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孤兒寡母被袁世凱欺負讓退位時,皇家禁衛軍躲到哪裡去了?

清朝大多數時間內,沒有一支強大的禁衛軍,只有大內侍衛組成的親軍,表現那是相當搶眼。

嘉慶年間的天理教作亂,一支72人組成的農民大軍殺奔紫禁城,又兵分兩路進宮,與大內侍衛們惡戰到第二天凌晨,且在隆慶宮匾額上留下了箭頭。

同樣是嘉慶年間,一箇中年廚子居然在神武門附近埋伏,揮舞一把小刀衝向嘉慶帝的轎子,關鍵時刻,幾百名大內高手非常鎮定,決定考驗一下嘉慶的身手,就看嘉慶一人躲來躲去,幸虧同行的嘉慶侄子和姐夫上前死命抱住刺客。

庚子國難那年,慈禧帶光緒西狩,八國聯軍來到紫禁城下,一位日本翻譯衝著城頭高聲喊話,親軍們微笑著打開城門,歡迎聯軍和平進城,保全了紫禁城的完整,功不可沒。

大清孤兒寡母被袁世凱欺負讓退位時,皇家禁衛軍躲到哪裡去了?

別看優秀的親軍們立下這麼多“汗馬功勞”,晚清時節,清廷仍然覺得應該跟隨世界潮流,組建一支正規的禁衛軍部隊。

於是從北洋新軍陸軍第一鎮中調來了軍官等骨幹(北洋第一鎮兵源本身都是從旗人中選拔出來的),又從京師旗人中挑選精壯男子,打造了一支12000餘人規模的皇家禁衛軍。

大清孤兒寡母被袁世凱欺負讓退位時,皇家禁衛軍躲到哪裡去了?


其中步兵分為兩協四標,三標為滿人,一標為漢人,馬隊標有一營蒙古人,另設一炮隊標,裝備有18門150毫米野戰重炮,設有一機槍營,配備30挺馬克沁式重機槍。就火力配備而言,全亞洲它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禁衛軍創建的後臺是來自於攝政王載灃,訓練禁衛軍大臣是載濤,歷時近三年準備,1911年7月終於成軍,沒兩個月,辛亥革命爆發,載灃失勢,袁世凱上臺,啟用馮國璋擔任禁衛軍總統官。馮國璋本身就早在1906年出任過正黃旗蒙古副都統兼陸軍貴胄學堂總辦,是北洋系裡唯一讓滿蒙軍人心服口服的統帥,再加上滿人覺得他“統兵平叛”革命黨有功,值得信任。

馮國璋儘管主張保清,但畢竟也尊重袁世凱,在袁世凱逼宮操作下,隆裕太后答應遜位,馮國璋也不能阻擋這個潮流。

清帝遜位尚未宣佈,馮國璋就召集禁衛軍開會,宣佈了溥儀即將遜位的消息,向他們保證繼續由他們來守衛皇城,保證滿清皇室安全,保證他們繼續享有原有待遇,由於馮國璋表態得力,再加上很多軍官頭目都是北洋出身,基層官兵也就沒鬧出什麼亂子,安靜的度過交接時期。

大清孤兒寡母被袁世凱欺負讓退位時,皇家禁衛軍躲到哪裡去了?

民國後,禁衛軍被改編為陸軍十六師,馮國璋死後,移駐察哈爾,直皖戰爭後進入奉系序列,後來的直奉大戰中倒戈,沒過多久就被裁撤。其實即便是不裁撤,這支軍隊中的滿族基因隨著歲月流轉,也幾乎消失殆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