)。

周昌義之後,作家出版社一位編輯來陝西看稿,只看了三分之一,就直接把稿件退給了路遙,理由是這部作品不適應時代潮流,屬於老一套,戀土派,簡直一無是處。後來還是陝西文學界將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推薦給廣州《花城》雜誌社,《花城》編輯謝望新看了稿件後,覺得這是近多年來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準備刊用,路遙得到消息這才鬆了一口氣。1986年《花城》第六期全文刊發了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緊接者中國文聯出版社年底也出版發行了。但不要高興太早,坎坷還在後邊。

1987年1月,《花城》和《小說評論》編輯部共同在京舉辦了《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座談會,路遙受到了與會專家,學者,文學批評家前所未有尖刻的批評和否定。說啥的都有,簡直一無是處。路遙生氣地說:生活和題材決定了我應採取的表現手法,我的這部作品不是寫給專家,學者看的,而是寫給廣大普通讀者看的,作品受到冷落沒有關係,紅火一時的不一定耐久,我希望它能經得起歷史的審視。由於受到文學批評界的全盤否定,《花城》編輯部內部也褒貶不一,《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發表受阻。當時全國沒有一家文學刊物願意發表刊登《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真正使《平凡的世界》改變命運的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編輯葉詠梅女士。一次偶然的機會,路遙結識了葉女士,在葉女士的力薦下,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於1988年3月27日在"長篇連續廣播節目"中播出了《平凡的世界》,一石激起千層浪,幾乎長達半年的連續播出,在全國億萬聽眾中產生了強烈共鳴,據統計聽眾達三億人次,聽眾來信,評論如雪片般飛向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可以亳不誇張地說,是億萬廣大人民群眾成就了路遙,才使《平凡的世界》這一燦爛明珠沒有被埋沒。換一句

話說,如果沒有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葉詠梅女士的慧眼識金,極力推薦,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沒有被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出,那麼它不知將是怎樣的命運。

(本文參考文獻:(路遙傳)。作者:厚夫)



秦一農夫


不知道你問些問題的初衷是什麼,問題本身就有問題。出發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文學作品亦是如此,實踐已經證明《平凡的世界》是偉大的。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

《天龍八部》開場,慕容復假扮李延宗可以和喬峰打成平手,完全配的上“北喬峰,南慕容”,後來在少室山、縹緲峰被秒殺,武力值完全不一致。嚴格的說這也是漏洞,到這不影響《天龍八部》武俠小說巔峰代表,也不影響金庸的偉大。除此之外,《西遊記》漏洞還少嗎?影響了西遊記在國人心中的地位了嗎?通假字嚴格的說就是錯別字,你見的還少嗎?

推進社會進步,給人精神力量的作品就是好作品,何必糾結於所謂的“瑕疵”,從尋找瑕疵的眼光看一部作品,本來就不是一個正確的、理性的讀者心態。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順理成章v駭浪驚濤


當時有人說,你這是寫給初中生看的流水賬,可是打了自己的臉,平凡的世界最後的定位被定價是史詩級的著作。以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格,全景式表現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

寫作需要什麼?細膩的情感,對生活入微的觀察,還要透徹瞭解這個社會,還需要有文化學識;有這些夠了嗎?不夠,缺最重要的是時間和精力毅力。很多人都能滿足前面的條件,但是後2個太難了。


比如現在,讓你工作之餘回家不看抖音,不玩遊戲,坐下來寫點東西你能堅持嗎?時間太寶貴,路遙的老婆也是長時間缺愛和他離的婚,他奉獻出這個鉅作以後,老婆也沒了,自己也累死了,請問有幾人可以做到?

其實,平凡的世界以後也缺一部同樣描寫八九十年出生的人的一部鉅作,因為這30年社會變的太快了,三年一小變,五年一大變....社會和思想日新月異,可是,現在有誰再去寫一部同樣史詩般的鉅作,偉大的作品呢?


紀念路遙


李三萬的三萬裡


正如我給一位回答問題的作者的留言,《平凡的世界》和同時期的《白鹿原》的問世都很艱難,阻力重重。

沒有哪部作品毫無瑕疵,能做到讓百分之八十的讀者欣賞已經是很了不起了。況且《平凡的世界》在問世之處所受到的質疑、反對甚至批判讓路遙先生一度失去了信心,開始懷疑自己的文學道路是否正確。好在無論路遙還是陳忠實都冷靜地辨析,堅持不向當時的“新潮流派”和“新派批評家”妥協,堅持用作家的良知和生活閱歷忠實記錄一個時代。也幸好遇到了伯樂和堅持文學底線的真正專家。《平凡的世界》的傳世不是因為得過什麼獎項,而是三十多年來激勵了千千萬萬處於艱辛、彷徨和挫折中的青少年,是廣大讀者自行淘洗選擇出來的精品。雖然不可能毫無瑕疵,但是他的“燈塔效應”是很少有其他作者能達到的。另外,讀《平凡的世界》最好能讀一下路遙先生的創作隨筆《早晨從中午開始》,這是為回應廣大熱情讀者的疑問而寫的,也忠實地記錄了艱難的創作歷程,寫完不久路遙先生就去世了。讀《早晨從中午開始》會有更深的感悟甚至震撼,對加深《平凡的世界》的閱讀,進一步瞭解路遙先生,以及幫助學習寫作的人大有裨益。


Hello歷史Sir


首先他選的歷史背景就非常狹隘,人的思想活動受歷史背景的影響。推崇的世界觀,人生價值觀也更加狹隘。在中國可以廣為傳頌但卻不能推廣到全世界。就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樣,特殊時代背景沒有經歷過的人是無法從中感同身受產生共鳴的。


Qinsen哎喲喂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沒有什麼是完美的。作為讀者,沒必要吹毛求疵,雞蛋裡剃骨頭。路遙的作品帶給我的只有感動與震撼。第一次讀平凡的世界,是在17歲的年紀裡。一直都覺得那是一次真正的心靈洗滌,讓我感動的熱淚盈眶,那帶給我思想質的飛躍,從此我愛上了文學,感謝路遙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