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前言

央視財經頻道CCTV2《消費主張》從7月5日開始播出《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走入當地居民生活,挖盡各地夜市美味。

我一直覺得,夜市生活越豐富的城市,當地居民的幸福感就越高,聞名世界的臺灣夜市,曼谷夜市等,無一例外。

每一個夜市都是這個城市的文化縮影。

中國夜市各有特色,常常讓外出遊子的牽腸掛肚,央視的這檔節目深得我心,也希望跟大家一起分享,感受中華夜市美食的博大精深。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河 南 味 道

開封,地處黃河之濱,作為八朝古都,歷史厚重,文化氛圍濃郁。

在夜市上,開封可是中國夜市的鼻祖,自從宋代以來,夜市就經久不衰,而這些年,夜市就更加火爆了。

開封,古稱汴京,汴梁,八朝古都,這座城市美食最大的特點就是,以品種多的小吃和熱鬧的夜市聞名全國。

夜幕降臨,驅車開往封城,各個路口,隨便一條街道,都能遇到美味豐富的夜市。

美食愛好者王濤,開封廣播電臺主持人,好吃愛說。他認為,品嚐開封夜市美味,一定要從西司夜市開始。


西 司 夜 市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西司夜市一直備受開封本地人們追捧,被視為品嚐街頭美食的首選之地。這裡匯聚了頗具特色的全國各地方名小吃,簡直就是個小吃的王國。

每逢夜市出攤之時,羊肉炕饃排隊購買的人是比較多的。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王濤 美食愛好者:羊肉炕饃,絕對是我們開封一個代表作。

平常一天能賣多少錢?

二嫂 攤主:平常一天要賣個3000、4000元。這張餅大概多少錢?這張餅20元錢 ,我的饃就這一個價,有的賣15元,區別是我東西和他們的不一樣。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攤主人稱“二嫂”,說起話來很有底氣。二嫂說,儘管價格比別家高出不少,但是她一直敢於堅持高價競爭,因為她家的羊肉炕饃,一個是肉比較多,另一個是自己手工烙的餅,還有就是她家多年來的招牌。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羊肉炕饃,採用最古老的美食製作方法,把羊肉末、蔥末、鹽、孜然均勻撒到餅上,然後再拿一張薄面餅蓋在上面。平底鐵鏊子放火上倒油,油熱後把做好的餅放裡面烙,也就是“炕饃”。炕饃火候是關鍵,當餅反正面都烙焦黃了,往中間一疊,羊肉炕饃就做好了。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王濤 美食愛好者:外焦裡嫩,比較脆,雖然是羊油、羊肉,但是羶味不是特別重,吃完非常爽口。

二嫂說,她是西司夜市最初做羊肉炕饃的發起者,當初以家庭排行稱呼,給攤位取名“二嫂羊肉炕饃”,老伴兒因此被人叫做“二哥”,二嫂、二哥一起擺攤30年之久,硬是靠一個個小小的饃,讓家裡生活發生巨大變化。

炎炎夏日裡,冰涼的甜品應該是最能消暑解渴的,但是,在西司夜市,許多食客,尤其是女孩,卻在一些售賣熱飲的攤位前吃得津津有味。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消費者:因為它比較排毒,養顏,出出汗,可能對身體也有好處。

王濤介紹,熱飲品在開封夜市一直比較受歡迎,春夏秋冬都如此。

王濤 美食愛好者:來到我們八朝古都,必須讓你嘗一嘗來自於宮廷的東西,皇宮傳下來民間的一種茶飲,杏仁茶。

杏仁茶做法簡單,用涼白開把百分百的杏仁粉稀釋,然後用滾燙的開水衝調,再配以杏仁、花生、芝麻、玫瑰、桂花、葡萄乾、枸杞子等十多種食料。看起來色澤豔麗,聞起來香味純正。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除了杏仁茶,炒紅薯泥更是以“熱”聞名的開封傳統小吃,普通紅薯粗糧細做,軋壓成泥。將白糖倒入鍋內化成糖漿,再兌入香油,紅薯泥不斷攪拌,呈泥狀出鍋裝盤,分層放花生碎、芝麻、葡萄乾。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王濤 美食愛好者:它外涼裡熱,吃的時候一定要小心。紅薯泥還有一個(叫法),叫“三不粘”,一是不粘嘴;二是不粘盤子;三是一般不粘筷子。

開封西司夜市,除了本地特色的小吃外,比較受歡迎的還有涮牛肚。吃涮牛肚,一大把一大把吃才最過癮。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烘燜羊肉串,肉串放在一個大大的陶土罐子內,蓋上蓋子,靠火候的烘烤和蒸汽燜,出來的羊肉鮮嫩多汁。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王濤 美食愛好者:西司夜市是屬於我們開封本地人吃得比較多,因為比較實惠。其實我們開封還有很多特別熱鬧的夜市,而且特別有文化,這些年變化也特別大。


鼓 樓 夜 市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開封夜市是中國夜市的鼻祖,北宋之前歷代城市都是按點關門宵禁的,直至宋太祖詔令開封府,明確宣佈開封府三鼓以前的夜市開始合法化。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孫潤田 河南省開封市餐飲協會高級顧問:開封的夜市是開封的一個標籤,也就是一個名片,北宋的時候,夜市是非常興盛的,《清明上河圖》上面都能夠看到店鋪林立,到了夜晚,這些店鋪就燈火輝煌。

宋人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裡記載:“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要鬧去處,通曉不絕。冬月雖大風雪陰雨,亦有夜市”。清晰記載了宋代夜市的熱鬧和規模。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孫潤田 河南省開封市餐飲協會高級顧問:解放前後也有夜市,但是還沒有形成規模,改革開放以後,鼓樓有個廣場就辦起了夜市,你看,這就是咱們鼓樓夜市。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鼓樓夜市是開封最大、最壯觀的夜市,佔地三千多平方米,每晚接待海內外遊客上萬人,統一規格的小吃車整齊地排列在飲食區內,高吆低喝、悠揚婉轉的叫賣聲和餐具的碰擊聲,匯成了一曲動人的交響樂。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鼓樓夜市小吃幾乎囊括了全國各地的夜市小吃,吃什麼好呢?孫老師告訴記者一個竅門,去排隊人多的攤車,找本地好吃的人打聽。

轉了一圈,記者發現,排隊人最多的居然是一個賣炒涼粉的攤車。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消費者:這個攤在這裡已經30多年時間了,一般我們吃涼粉都會來到這兒。

炒涼粉可是開封的經典名吃,來開封吃夜市,不吃炒涼粉就等於沒來。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消費者:一般情況下,我們評判一碗炒涼粉是否好的標準,就是豆什兒是否正宗,豆什兒就是我們開封一種非常有名的醬。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炒涼粉的主料是柔韌適度的紅薯涼粉,將紅薯涼粉切成小塊,放到一口直徑半米多的平底大鐵鍋裡,火苗竄動,反覆炒動顫巍巍的半鍋涼粉。所謂豆什,就是開封人自家制作的傳統西瓜醬,每家有每家的特點。澆上油、豆什兒、蔥、蒜,一通爆炒,待每塊涼粉都沾上了佐料後,扣上個小盤子稍微燜一會,熱香鮮嫩,焦而不糊的炒涼粉就可以起鍋了。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涼粉起鍋時,有一層金黃色的鍋巴,當地人叫“焦餎餷”,它融合各種佐料的香味,有經驗的老食客會要求多放點鍋巴,資深炒涼粉愛好者,會把炒涼粉放入當地的大燒餅裡夾起來吃。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在開封夜市,很多看似普通的食材,卻做成當地的著名小吃。比如這一隻只金黃色雞子,和普通燒雞差不多,但它卻是開封當地名吃,還有個奇怪的名字——桶子雞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攤主:它裡面是空的,所有內臟都是從這裡邊掏出來的,這就是特殊的,師傅有一定技術,才能把它掏得非常乾淨。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孫潤田 河南省開封市餐飲協會高級顧問:腋下挖個小口,把湯灌進去,煮熟以後,把湯倒出來,要不怎麼裡邊和外邊一樣好吃,入味。

桶子雞吃起來鹹香嫩脆,肥而不膩。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在開封夜市上,普通食材、著名小吃的還有一種,叫黃燜魚,很多攤位都在售賣。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攤主介紹,只要有夜市的地方就會有黃燜魚,小魚兒大味道。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孫潤田 河南省開封市餐飲協會高級顧問:湯很鮮,魚也很鮮,魚還酥酥的,連刺一塊吃了。看起來很簡單,小魚炸一下,但是如果掌握不了技術,掌握不到秘製方法的話,出來就不好吃了。

攤主名叫黃建軍,來自開封遠郊。他告訴記者,30多年前和妻子雙雙下崗,就選擇了做黃燜魚小吃維持生活。

黃建軍 攤主:稍微淡一點的季節,一天賣個700、800元錢,我就知足了。賣這個,生活有變化了,過去在平房裡住,現在搬進樓房了。

黃建軍每天深夜收攤回家,天一放亮,又騎車到早市購買材料,黃建軍說,黃河中的野生小雜魚是製作正宗黃燜魚的上等材料,越新鮮越好。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為了味道新鮮,買回來小雜魚要抓緊時間收拾乾淨,然後進行醃製。放入鹽、味精、秘製的大料拌勻,小雜魚醃製半小時,將雞蛋液、澱粉、麵粉和成糊,小雜魚掛糊晾片刻。油熱6成時,將小雜魚逐個下鍋,炸成金黃色撈出備用。隨後用八角、桂皮、香葉、小茴香等十多種材料,調配湯料。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黃建軍 攤主:核心在這裡,不過,還有一種我們家秘製的,我爺爺秘製的,這是秘製的,祖傳的。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蔥、姜、蒜炒香,加湯料大火燒沸騰後,倒入炸好的小雜魚,然後加入香菜,燜40分鐘,小雜魚就會達到骨酥肉爛味鮮的效果。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一直忙到傍晚,黃建軍和妻子拉著黃燜魚,再一次向夜市出發。

黃建軍 攤主:每天都這樣,反正錢都是一分一分賺,挺辛苦的。


仿 古 夜 市

在開封,除了熱鬧的現代夜市,還有一些模仿古代的夜市,吸引大批對美食文化氛圍感興趣的客人。

老味吃街夜市,主打民國氛圍。而小宋城夜市則主打大宋市井風情,木質仿古建築,迴廊流水,亭臺樓榭及傳統戲曲,把人帶回了樸拙又輕緩的宋代。小吃攤販和服務員身著古色古香的衣衫,孫潤田介紹,仿古夜市重在情趣,這裡有歷史,有故事,有絕活的傳統美食。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孫潤田 河南省開封市餐飲協會高級顧問:這個就是鯉魚焙面,面拉得像頭髮絲一樣細,黃河大鯉魚。河南豫菜中的第一個,夜市上也能吃這樣的大菜。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消費者:酸酸甜甜,挺好吃的,跟糖醋鯉魚那種味道一樣。

灌湯小籠包是開封久負盛名的小吃,在開封任何一個夜市都是主角,在仿古夜市,幾乎每個餐桌上都會有一屜。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孫潤田介紹,正宗灌湯包是有特殊製作步驟的,灌湯也是有秘訣的。

正宗灌湯小籠包的餡,是用七分瘦三分肥的豬後腿肉絞碎成餡,放入鹽、味精、白糖、料酒、醬油等八種調料,用手打出來的。師傅用手在餡裡有順序,有節奏的打,並先後加入水和小磨香油,一直把餡打到稀稠如粥,拉長絲不斷才算合格,這就是包子灌湯的秘訣。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正宗開封灌湯包的麵皮,也是打出來的,不是揉出來的,經過打面、摔面,麵糰特別的勁道。

姬紅梅 廚師:這個灌湯包跟發麵的是不一樣的,對褶有要求,18到24個褶。然後咱們麵粉,因為三軟、三硬, 特別筋道,功夫全在面褶上,口要封得嚴、圓,包子提起像燈籠,放下似菊花。

水煎包,在宋代號稱“汴梁一絕”

,色澤金黃,外脆裡嫩,脆而不硬,香而不膩。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孫潤田 河南省開封市餐飲協會高級顧問:傳統鍋貼,實際上是北宋煎餃演變過來的,演變到今天,這裡邊咬一口就要流油的。

帶翅麟的鍋貼製作堪稱一絕,選豬後腿肉剁碎,放入盆中,醬油、薑汁、料酒按比例配好的配料,分幾次加水,反覆攪拌打上勁兒至發粘時,放入香油、韭黃拌好製成餡兒。把包好的鍋貼擺放在厚平底鍋中,注水,加蓋,直至沸騰。水煮幹後掀開蓋子,澆入特製麵漿,不停轉動近百斤重生鐵鍋,讓鍋貼受熱均勻,待麵漿幹後,澆上芝麻香油,白色麵漿在熱油烹製下,瞬間變成金黃色的翅麟。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邢守奎 廚師:它叫一帆風順,像個船帆,本身鍋貼也是船形。薄度跟報紙差不多,能看到報紙的文字,能透出來,尺寸就是0.01毫米。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邢守奎 廚師:黃焦酥脆,灌湯流油。

孫潤田 河南省開封市餐飲協會高級顧問:這些夜市讓老百姓暢遊其中,有人就形容開封的夜市是“ 天上星,頭頂燈,身邊爐灶,四周人聲”,連板凳、人影都是香的,吃的就是這個氛圍,這就是開封的夜市。

2018中國夜市全攻略之夜市鼻祖「河南開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