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軍主力大匯合,勝利會師桐柏山

三軍主力大匯合,勝利會師桐柏山

桐柏英雄廣場

——桐柏三軍會師

三軍主力大匯合,勝利會師桐柏山

位於豫鄂交界處的巍峨桐柏山,素有"宛東咽喉"、"信西屏障"之稱。

在疾風驟雨般的革命歲月裡,在灑滿鮮血的紅色故土上,革命先輩們為了砸碎封建枷鎖,斬斷日寇鐵蹄,橫掃蔣家王朝,而前赴後繼,出生入死,可歌可泣。

特別是1945年10月24日,三支部隊六萬雄師,勝利會師於桐柏山區,牽制了國民黨30多萬軍隊,為之後的上黨戰役、河北邯鄲戰役和華東七戰七捷的勝利,甚至為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巧捉敵軍,妙傳情報

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打著“和談”的幌子,一方面,下令八路軍、新四軍就地駐防待命,不得向日偽軍"擅自行動";另一方面,則迅速調集其抗戰時退縮到西南大後方的部隊,向全國各地部署兵力,妄圖恢復其在全國的反動統治。

在此形勢下,虎踞中原解放區的新四軍五師,正好扼住了國民黨重兵出川北上的咽喉。蔣介石憂心如焚:中共踞此,可北擾黃淮,南窺兩湖,西控荊襄,並可切斷平漢路之大動脈,這對他發動內戰顯然極為不利。

為此,他調集20多個師、3個遊擊縱隊,從四面八方向中原解放區進攻,命令國民黨軍迅速殲滅鄂豫邊的李先念部。

1945年9月,豫鄂邊區黨委書記鄭位三和李先念,率領新四軍第五師,由大悟山向四望山轉移。進入四望山後,為了同桐柏山等老根據地連成一片,第五師決定進行自衛反擊戰,發起桐柏戰役。

為了奪取桐柏戰役的首戰勝利,五師師部命令桐柏縣武裝總隊,活捉國民黨軍官,儘快瞭解其在桐柏的情況。

武裝總隊長牛德勝接到任務後,悄悄帶領一個排的戰士,化裝成國民黨軍官,身穿正規軍裝,騎著高頭大馬,大模大樣地向桐柏縣城方向前行進。

牛德勝一行來到桐柏城東申鋪附近,恰好碰上正在路邊飯店內要吃要喝的國民黨鄂豫挺進軍的支隊長程保芬等5人。

看著 “國民黨軍官”大搖大擺走過來,程保芬慌忙走到牛德勝跟前,立正後趕緊行了個軍禮。

牛德勝見狀,不慌不忙地下了馬,上前對程保芬的臉“咣”地閃了一記耳光。嚇呆了的程保芬大叫著請長官手下留情,並趕緊命令手下人給牛德勝遞上好煙。這時,牛德勝給旁邊的戰士們使了個眼色。程保芬五人還沒弄明白怎麼回事,已被捉拿回到桐柏縣武裝總隊。

在牛德勝對程寶芬審問的同時,新四軍五師師部又指示信隨桐縣獨立團長吳厚明等,化裝成進城趕集買棉花的農民,混入桐柏縣城內,兩天內摸清楚了國民黨在城內兵力部署的情況。

可惜情況不妙,當吳厚明等人準備返回時,國民黨突然封鎖桐柏縣城。急於將情報傳告給五師師部的吳厚明等人,趕緊寫了一張買棉花的清單,上面標著“皮棉多少袋”、“籽棉多少斤”、“紡線機多少臺”,並幾經周折,托熟人將清單送到城外的五師師部。

接到清單後,師部的人馬上明白了縣城內國民黨的兵力和部署情況——“皮棉”代表正規軍,“籽棉”代表地方部隊,“紡線機”代表電話電臺。

吳厚明妙傳情報,使得新四軍五師野戰縱隊對敵情瞭如指掌,於10月20日,在桐柏縣城東、南、北3個城門各派一個團的兵力,近午時分發起總攻。激戰幾個小時後,下午5時攻克桐柏縣城,殲滅國民黨鄂豫挺進軍第七遊擊縱隊500餘人。

桐柏縣城解放後,五師司令部在李先念的率領下,由隨縣草店移至桐柏縣城南的葉家大莊。

10月21日,野戰縱隊十三旅,又一舉解放了固縣、平氏兩個重鎮。同日,第十四旅攻克隨縣北部的新城,殲滅國民黨500餘人,繳獲軍械彈藥庫1座。

桐柏戰役的失敗給國民黨軍以迎頭痛擊,對平漢路西鄂豫邊界地區的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以極大鼓舞。

三軍主力大匯合,勝利會師桐柏山

桐柏葉家大院的塾書院

三軍會師,旗開得勝

為了貫徹"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加強中原地區的武裝力量,大量牽制國民黨軍隊,中共中央決定:急令王震、王首道率領的八路軍359旅南下支隊,晝夜兼程,由廣東迅速奔向長江以北,同時命令王樹聲率領的八路軍河南軍區部隊火速南下,向桐柏縣城靠近,和新四軍五師會合。

10月初,河南軍區在王樹聲的率領下,沿臨汝、寶豐、泌陽等地,多次擊潰地方土頑的騷擾後,向桐柏逼近。10月下旬來到桐柏時,李先念率領五師剛攻克縣城,周圍的城牆碉堡仍是烽煙四起,可謂“戰已停,火猶在”。

與此同時,359旅南下支隊到達桐柏。當時的桐柏縣城非常小,根本駐紮不了三支部隊六萬雄師,因而河南軍區部隊、359旅南下支隊到桐柏以後,分別駐紮在縣城旁的集鎮上。

1945年10月24日,三軍會師慶祝大會在桐柏縣中大操場上隆重舉行,氣氛非常熱烈。李先念、王樹聲、王首道分別代表三支主力部隊講話,鼓勵全體官兵要團結戰鬥,爭取和平,反對內戰。

三軍會師後,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軍區和中原行署,在葉家大莊宣告成立。鄭位三、李先念、王首道、陳少敏、王震為中原局常委,鄭位三代理書記兼軍區政治委員,李先念任軍區司令員。

中原局第一次全體會議後,三支主力部隊整編為兩個縱隊和三個獨立旅。河南軍區部隊和水東八團合編為第一縱隊;359旅和五師合編為第二縱隊;野戰縱隊直屬中原軍區領導。中原局、中原軍區和中原行署下轄桐柏(1946年2月改為河南)、江漢、鄂東3個區黨委、軍區和行署。

三軍桐柏勝利會師,標誌著中原地區軍事力量的加強,控制了以桐柏山區為中心的廣大地區,取得了桐柏戰役第一階段的輝煌勝利。

三軍主力大匯合,勝利會師桐柏山

中原解放區桐柏行政公署、人民解放軍桐柏軍區聯合佈告

佔領新野,解放湖陽

三軍會師後,深感不安的國民黨不斷增加兵力,從新野、唐河加大對桐柏地區的進攻。11月2日,中原軍區第二縱隊司令員文建武,率領十四旅兩個團2000餘人,從唐河縣龍潭和郭灘渡過唐河,分兩路奔襲新野。

下午5時,兩路部隊同時達到新野縣城,在新野鴻泰廠至陝西會館一帶打響第一槍。半個小時的激戰後,敵人保安團被擊退,解放軍攻入縣城南關。聞訊的新野縣保安團團長宋宗海和國民黨縣長晁慶昌,隨鄧縣民團從城西門逃跑。一時間,城內群敵無首,紛紛倉皇逃竄。解放軍乘勝追擊,當夜佔領新野縣城。

新野首次解放後,成立新野縣愛國民主政府,蔡承祖任縣長。11月3日,蔡縣長在縣城倉庫大院內召開近千人的群眾大會,打開縣府糧倉,賑濟貧民百姓,深得群眾擁護。

解放軍為了不打擾百姓,晚上均夜宿街頭;拴馬時,為避免馬啃樹皮,用軍毯把樹幹包裹起來;吃飯時,買群眾一頭豬給200斤小麥,買一隻雞給10斤小麥,買5斤油條給銀元1塊。

新野解放後,王樹聲率領解放軍途徑唐河時,“順路”解放了唐河縣城,並於11月5日解放了南部的湖陽鎮,在此建立中共河南唐河縣工委和縣愛國民主政府。 

在不到20天的時間內,中原我軍相繼解放了南陽境內的桐柏、唐河和新野三縣。至此,“桐柏戰役”勝利結束。

企圖奪回失地的國民黨軍隊,又調集兵力,從1945年11月中旬到1946年初,在桐柏、棗陽地區屢屢向我解放區進犯。中原軍區部隊取得湖陽戰鬥和祁儀戰鬥的勝利,並將主力部隊向平漢鐵路以東轉移,使得國民黨全面進攻解放區的計劃被打亂,只好於1946年1月10日,和共產黨簽訂《停戰協議》。

1946年3月,為加強對平漢路西各地黨組織的領導,中原局和中原軍區決定重新組建中共豫南地委、專署和軍分區,西返桐柏山區後堅持鬥爭,直到中原突圍。

三軍會師桐柏、中原堅守乃至中原我軍突圍的歷史性勝利,戰略上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反革命陰謀,有力地支援了華北、華東、東北以及全國各個解放區的戰鬥,打響了解放戰爭勝利第一槍,為爭取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三軍主力大匯合,勝利會師桐柏山

葉家大院《豐碑》群雕

硝煙在歷史的天空中散去,戰火在歲月的長河中泯滅,只有那桐柏山上一處處革命遺址,靜靜地堅守著歲月的滄桑,默默地訴說著往昔的故事。

碧血丹心鑄青史,浩然正氣慰山魂。

勇猛頑強的革命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澆灌的紅色文化基因,早已深深地植根於英雄的桐柏大地,也植根於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你我心中。(郭旋)

三軍主力大匯合,勝利會師桐柏山

桐柏英雄紀念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