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子军团”败者为王

【综合讯】世界杯决赛前,法国队主帅德尚向球员发表动员讲话,称“人们只会记住冠军,从来不会记得亚军”。从比赛结果看,德尚“打鸡血”的讲话是成功的,但却未必正确:人们不仅记住了克罗地亚,还被这支饱经苦难、充满传奇色彩的球队迅速“圈粉”。

从放羊娃到金球奖

虽然与大力神杯失之交臂,但克罗地亚这支从战乱中走出来的球队却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综合搜狐体育、新浪体育报道,本届世界杯,克罗地亚在小组赛阶段顺风顺水,2比0尼日利亚,3比0阿根廷,2比1冰岛,三战全胜以小组头名晋级。但进入淘汰赛,他们经历了三场加时赛(其中两场是点球大战),先后战胜丹麦、俄罗斯和英格兰。场场硬仗,到决赛前,他们生生比法国队多踢了90分钟比赛,被球迷笑称要“八场夺冠”。

当人们把目光投射到这支有“黄金一代”之称的“格子军团”时,不得不第一个想起有“魔笛”之称的球队灵魂——莫德里奇。因其在球场上艺术家一般令人痴迷的脚法,被中国球迷戏称“魔笛”。

用两粒进球和一次助攻去衡量他在本届世界杯上的成就显然太过肤浅。作为克罗地亚的中场核心和精神领袖,33岁的莫德里奇是本届世界杯上出场时间最长的中场球员,也是所有参赛球员里跑动距离最长的,达到71公里。决赛结束后,他获得本届世界杯的金球奖。

球场上犹如艺术家一般的“魔笛”,童年却是一片硝烟弹雨。

1985年9月9日,莫德里奇出生于克罗地亚扎达尔的一个贫穷的家庭里,5岁时就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瘦小的身躯摇摇晃晃的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赶着羊群。

1991年12月,克罗地亚战争爆发(南斯拉夫内战),塞尔维亚武装分子袭击了这个村落。

莫德里奇躲在角落里亲眼看着自己的祖父被塞族的武装分子枪杀,这对于幼小的他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后来,父亲加入克罗地亚武装,莫德里奇只能和妈妈逃离家乡避难。

战争持续了近十年时间,避难期间,足球成了莫德里奇日常的娱乐项目,当时有很多像他这样的儿童为了躲避战火而躲避到难民营。小莫德里奇在和其他小伙伴踢球的过程中,展现除了惊人的天赋,后来引起了一位工人的注意,就把当时只有7岁的莫德里奇推荐给了当地的足球俱乐部,进入青训营培训。

经过十多年的刻苦训练,期间遭遇过各种不平等待遇和民族歧视,最终莫德里奇终于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足球实力,2012年8月,转会到西班牙的皇家马德里俱乐部的莫德里奇,登上了国际足坛的巅峰。

2018俄罗斯世界杯,作为队长的莫德里奇带领着这个总人口只有400万人的小国,一路过关斩将连打三场加时赛,最终挺进决赛,他们用实力向世界证明了,这个历经坎坷的国家队永不言弃。

“格子军团”败者为王
“格子军团”败者为王

莫德里奇(左)获得本届世界杯的金球奖。 (图片来源:中新社)

虽然没能拿到冠军,但是莫德里奇还是对球队的表现非常骄傲:“我们所做的这一切都能让我们昂首离开。我们曾离冠军非常近,那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战斗到了最后,即使在4比1时我们也没有放弃。我们不能责怪任何人。”

比赛结束后,他们回到列萨格勒布,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可谓万人空巷。球队也做出了一个令人感动的决定:把2800万美元亚军奖金全部捐出。

法国足球界一位资深人士表示,这一群(克罗地亚队)曾被战争阴影笼罩的球员,成为了球场上的斗士。整个世界杯期间,他们顽强的战斗毅力和美妙的传切配合,给全世界的球迷们奉献了太多精彩的瞬间。虽然他们没有夺冠,但赢得了全世界球迷的心。

女总统冒雨拥抱队员

“格子军团”败者为王

世界杯决赛之前,克罗地亚就处于不利的条件中。他们比法国队少休息一天。而进入淘汰赛后,法国没有打过加时赛,克罗地亚已经经历了3次加时赛。三场120分钟的比赛,耗费了克罗地亚队员很多体能。图为7月15日晚决赛结束后,克罗地亚总统基塔罗维奇拥抱克罗地亚队队长莫德里奇。 (图片来源:中新社)

克罗地亚夺得亚军之后,被网民誉为该国“第一拉拉队员”的女总统基塔洛维奇刷了屏。

“世界杯法国夺冠刷屏,我却爱上了人群中这个女人!”

“颁奖过程中下起了瓢泼大雨,她仍然潇洒地站立着,忘情地享受着世界杯的一切!这就是克罗地亚的国旗!”

“她拥抱本届世界杯最好的球员莫德里奇,亲手给魔笛擦眼泪,令世界动容!”

“420万人口小国为什么会杀进世界杯决赛?美女总统是动力。”

“女人就要这样看世界杯、她超法国夺冠成热搜,克罗地亚赢了。”

综合上海澎湃新闻、北京环球网报道,与克罗地亚足球队一样,看台上的基塔洛维奇在本届世界杯上的表现同样抢眼。她打破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多项惯例,常穿着克罗地亚国家队的队服观赛,并积极与球员和球迷互动。每当克罗地亚获胜,基塔洛维奇都难掩激动之情,兴奋庆祝。不仅如此,基塔洛维奇还基本上做到了淘汰赛场场必看,只有12日因北约峰会错过克罗地亚队的半决赛。不过会议一结束,她立即乘飞机返回俄罗斯。为此,俄罗斯卫星网等媒体将她称为“克罗地亚头号球迷”。

“我只是个球迷,我想像普通观众那样支持自己的球队。”正如她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所言,基塔洛维奇此次观赛之旅格外简朴低调,丝毫未以国家领导人的身份自居。本月初,基塔洛维奇搭乘一架“球迷专机”从克罗地亚抵达俄罗斯,全程与普通民众同坐经济舱。基塔洛维奇佩戴着观赛胸牌出现在普通观众席看球,直到被认出后才被工作人员引至贵宾席。然而,基塔洛维奇对此并不开心,因为贵宾席对着装有要求,这样自己就无法穿克罗地亚球衣看球了。

决赛结束后大雨滂沱,很多沮丧的克罗地亚球迷不愿离去。而基塔洛维奇在安慰本国队员的同时,甚至亲自到法国队的更衣室,庆祝对手的胜利。此举也赢得不少掌声。

世界杯改变了国家氛围

“格子军团”败者为王

克罗地亚队虽然未能斩获世界杯冠军,但他们归国后依然受到英雄般的欢迎。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7月16日举行盛大庆祝活动,55万民众从海内外各地赶赴至此为国家队献上祝福与支持。(图片来源:路透社)

“我们在场上不仅有11名球员,身后还有420万名克罗地亚人民的共同支持。”这是克罗地亚队中场大将拉基蒂奇的一番肺腑之言。对于这个曾饱受战乱和经济危机的国家来说,世界杯亚军的成绩在让其赢得世界尊重的同时,能否让该国重新凝聚吗?

上海澎湃新闻报道,克罗地亚队夺得世界杯亚军之后,在距离莫斯科2200公里之外的萨格勒布,克罗地亚人完全陷入了狂欢。虽然输球的结果令人遗憾,但民众们却早已将这支创造历史的球队视作为整个国家的英雄。

“我们很伤心,但亚军对克罗地亚来说已经是最好的成绩了。”一位26岁的球迷在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说,“一旦他们回到家乡,我们将忘记决赛发生的一切。”

“这场比赛的意义要比胜利更为重要”,曾在1998年世界杯上担任克罗地亚队主帅的布拉泽维奇说,“也许这场比赛开始前还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国家,但现在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们是谁。”1998年,克罗地亚队虽然在半决赛输给了法国队,但季军的成绩对于这个满目疮痍的国家来说至关重要。“3年前我们的战争才结束,所以这届世界杯对克罗地亚有着不一样的感情。”克罗地亚媒体《Index》的记者Gordon Duhacek回忆道。

“战争结束了,我们可以开始建设我们的国家,让它成为一个可以居住的地方。在1998年,我们都认为克罗地亚将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在赢下英格兰之后,可能半数的克罗地亚人在第二天早上都没去工作。”克罗地亚媒体《Telesport》记者Juraj Vrdoljak向《露天看台》回忆,“因为世界杯,大多商店都提早关门了。”

Juraj Vrdoljak说,克罗地亚是一个深陷经济危机的国家,这里人们每一天的生活都非常艰辛,“这里有很多不好的故事和艰难的时刻,这里有太多的贫穷,太多的人们都正在选择移民。”

“我能理解这里的人们为什么会有超乎想象的狂喜,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Juraj Vrdoljak感慨道,足球上的成功成了最好的“安慰剂”。

克罗地亚曾是一个饱受战争创伤的国家,他们在1991年从前南斯拉夫独立,之后成为巴尔干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但受2008年经济危机特别是欧债危机的影响经济连续6年衰退。

Gordon Duhacek透露,在俄罗斯世界杯开始前,整个克罗地亚陷入到一种可怕的情绪中,“经济危机持续了6年,是欧洲最长的经济危机之一。”

“克罗地亚加入欧盟后,成千上万的克罗地亚人开始向外移民,大多数去了爱尔兰和德国。有一种感觉是,克罗地亚作为一个国家正在让他的民众失望。”

“我们球队在世界杯上的胜利真正改变了这个国家的气氛,但是人们仍然怀疑克罗地亚政府能否利用好这个新的资产,来为国家和公民带来利益。”希望,世界杯的成功是一个好的指引。足球,能改变现状。(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