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GDP增長收入在增加,爲何我們依然焦慮不安?

隨著我國GDP的不斷增長,老百姓的收入也在不斷的增加,但是我們並沒有獲得滿滿的幸福感,隨之而來的確是與日俱增的壓力。這是為什麼?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收入的增長遠遠比不上支出的增加。

中國GDP增長收入在增加,為何我們依然焦慮不安?

大家可以做個調查,問問身邊的人,什麼是大家最關注的,最焦慮的,支出最多的?無非就是三個方面醫療、居住、教育。這三個問題使我們畏首畏尾、節衣縮食,影響和制約著生活水平,甚至影響國家的創造力、創新能力、國民素質。

一個人整天為教育,醫療,居住奔波,都會感到焦慮,不可能存在安全感,更沒有心思談理想、去創新、實現自我價值。

中國GDP增長收入在增加,為何我們依然焦慮不安?

住房問題。中國的房價確實很高,普通人想在一二線城市買房子,需要花費一輩子所有積蓄,還得貸款,這還不一定能買到。搞科研比不上拆遷戶,開工廠比不上炒房子。有誰還做實體經濟,有誰還搞技術創新。

看病問題。最近有一部電影《我不是藥神》,之所以這麼火爆,是因為影片抓住了很多人的痛處,就是當下普遍存在著現實問題:“小病窮三月,大病毀一生”。藥太貴,吃不起。一個人得了病,治不起,坐著等死,那麼這個人活著還有什麼希望?更不用談未來?

我們來看一下德國,德國製造世界領先,德國人有很強的優越感。這主要是因為德國的社會保障制度非常全面,幾乎涵蓋了生活的各個領域。德國人根本不用養老,教育,醫療、住房發愁,他們只需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實現自我價值。很多德國人的人生目標是當一名工人,這在我國是不可想象的,因為僅僅當一個工人是根本養活不了自己甚至全家。

讓人欣慰的是,政府已經注意到這方面的問題,正在不斷改善保障制度:住房只住不炒,增加租賃房,提供經濟適用房等保障性住房。電影《我不是藥神》中所提到得格列衛等一批抗癌昂貴藥品已經納入醫保;參保人數越來越多,醫保的範圍越來越大,一切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中國GDP增長收入在增加,為何我們依然焦慮不安?

小夥伴們,你們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