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身」歸來 陳坤仍是少年

細數陳坤出道19年的作品,很難用一個具體詞彙去概括陳坤身上所具有的氣質:《像霧像雨又像風》中,他是倔強爽直、坦蕩誠實的鐘錶店小夥計陳子坤;《金粉世家》中,他是深情頑劣、讓人又愛又恨的燕西少爺;到了《龍門飛甲》,他則一人分飾兩角,既是俊美邪魅、狠戾冷酷的西廠督主“雨化田”,又是活潑不羈、詼諧逗趣的“風裡刀”。除此之外,還有《畫皮》中的王生,《建國大業》中的蔣經國,《尋龍訣》中的胡八一……

帶著一如既往的少年感、純真感與頑劣感,陳坤以一部諜戰背景下的年代情感大戲《脫身》重登熒屏。這部以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上海亂世為背景的故事,通過講述平凡小人物的沉浮掙扎,來展現亂世風雲中的家國情懷。陳坤錶示,之所選擇《脫身》作為自己熒屏迴歸之作,是看中了劇本的“有趣”:“我很喜歡這個故事,無論是故事設定、架構還是人物設定,我都非常喜歡。我看中的是劇本以及這裡面的人物有沒有趣,我能不能進入劇本所描述的世界。”

“脫身”歸來 陳坤仍是少年

講原則 “不帶著尊重去拍我看不上自己”

對陳坤而言,角色的選擇,皆不以挑戰與否而作為標準,“有趣”“好玩”是他更為看中的特質。陳坤天生自帶一股隨性的態度和自由散漫的氣質,“對劇本其實我不是挑,而是碰。最主要的是你要喜歡,是運氣問題。”

對《脫身》的喜愛,既來自於一人分飾兩角所帶來的趣味感,也來自於劇本本身所具有的市井幽默氣息。劇中,陳坤分飾一對雙胞胎兄弟:哥哥喬智才傲嬌心軟,是痞氣十足的街頭浪子,因不被父母待見被網友冠以“喬·受氣包·智才”的稱號;弟弟喬禮傑古板嚴肅,是個愛懟人的“毒舌”物理博士,被陳坤自己調侃為“槓精本精”。兩兄弟性格一動一靜,相互之間嬉笑互懟,可謂是喬家的兩大“活寶”。儘管在《龍門飛甲》中已經憑藉“雨化田”與“風裡刀”驚豔亮相,但陳坤還是表示,不同拍攝環境帶給自己的是完全不同的狀態與感受:“拍電影的話,準備的時間會充分一點。你想的東西、設計的東西會更多一些;電視劇的話,每天可能要拍十多場戲,節奏很快,可能沒有時間去過多地設計要怎麼塑造這對雙胞胎,但它又會壓榨出我身上的一種本能,還蠻有趣的。”

不過,即使拍攝週期緊張,陳坤依舊以一以貫之的高標準來對待每一場戲,“我希望我是帶著尊重去拍的。如果不是這樣,我會很看不上我自己。我是一個演員,你答應要拍這個戲的時候,這就是我的作品。”劇中,陳坤通過精準的細節設計,讓觀眾去感知兩兄弟的差異與真實。因為性格迥異,兩兄弟在坐姿、說話方式、面部表情等方面完全不同。例如當兩人坐在一起時,哥哥四肢隨意舒展,是街頭小混混的散漫氣,弟弟則端坐如鐘,符合角色本身的精英人設;再比如面部表情,哥哥眼神靈動、喜怒哀怨皆形於色;弟弟則一絲不苟,缺少情緒變化。如此一來,哥哥的機靈狡黠與弟弟的學究古板便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

“脫身”歸來 陳坤仍是少年

講演技 戲裡是“高手” 戲外是“神經”

從《像霧像雨又像風》到如今正在北京衛視熱播的《脫身》,陳坤的“盛世美顏”一直是網友津津樂道的話題,連“女神”萬茜都大呼自己做好了“顏值被碾壓的準備”。《脫身》作為兩人的首次合作,萬茜調侃是陳坤用“一頓火鍋”完成的。而陳坤則直言,自己很早就被萬茜的演技震驚到,因此主動發出了邀請:“我之前看過她的《你好,瘋子》,覺得她太棒了,就希望她能過來,她真的就很爽快地答應了。”開拍之前,陳坤特意請萬茜吃了一頓火鍋,算是正式結識。之後的拍攝,兩人也是出奇的默契。萬茜盛讚陳坤“是個高手”,“跟他對戲特別舒暢,跟打乒乓球一樣。”陳坤則直言“和好的演員交流學習會覺得很幸福”:“可以互相在戲裡交流。你扔給我東西,我接著,彼此就不會累。”

未見之時,以為是高冷男神,接觸之後才發現,陳坤自帶“男神經”屬性。“好玩”“孩子氣”“喜歡講冷笑話”“反應迅速”“像哥哥、好朋友”成為《脫身》中眾多合作伙伴給予陳坤的評價。然而,儘管表面上是嘻嘻哈哈的大男孩,在演戲中,陳坤依舊是那個一絲不苟的專業演員。在前幾日剛剛播出的喬老爺去世的那場戲中,劇組採用了鐵質的仿真槍。與陳坤對戲的張經緯為避免傷到他,特意在用槍頂住陳坤時錯開了一點距離,而完全進入角色情緒的陳坤則主動用頭使勁撞槍,結果拍攝結束後頭發撩起來發現全是血。陳坤則完全不在意,一邊擦血一邊笑言“沒事兒,拍戲受傷很正常”。

除了自己專注敬業,陳坤還會將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其他年輕演員,告訴他們表演要純粹,要專注於角色而不是鏡頭,要多思考。也正是得益於對錶演純粹感的自我要求,陳坤才將“雙喬”兄弟塑造得涇渭分明。用萬茜的話來說,陳坤演出了喬智才“老上海、草根市井氣息”的感覺,像“生煎包”,同時也演出了喬禮傑物理學家的紳士與優雅,像一杯紅酒。

“脫身”歸來 陳坤仍是少年

講初心 “我還是簡簡單單的演員思維”

“拍戲都是全程的,就是說從開機到結束,我都會在。四個月要拍一部四五十集的戲,本來已經比較緊張了,如果還因為個人的需求縮短這個時間,給劇組帶來壓力,我就覺得不漂亮了。歸根結底,我還是簡簡單單的演員思維。”

從藝19年,堅持“初心”是陳坤保持自我純粹的方式,也是他年過不惑之後依舊充滿“少年感”的重要原因。在劇組,他並沒有前輩之姿,從不倨傲示人,說學逗唱樣樣出色,骨子裡自帶一股灑脫與幽默。閒暇之餘,他會親自給大家包餛飩、煮火鍋,加之劇組多川籍演員,他還專門請了廚師給大家炒川菜,保證每個人都能“吃好喝好有最好的狀態”,以至於拍攝結束後,不少人都長胖了。

翻看陳坤的微博,不難發現,這麼多年,陳坤始終是一個“豐富”的人。2011年,一部《龍門飛甲》讓他在名聲和演技上達到了新的高度。然而,他卻並未乘勝追擊,而是靜下心來,通過公益項目讓自己走出了一條新的路。與陳國富、周迅共同創辦山下學堂,旨在根據每個人的特性培養職業演員;於2011年發起心靈建設類公益項目“行走的力量”,旨在幫助人們找到自己真正的內心。他把自己轉變心態的方式、自己近二十年的經驗與感受悉數分享,只為尋回曾經失去的童心、天真和叛逆。而他,也確實帶著這份堅持“步履不停”。

“莫失己道,莫擾他心”是陳坤給自己定下的標準。如何成為最好的演員之一,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少年”陳坤已經在歲月中,踐行著自己的追求,交出了自己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