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史家胡同博物館找回老北京記憶

初秋的北京天高雲淡,走進北京市東城區史家衚衕,歷史彷彿又回到了老舍筆下的那個年代。高大的樹蔭下掩映著一座傳統四合院的金柱大門,門上懸掛著舒乙先生題寫的“史家衚衕博物館”牌匾。幾位穿著旗袍的阿姨正撐著油紙傘在院子裡的園林佈景牆前拍照,老式傢俱搭配上幾個鳥籠子,一張張復古老照片隨著快門的咔嚓聲定格了下來。這個名為“遊園京夢”的活動是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和朝陽門街道辦事處主辦、史家衚衕博物館承辦的《回家·舊影》展覽的一部分。

去史家衚衕博物館找回老北京記憶

本次展覽共分四大單元:街坊往事、衚衕古今、京城舊影與遊園京夢。街坊往事單元以“家”為主題,展出的老照片來自8個家庭,共計53張。最早的可以追溯到二三十年代,每張照片背後都有著一段動人的故事。

去史家衚衕博物館找回老北京記憶

史家衚衕居民常繼紅在參展時情不自禁地為大家講起了她捐贈的照片背後的故事:“我和愛人看的第一場電影是《紅樓夢》,結婚時跑到新街口買的衣服,結婚就是在家裡吃飯辦了幾桌……”從相識到結婚,再到相伴至今,一張老照片勾起了她幾十年風雨同舟的回憶。講述中,她不時熱淚盈眶。展覽的第二個單元——衚衕古今,以“衚衕”為主題,展示了朝陽門地區的城市舊影。這些照片來自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數十年的積累和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歷史資料組的攝影作品,其中不少珍貴影像是首次展現在公眾面前。

去史家衚衕博物館找回老北京記憶

觀眾們紛紛上前,通過“推拉”北京新景照片,看到藏在現代景象背後的歷史照片。跨越五十年的攝影作品帶給觀眾北京歷史變遷的直觀感受。展覽的第三個單元——京城舊影,以“城”為主題,通過“拉洋片兒”的形式,讓觀眾透過朝陽門箭樓的窗洞,看到北京歷史影像的循環展示。巨幅的朝陽門箭樓背景牆上,有一些小窗戶被挖空了,剛好能讓觀眾透過它看到後面的歷史圖片投影。觀眾從小窗中窺探到的不僅是一張張滾動播放的老照片,更是留存在一代北京人心中的童年和青春。“‘京城舊影’這個版塊展現了幾代規劃人、建築人對城市持續的觀察和積累,為我們記錄下了城市成長的歷程和生活環境的鉅變。這座古都在歲月中經歷的消逝、更新、重生,都讓規劃者們和居住者們重新思考古都風貌與現代文明之間的衝擊與調和的方式”,策展人王虹光介紹道。

去史家衚衕博物館找回老北京記憶

老照片背後的老故事

看似簡單的陳設,不大的展室卻凝聚了策展人王虹光不少的心血。從兩年前開始在居民中收集老照片並邀請居民講述照片背後的歷史,王虹光對這項工作有著一種使命感:“我們做這個工作可以說是搶救性的,很多老照片的保存狀況並不好,但是記錄了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信息,包括打扮、服飾、傢俱、街景等等,它們是宏大歷史進程的註腳”。

“老照片工作坊”是史家社區主辦、史家衚衕博物館協辦的居民口述史項目。社區與博物館工作人員一方面幫助居民為珍貴的老照片留存電子版文件,減少紙質照片在留存過程中的損壞、遺失;另一方面,邀請居民講述照片背後的故事,並進行收集整理。

在那樣一個照相技術並不普及的年代,很少有人拍風光照,主要是人物照。一張張老照片忠實地記錄了一代代史家衚衕居民人生中的重要時刻,從呱呱墜地、畢業升學,到成家立業、參軍入伍,一幅個人生活史的畫卷在我們面前展開。王虹光指著一張照片對記者介紹說:“這位是王素芬阿姨,她今年已經86歲高齡了。王阿姨提供的這張照片是她18歲時拍的。作為村裡的勞動能手和技術人員,王素芬當時從事生產豬鬃的工作,因為技術好被招到北京來的。丈夫1953年考入銀行工作,之後一直在西羅圈3號的銀行宿舍居住。王阿姨一家都生活在這裡,她的三個孩子都是史家小學畢業的,三個孫女也在史家小學畢業。大孫女在美國銀行工作,英語好,中央財經大學畢業。二孫女大專畢業,旅行社工作。小孫女該上初二。住的院子也挺好的,史家衚衕的院子都很好,現在年頭多了,這些房子都該修了。談起在這裡的生活,王阿姨對史家衚衕充滿了熱愛。”

正如老舍先生在《相片》一文中所說,“相片裡有很多人生的姿體,打開一本照相,你可以有許多帶著感情的話。”在採訪老街坊的過程中,也湧現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王淑芬阿姨提供的照片是六十年前她寄住在她姨家時候拍攝的。這張照片是在春節時候拍攝的,王阿姨的親戚對她很好,給她穿上花格子帶拉鎖的小襖,戴上圍脖。可是從她的表情裡看不出一絲過節的喜慶氣氛,因為突然離開父母,對家人非常思念,儘管親戚對她照顧得無微不至心裡卻很難受。後來王阿姨才知道這張照片是父母因為擔心她,想知道她的近況,讓親戚給她拍的”,王虹光指著一張照片介紹說。在那個年代裡,一張小小的照片寄託了親人的思念;在那個通訊落後的年代裡,唯有通過照片才能看到遙遙相隔的親人的近況。

去史家衚衕博物館找回老北京記憶

借文化推動“社區營造”新模式

2017年3月,史家衚衕博物館正式由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和朝陽門街道辦事處合作運營,通過展覽、沙龍等形式將最貼近人們生活的規劃和設計展示出來,傳遞歷史知識,傳播文化的理念。作為規劃師開展公眾參與和社區營造的實踐基地和彙集社會資源的平臺,史家衚衕博物館在本次老照片的收集和展示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同時也凝聚了街區鄰里共同的記憶,拉近了規劃師與社區、居民的距離。

談起社區營造這個新名詞,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工作人員王虹光介紹說:“從社區生活出發,集合各種社會力量與資源,通過社區中人的動員和行動,社區完成自組織、自治理和自發展的過程稱為‘社區營造’。簡單說就是提高公眾參與度,讓老街坊們一起來決定公共空間發展的未來。老照片工作坊能通過活動與居民建立聯繫,增進感情,提高他們參與社區活動的熱情,為社區營造奠定基礎。在口述史採訪中居民也會對城市空間的變遷發表看法,是我們瞭解民意的一個渠道。從活動本身來說,也是起到了保存北京記憶的作用”。

舊影展使人從快節奏的生活中停下腳步,重新認識城市故事、體味生活,思考是什麼將享受現代生活的我們與傳統文脈分離得越來越遠,是什麼讓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厚重且豐富。

去史家衚衕博物館找回老北京記憶

史家衚衕博物館位於史家衚衕24號(週一休息)9:30至16:30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曉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