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有個小鎮,人口不足六萬,卻走出40餘位總統總理上將

天津市津南區有個小鎮,東臨渤海,是京津屏障,進可攻退可守,歷來是兵家必守之地。1875年,直隸總督李鴻章在此練兵,沿途設驛站,從此這個小鎮有了一個別致的名字——小站。

天津有個小鎮,人口不足六萬,卻走出40餘位總統總理上將

甲午戰爭後,清廷意識到舊式軍隊守舊落後,戰力不足,於是追隨世界潮流,開始編練新軍。袁世凱奉旨在小站練兵,聘請德國教官,從編制到裝備全面學習德國陸軍。

天津有個小鎮,人口不足六萬,卻走出40餘位總統總理上將

袁世凱擯棄八旗、綠(lu)營、湘淮軍舊制,以德國軍制為藍本,制定了一套全新的陸軍編制,建立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支近代化新式陸軍,成為中國近代陸軍的草創先河。這支新軍就是北洋軍前身,成為袁世凱日後稱雄的資本。

天津有個小鎮,人口不足六萬,卻走出40餘位總統總理上將

小站練兵卓有成效,北洋軍戰力為全國之最,清廷倚之為柱石。辛亥革命後,袁世凱憑藉手中槍桿子,坐上了中華民國大總統的位子,中國進入北洋政府統治時代。

天津有個小鎮,人口不足六萬,卻走出40餘位總統總理上將

北洋軍中人才輩出,先後走出袁世凱、黎元洪、馮國璋、徐世昌、曹錕等五位總統,還有九人擔任過北洋政府總理,他們分別是唐紹儀、徐世昌、段祺瑞、趙秉鈞、王士珍、靳雲鵬、 薩鎮冰、張紹曾、杜錫珪等人。另外,還有吳佩孚、馮玉祥等三十餘位上將軍。

清廷覆滅後,時局混亂,英雄時勢,“軍閥”一詞不能一概而論之。不可否認的是,這些軍閥在近代史上的所起的積極作用是不能忽視的,他們對維護祖國領土完整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天津小站作為中國近代化進程的起點,進步意義重大,世人不能忘記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