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千里馬
甲骨文是鐫刻在龜甲與獸骨上的文字而得名,又稱(契文),(甲骨卜辭),古代人民用它來記錄盤庚遷殷到商紂王二百七十年的卜辭,古人聰明啊,知道這個萬年龜的龜甲好保存,就在上面記載卜辭之類的信息而永垂不朽。
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時代遺址,曾經是殷商後期的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即現在的河南省安陽市境內,那時的殷商商業已經十分繁榮,很多的能工巧匠利用他們鋒利的刀筆,在龜背上記錄他們所知道的天文,曆法,卜辭。通過象形,會意等方法的描繪,慢慢就形成了文字,甲骨文具有對稱,穩定的格局,已經具備了書法的用筆結字章法三個基本要素。是研究中國文字源流的最早而有系統的資料。迄今為止,以發現大約十五萬片甲骨文,分佈在好多地方,至於裡面有沒有後人仿製的偽甲骨文就不得而知。真正的甲骨文距今以3600多年,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入選(世界記憶名錄)。這是千真萬確的,造不了假的。說這種話的人或者有這種想法的人,只是他的心態作祟而已,我們只是呵呵罷了。甲骨文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是現存中國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有4500多個單字,能翻譯讀懂的有2000多字。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有了他們的創造發明,我們才能更好的瞭解過去,瞭解歷史。
遺產君
其他人已經提到,甲骨文除了殷墟,在其他地方也有發現,不過都不是很多,最多的周原甲骨,好像只有幾百片,具體數字我不大記得。山東大辛莊甲骨也就是3片,幾十個字。
周原甲骨卜辭的刻寫很奇怪,非常之小,小得要用放大鏡看。
比如這是一片周原甲骨照片,邊長1.7釐米,但是上面刻了27個字:
放大後的照片:
這是用什麼工具刻出來的呢?為什麼刻這麼小?目前還是一個疑問。
所以,題主的問題你要改一下,只能說為什麼甲骨文在殷墟發現特別多?
我覺得有兩個原因:
第一:商人尚鬼,商王一言不合就燒烏龜殼子占卜,所以商王和貴族有大量占卜的需求,也有占卜所需的人力和物力資源。
甲骨文是求神問鬼的卜辭,但是,用灼燒骨頭出現裂紋的占卜方法,並不是商人的專利,在東北亞,很多民族中都有這種方法佔卜,彝族、羌族、納西族都有這樣的傳統,至今還存在。而且用甲骨占卜不一定要刻字。
這一點中國人類學學者有過研究,因為為了搞清楚商人是怎樣看裂紋占卜。
比如雲南民族大學人類學教授的張純德就是專攻彝族歷史和彝族古文字的,他就研究過彝族占卜術。
見論文:張純德. (1994). 彝族的占卜術. 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
但是,在上古能識文斷字的人群,只有可能在貴族和王室才有一定比例,而且只有王室和貴族才有可能有這麼多事情需要占卜、花費這麼多資源去占卜。
我們知道,「盤庚遷殷」到「武丁之治」是商晚期的中興時代,國力較強,也有資源花費在大量占卜上。
商代,能識文斷字並進行占卜的人叫貞人。「貞鼎」是一字分化,古音相同。從甲骨文來看,有一百多位,頻繁出現的有三十多個,這都是商王的「私家科學顧問」。
殷墟發現的甲骨文,最多是商王的占卜。
其次,在花園莊東地發現了一些貴族的占卜,李學勤先生稱之為「非王卜辭」,占卜的主體是子姓的王室成員。
古往今來,算命占卜,無非就是想未卜先知,趨吉避禍,預測那些不確定不可掌控之事,商人也不例外。
甲骨文卜問最多的是戰爭、災禍、天氣等等。甚至長蛀牙、分娩、生病都要占卜。這一點在以前的回答都提過,我就不一一引證文獻了。
商人崇拜鬼,不問蒼生問鬼神。周人尚禮,以民為本,周代基本就不占卜了。後來這種習慣就失傳了。
第二;商王室的將占卜過的甲骨,有意集中保存,也被我們集中的挖到了。
殷墟中有十多萬片甲骨文,基本上都是商王的占卜,可能是商朝政府有意集中保存起來,當做檔案文獻用的。
比如:殷墟宮殿宗廟遺址YH127甲骨窖穴。快兩萬多片,很明顯就是商人有意集中放在一起的。所以,有人稱【YH127甲骨窖穴】是中國最早的檔案館。
上面說的【非王卜辭】:殷墟花園莊東地的甲骨文,也是一個甲骨窖,當然也是商人有意集中儲存起來的。
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窖,1991年被發現,編號91花東H3。坑內出土甲骨1583片,其中有刻辭的689片,以大塊和完整的卜甲居多。
------------------------------------------
我不知道題主說的「有人懷疑」是那些人懷疑?
歷史上是有人懷疑甲骨文是造假,比如章太炎,他只是剛開始懷疑,而且這種懷疑也很合理:
甲骨都是動物的骨頭,但不是化石,又不是保護得很好,埋得很深,安陽農民種地經常撿到,又不是特殊處理的木乃伊,為什麼能保存三千多年不腐爛?
從常識來看,這種懷疑不合理嗎?該不該懷疑一下?
當然,這是章太炎沒有相關的知識儲備,當時現代考古學還沒有建立起來。
何況章太炎看到確鑿的證據,馬上就放棄原有的結論。
現在有很多人,一說起「疑古派」好像很不屑,民國時代的「疑古派」都是很有建樹的歷史學家,比如顧頡剛,不是弱智。
疑古派的學術成果集中在《古史辨》系列著作中,即便是今天,參考價值依然很大。
懷疑不是否定一切,而是說一份證據說一分話。懷疑是基本的科學精神,就是今天說的「批判性審查」。
其次,造假確實有,甲骨文被發現,古董商人大量收購,造假成風也即開始了。
所以,甲骨學中,還有專門辨偽的學問。
比如甲骨文中的唯一一份記載族譜的《兒氏族譜》甲骨,真假就有很大的爭議,當然這就是另一個問題了,這裡也就不討論了。
小漢字見大歷史
這個問題我很喜歡,因為它很有價值。
首先需要糾正提問:甲骨文並非只是一個地方(安陽)才發現,而是好幾個地方。
1、大辛莊甲骨
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的“大辛莊遺址”,是一處商代文化遺址,年代測定為不晚於殷墟文化三期,距今約3200年。
2003年,在這個遺址中,首次發現非殷墟外的卜筮甲骨,上面刻有文字:
此卜文經專家分析,認定為與殷墟甲骨文一致的文字。
2、山東桓臺史家遺址甲骨
山東淄博桓臺縣史家村發現骨器上刻有完整銘文文字,初步鑑定其年代為約3900年前。
3、中華第一甲骨:河南賈湖甲骨
目前只有桓臺史家的甲骨尚有爭議,未得到學界普遍認可,但是大辛莊與賈湖的甲骨文是沒得黑的。
因此,題主的提問本身就有錯。
但是,問題又來了:
為何99%的甲骨文都在殷墟?通過大辛莊甲骨與周代的“周原甲骨”,我們完全可以肯定,在殷商時代或之前,肯定不會只是殷商王朝才懂得使用甲骨文,既然如此,為何其它地方所發現的卜骨卻鮮見文字了?
其實並不難猜,答案很簡單,就是:甲骨文是權力頂端者的御用文字!
從目前專家所破譯並整理出來的“五期組類”中的所有內容來看,完全可以肯定,甲骨文是專為祭祀而服務的文字,而主持祭祀的只能是皇帝與皇帝重用的祭司。同時,在甲骨文裡的祭祀內容來看,殷商皇帝每每都需要親自到其它地方幫助其它諸侯或方國主持祭祀,由此,就更加肯定了甲骨文被政權的壟斷性。
同樣的道理,武王伐紂後,尚未脫離殷商文化影響的新朝周人,仍然在他們的“聖地”——陝西省岐山縣鳳雛村使用殷商甲骨文及其宗教禮儀進行祭祀,亦為此理。
題主的提問,本來到此就可以完結了。但是,我之所以說它很有價值,就是因為這個問題會牽引出另外一個問題,即:既然甲骨文是祭祀的專用文字,那麼,是否意味著,已經掌握了系統性文字的殷商人,他們還有另外的文字或文體?
對於這個疑問,答主我的回答是:是的,肯定有。
《尚書·多士》:“惟爾知,惟殷先人,有典有冊,殷革夏命——周公”。
這段話,是歷史上的一大公案,也是懸案,由於《偽古文尚書》造成的惡劣影響,以及持續百年否定夏朝的思潮,周公對殷商遺民說的這段話,多數時候都被人認為是周人的“偽撰”——就是說,周人為了解釋自己造出來的夏朝而硬在《尚書》中加入了這句莫名奇妙的話。
持此種“陰謀論”的人,他們的論據從來都是一口咬定“無夏”,然後就宣告此句不可信。答主我實不知這種推論到底是如何得到的市場,總而言之,《尚書·多士》這句這麼有份量的話,就這樣不明不白的被當作是不可信的史料來看待。
但是,其實周公的這句話絕對值得相信:
1、甲骨文裡的“冊”字
根據甲骨文的造字原理,學界無人可以否認“冊”字與木以及與書寫有關。
商代晚期青銅器《作冊般甗》金文就有:
王宜人方,無敄[音務],鹹王賞作冊般貝,用作父乙尊。來冊。
《説文解字》:“冊,符命也。諸矦進受於王也。”
銘文釋義:商王準備討伐“人方”,在戰前他進行了祭祀卜貞,結果大喜(無敄),於是他賞賜了朋幣(殷商貨幣,貝殼)給臣子,並鑄造了祭祀父己的甗,還鑄上了族徽,註明“來冊”。
按照《說文解字》的解釋,“來冊”就是指商王判斷此次征伐,“人方”必定願意臣服於他,並且接受他所作的“冊”子——也就是接受冊封 ,成為商國諸侯。
這一考古發現,已經完全足以證實,在理論上來說:商代必定有“冊”,也就是竹簡。
2、“冊”要比“骨”早
王國維:
“書契之用,自刻畫始。金石也,甲骨也,竹木也,三者不知孰為先後,而以竹木之用為最廣。”
《易·繫辭下》:
“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書契 ,百官以治,萬民以查”。
《說文解字.序》:
“黃帝之史官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
我國的史書,從來就沒有說過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一直都說“書契”是最早的文字。
那麼:這個“契”又是什麼東西?
契:刻也,從㓞木。刻之用於木多——《說文解字》。
而甲骨文裡的“筆”字是:
《説文解字》:筆,秦謂之筆。從聿,從竹。
筆的前字是“聿”,甲骨文裡看起來像是一個人像手末端撮獸毛的竹管。而周朝篆文出現後,加上了“竹”字頭,強調了“木”的特性。
由此可見,王國維與同樣持此理論的甲骨文先賢如郭沫若等人之“竹簡應該比甲骨更早”的推斷,是非常合理的。“木”作為文字的載體,顯然要比骨更早。
3、早於殷商甲骨文的朱書陶文與毛筆
★距今約4100年的山西“陶寺遺址”的陶壺上的朱書陶文:
★比殷墟早200多年、被認為是殷商第10任帝王「仲丁」的都城「隞」(亦作「囂」)的“鄭州小雙橋遺址”出土的各類陶器上發現了若干與殷墟甲骨文一模一樣的文字,有“二、三、帚、匕、旬、天、東、父(尹)等(《文物》03年5期)。
(陶文圖片欠奉,實在找不到)。
毫無疑問:朱書陶文的書寫工具,只能是類似毛筆的工具!
以前,我們一直認為毛筆是秦將蒙恬發明的。但1954年,於長沙郊外的左家公山挖掘出一個戰國楚墓,裡面發現一支保存完好的毛筆,由此證實了早在秦以前,毛筆就已經存在。
那麼:毛筆的歷史到底能不能推前到殷商之時?甚至更早 ?
答案當然是可以的,因為考古學上已證實了:
★從殷墟武丁時起,卜骨裡就時常有用硃砂塗寫的文字,而非刀刻的。
★甲骨文上的硃砂文字:
距今約4600~4400年的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屬於仰韶文化早期的姜寨遺址裡,發現一個石硯:
石硯長8釐米,寬6.4釐米,平面略呈方形,一角略殘,硯面及硯底平整光滑,面有直徑7.1釐米、深2釐米的圓形臼窩。硯蓋亦為石質,呈扁平梯形。兩硯出土時臼中都殘存有紅色顏料的研磨粉殘渣——說明它們都是兼有調色功能的研磨器。
著名的婦好墓出土的玉石調色盤:
看到以上的這些例子,你便不會再懷疑新石器時代的那些疑似描繪出來的花紋和圖畫:
毫無疑問就是用最原始的“毛筆”勾勒出來的。
因此,說這個提問非常有價值的原因即在此。
因為,甲骨文的“稀缺性”恰恰證明了,甲骨文並不是漢字的真正“前世”。
無風即風
兩千年前的春秋時期,孔子曾感嘆殷禮無徵。而對我們今人來說卻有幸能看到殷商時期遺留的珍貴的文字資料,這就是甲骨文。
甲骨文的發現地在殷商後期的王都遺址——殷墟,即現在的河南安陽市西北。殷商,甚至更早的時候,當時的社會風氣重神巫,因此經常要占卜,幾乎是無事不卜。占卜用的材料是龜背甲、龜腹甲、牛的肩胛骨等。占卜時灼燙甲骨,顯出兆象,再做出解釋,而甲骨文就是刻在甲骨上記錄占卜結果的文字。
甲骨文大部分都是卜辭,但又不僅僅是卜辭。有時候商代人也會把跟占卜無關的事記錄在龜甲獸骨上。比如“小臣牆骨版”刻的就是一篇記事文字,還有六十干支表。
殷墟宮殿宗廟遺址,也是甲骨文的發現地。
圖為殷商甲骨
甲骨文在殷墟發現以來,出土的有字的甲骨大概有十多萬片。當然,商代的文字不只有甲骨文,也有青銅銘文。此外還在陶、石、玉、骨、角等材質上發現了商代文字。武王滅商立周之後,社會習俗不可能驟然更改,占卜的習俗依然存在。其實在先周時期也和殷商一樣,很重視占卜。比如《詩經》裡寫到古公亶父於岐山建城邑也是反覆占卜過才確定的。甚至在《左傳》、《國語》等史籍中發現春秋時期仍然有占卜的習俗。
陝西岐山、扶風兩縣之間的周原遺址也發現了西周時期的甲骨。1977年,在岐山鳳雛村周原遺址的西周早期宮室窖穴裡發現了許多卜甲的碎片。其中有卜辭的有三百多片。西周的甲骨文和殷商時期的甲骨文是一脈相承的。扶風縣的齊家村也發現了西周時期的甲骨,也算是周原範圍之內的。
此外發現甲骨文還有山西省洪洞縣坊堆村,北京昌平白浮,都是西周時期的甲骨。而周代一直到春秋時期的文字資料主要還是銘刻在青銅器上的金文。西周是金文的全盛時期。從甲骨文到金文,這也是早期王朝社會的變遷表現之一。
下圖為周原甲骨
沅汰歷史
首先提問者的問題就有一個嚴重的錯誤:甲骨文並非“只有一個地方發現”,它最初和最多的發現地是河南安陽小屯村,但此後陸續在河南輝縣、偃師、洛陽、鄭州二里崗,河北藁城發現了商代甲骨文,有的年代要早於安陽甲骨文,此外陝西岐山、山西洪洞、北京昌平還發現了少量周代甲骨文。
因為並非孤證且可以相互印證,時至今日甲骨文作為一個整體,其真實性已得到公認(不排除個別甲骨的作偽),之所以安陽獨多,是因為甲骨文獨特的作用和功能。
甲骨是做什麼用的?是先秦用於占卜的,商俗敬天事鬼,任何重大事物都要由史官(商周史官就是占卜官)通過占卜來預測吉凶,如果大凶則要改變計劃,這項活動是由史官作為帝王和天神間的媒介來進行的,是“國家大事”(“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左傳成公十三年),祭祀占卜還被放在戰爭的重要性之前),是十分鄭重保密的,只能在國都的特定場合舉行,因此當然不可能滿世界都是。
安陽是商代最後、也是定都時間最長的國都——殷即“大邑商”的所在地,所以保存了最多的甲骨並不足奇。由於商代遷都頻繁,“前八後六”共有15座有記載的都城,因此才保留了多處甲骨,否則只有一處又何足奇?清代關內皇陵只有東陵和西陵兩處,您會問“為什麼別處挖不出清皇陵,東西陵會不會是假的”麼?
周代因為在往亡日發兵滅掉了“受命於天”的商,其天命觀有很大改變,具體說就是對天神不再唯命是從(西周太史寮還和負責政務的卿事寮並列,東周就完全成了不入流的閒雜機構),在祭祀占卜方面更重視對祖先的祭祀,而神鬼地位大幅下降,在占卜方面更重視使用蓍草的“筮”,而不重視使用龜殼的“卜”,當然,“卜”還是有的,直到戰國後期還有楚靈王卜何時能得周天下結果把烏龜殼燒爛了“所佔無成”的記載,因此周代仍出土了一些甲骨,但數量和重要性都和商沒法比——連商朝後裔孔子都“敬鬼神而遠之”了,直接和鬼神對話用的甲骨當然也只能“靠邊站”。如今“卜”已失傳而“筮”仍然有傳承,也是一個佐證。
懷疑甲骨有假的是民國的“疑古派”,時至今日對他們在這個問題上的論述,就真的實在無需多說了
陶短房
謝謝你的提問。我是千千千里馬。甲骨文最早是在河南安陽小屯發現的。
之前,甲骨文被當做一種中藥使用的。有一次王懿榮在自己的中藥中發現龜甲片上的文字以後,非常吃驚,他也不認識,但是感覺應該是一種古老的文字。於是開始追究這種龜甲是從哪裡來的。
後來,鄭孝胥發現龜甲在安陽,就打扮成商人收購龜甲片。
鄭孝胥的學生王國維是個大學者,經過研究,辨認出了大約一千多個文字。
很快就有了研究的初步成果,認為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是中國商朝的文字,於是,就叫甲骨文。甲骨文因為是世界上唯一保存系統完整的文字轟動了世界。還因此發生了不少造假龜甲片的事情。
於是,一個以研究甲骨文為專業的學術產生了。
甲骨文的發現,引起中國巨大的震撼。印證了《史記-殷本紀》的可靠性。
因為,按照現代思維,商朝是一個傳說,歷史上沒有這個朝代。
甲骨文證實了商朝的真實性,同時,把中國的信史,也推前了600餘年。
同時,甲骨文的發現,也引起了中國文字學者對漢字起源的研究。
但是,很長時間裡,中國學術界對漢字的認識分歧較大。
例如,古代陶器上的刻刻劃劃,是不是“文字”?
如果甲骨文以前陶器上的刻刻劃劃和一些符號,不是文字,為什麼甲骨文有那麼成熟的文字系統?
近年,中國學者開始注意到古代陶器上的刻刻劃劃,就是最古老的文字源頭。
這些刻刻劃劃的文字,也在發展,到商朝經過整理,成為新的比較系統的文字了。
甲骨文不但商朝有,商朝以前和商朝以後的周朝也有甲骨文發現。
而且,除了安陽,其他地方也有甲骨文出土發現。
所以,說甲骨文不可信,這是沒有道理的。
那麼,為什麼安陽這麼集中?而去他地方的甲骨文相對很少?
這就是中國文字發展史的一個秘密:原來,文字在商朝還不是我們想象中的“文字”。例如,用文字記錄人物、事件、文學、醫學等等。
商朝的文字,還只是巫師使用的神秘符號。甲骨文只是為商王宗教服務的一種“天書”,與神溝通的語言而已。
安陽是商朝的國都,所以,甲骨文就比較集中保存在安陽了。
但是,也有一些貴族也會享受到高級占卜待遇的,所以其他地區也會有甲骨文卜辭,但是,這就少多了,畢竟只是商王的一些賞賜而已,與商王的專屬是沒法比的。
但是,甲骨文相對商朝以前,使用這種符號的文字性意義更加突出了。
甲骨文比商朝以前的文字要豐富很多,所以,我們今天還有一些能夠認識出來的文字,這些文字一直在金文和小篆中能夠找到文字進化的痕跡。但是,還有將近一半,我們還不能辨認,這說明甲骨文與古老文字,陶器、骨刻上刻刻劃劃的聯繫。
千千千里馬
這個問題需要在【元始秘記】中找答案。甲骨文確實存在,是女媧發明,當時的安陽,是女媧造人第七基地。
女媧十八歲嫁到安徽黃山李家莊,與李耳結為夫妻,就是後來的太上老君。女媧一輩子沒有生育能力,最後查出夫妻雙雙有問題。女媧補天吸入石粉過多,老子天天煉丹,吸入毒氣,也出現不育現象。他們夫妻就想辦法克隆人,用泥巴造人,再以仙丹滋養,慢慢泥人有了生命。石頭都能生孩子,泥土當然能,孫悟空的出世,給女媧帶來了啟發。
女媧每天把造的人數刻在龜板上,給每個泥人起的名字寫在甲骨上,阿拉伯數字其實是女媧發明的,只是沒有了考證,當時女媧做了不同的模樣,也包括阿拉伯人,後來他們學會了女媧發明的數字,流傳世界。據【造人錄】載:武大郎就是當時剩下的一點泥渣,女媧就造了個那麼矮小的武大郎被人害死。
中國出土的甲骨文,為什麼在別處沒有發現?這有當時的社會決定的,在人類文明的初始階段,甲骨文剛剛慢慢形成,這是一種只使用於最高級別的高級形式,根本沒有推廣於民間。只用於最高統治者的祭祀活動,被看成是連接上天的神聖符號,當時被稱為神符,一般人享受不了甲骨文的好處,也見不到甲骨文,甲骨文是有專門的祭祀神人掌握的專業知識,當時不是作為文化形式存在的。甲骨文集中在最高統治者身邊,成為一種護身符,如敢洩露神符,誅殺九族。所以甲骨文沒有普遍流傳,是那個時代的原因。【甲骨史】載,黃山南門,地下埋藏6000片甲骨文,至今未得到證實,隨著科學的發展,會給甲骨文的時代一個有力的證明。
白這個顏色
首先,甲骨文絕無造假的可能性,面對現代考古發掘,要想造假幾乎不可能。其次,甲骨文不只在一個地區發現。
甲骨文不只在河南安陽出土,其他地區也有發現
說起甲骨文,人們自然會想起河南安陽小屯村,那裡是人們第一次發掘甲骨的地點,也是第一次利用現代考古手段進行發掘甲骨的地區。
但甲骨絕不是小屯村所獨有的,繼小屯村之後,河北邢臺、陝西周原、河南花園莊東地也相繼出土了有文字的甲骨。
商代文字沒有普及,只有貴族和巫師才能接觸到文字
在我國剛解放的時候,還有很多文盲,更何況3000多年前的商代。那個時候文字不像現在這樣普及,只有貴族和巫師才懂文字。現在發現的甲骨也都是記錄占卜的,在那個時期國王就是全國最高的巫師,他經常親自占卜,並做記錄。普通人是根本接觸不到文字的。
因為甲骨文的普及率不高,所以老百姓沒有機會學習它,這就是為何只有在統治中心區域才能大量的發現,而其他地區很難發現的原因之一。
甲骨文絕無造假可能
關於甲骨文是否存在造假的可能,我認為絕無可能。
首先,現代考古不可能多次造假。從1928年到現在,考古工作者已經在安陽小屯村進行了20多次的發掘,一次、兩次造假可以,這麼多次了,怎麼造假?
其次,有人說甲骨文是先人的造假,這就更是不符合常理了。前面說過,甲骨文不只在小屯村有發現,在其他地區也有發現,他們的字體特點雖有不同,但都屬於一個體系,是一脈相承的,難道先人會在不同的地方跑來跑去造假嗎?
那些說甲骨文是造假的,全都是為了否認中國的文化,不值得一駁。
謝謝閱讀!我是聽濤軒書法,歡迎關注留言評論!
聽濤軒書法
你的問題就不對,甲骨文不只一個地方有發現,殷墟發現最多,但在周原也有發現。
甲骨文集中在殷墟,其他地方很少發現 ,考慮到歷史上商王朝多次遷都,按道理殷墟以前的商都是很有可能也存在甲骨文的。現在還沒有發現,原因可能是兩個,一沒找到商朝殷墟以前的都城,特別是遷到殷墟來前面的那個都城,很可能現在說的某某是商都是錯誤的,現在說的商都不但沒發現甲骨文,連有價值的文物都沒有,基本上可認為是錯的,為什麼會找不到商都,年代久遠是一個因數,還有可能就是以前認為黃河流域是中華文化的發源地,所以只將找尋範圍鎖定黃河流域有關,很可能以前的商都不在黃河流域,還是在長江流域,夏朝也一樣,不在黃河流域,還是在長江流域。湖南長沙炭河裡遺址可能就是以前的商都。第二種可能是商朝在盤庚遷都以前的商中早期還沒有文字,漢文字就是在商朝中後期才被造出來的。
周易天機
奇怪嗎?不奇怪!一,這裡是殷墟舊都,商人的祖墳地!二,殷商有對甲骨的脫脂工藝,保持不壞。三,夏人信神,周人信命,商人信鬼,每事必卜。四,武王伐紂,孟津卜之不吉,姜太公謂枯骨爛草不可信!果然伐紂成功,於是乎,周人對甲骨卜算更不信,不願傳承保存!五,在周原發現的甲骨文雖不多,還是有的,尤其是周人的甲骨文中,還保留著許多八卦易理,很值得當今易學家研究一番的,這可是一片處女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