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教育叛逆期的孩子呢?

蘇廣龍


叛逆期的孩子,做為家長要了解孩子叛逆的實質,然後才能對症下藥!在這裡,

我重點說的是幼兒叛逆期的孩子應如何教育。

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被稱“寶寶叛逆期”,俗話說三歲看到老 ,然而,有的時候,3歲的孩子表現的種種行為可能是叛逆期的行為,並不代表著孩子長大以後,就會是那個樣子。處於"寶寶叛逆期"的孩子,往往表現出不聽話,不聽指揮,他們覺得自己變成大孩子了,比如,喜歡嘗試自己吃飯、穿衣服,自己動手嘗試沒做過的事情,這時候的家長可能會覺得,這個時候的孩子特別淘氣,關護方面如果一不小心,就會出現安全方面的問題。家長要如何應對呢?

1、滿足孩子的求知或嘗試的慾望

孩子在這個年齡段,認知和肢體發展都明顯地提高,他們喜歡嘗試或探索這個多彩的世界,可能在成人的眼裡,他們什麼東西都敢摸、什麼東西都敢翻、什麼東西都敢嘗試,這就是成人眼中“不聽話、不老實”的叛逆行為,家長要合理、科學地引導,不能一味地制止或批評,要了解孩子產生這種行為背後的真正原因,那麼,家長眼中的幼兒期的“叛逆”行為就會值得理解了。

2、控制自己的溺愛或關注的行為

孩子出現叛逆的行為,家長一定要合理的教育,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或過份的行為,家長不能出於溺愛的心理不去管教,這樣只會讓孩子變本加厲,對於孩子不文明、不禮貌、自私、獨斷、霸道等行為,家長如果讓孩子牽著鼻子走的話,當他們到了第一個叛逆期、第三個叛逆期,就更沒有辦法了,因為孩子已經摸透家長的脾氣了,所以,家長太溺愛、太關注,只會讓孩子的叛逆期行為愈演愈烈,家長得不償失。

3、加強孩子的行為或語言的指導

孩子出現叛逆行為,在人際交往上必定會出現問題,比如爭搶、打鬧、欺負等現象,家長要及時地教育孩子懂得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互相謙讓。家長要讓孩子知道,在一個家裡或一個集體當中,自己不能當小皇帝或小公主,什麼都是自己的,什麼都得聽自己的,這是不對的,蠻橫、不講理、為所欲為都是家長必須要規範和管教的。


如果您喜歡我的回答,敬請關注【月亮姐辰辰】,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月亮姐辰辰


謝邀。青春叛逆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是孩子從依賴到獨立的重要發展過程,這是一個不可省略的成長階段。也是孩子自我意識覺醒、獨立需求增長的表現,我們該為孩子叛逆期的到來而慶賀,他們終於開始從孩子邁向成人。

很欣賞那些在孩子還很小時就開始學習的家長,那樣的先知先覺究竟還是少數,人們常說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家庭教育偏偏不是錢就能解決的,沒有人能代替你行使父母的責任,你的能量跟孩子的問題不匹配時,註定要在泥濘中掙扎。。。

所以,說“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真心地不是句玩笑話。孩子的每個成長階段,家長有效的應對方式都能成長孩子內在的動機,成就孩子自信自律的品質。

陪伴青春期的孩子,是一個技術活兒,裡邊的門道絕不亞於陪伴幼兒園時期的小不點兒。親子溝通不止於探討人生或者發生衝突時才派上用場的技巧,平時細微處的點點滴滴更加重要。

親子溝通方法:1.面對問題,而不要回避矛盾。 2.解決問題,而不是證明孩子的錯誤。 3.換位思考,而不要固執己見。

從本質上說,親子溝通不是說教,而是改變行動。真正善於溝通的父母關注溝通的效果。

每個“問題”事件的發生,正是親子溝通表達愛的契機,都是父母把愛的陽光灑給孩子的機會,在他們最無助的時候,我們需要堅定、溫和地站在孩子的身邊,像是說:“沒什麼,有爸媽在,我們一起扛!”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另外,孩子也在學習自己的親人出錯時,愛是第一位的,先照顧出錯人的安全感,然後和出錯人一起解決問題。

父母在孩子表現出溝通的需要時,即使自己當時情緒糟糕,也請控制下,不要粗暴地打斷孩子,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這樣會導致孩子則陷入煩躁,焦慮,甚至出現逆反和牴觸,慢慢失去了和父母交流的意願和動力。親子溝通需要形成真正意義上互動和交流,父母真正關心孩子的感受和需求。重要的不是你說了什麼,而是孩子理解了什麼,所以孩子的反饋非常重要。 ​

#育兒育己百日會戰##樹雲說育兒#


樹雲說育兒


說到孩子,可能讓家長最惱火的就是孩子的叛逆期了,叛逆期是孩子逐漸長大的表現,一般會在孩子的青春期期間出現,這幾乎是每個孩子身上不可避免的現象,只是程度有所不同。


孩子處在叛逆期,該怎麼教育孩子,才能讓孩子聽進去,這困擾了很多家長,其實本人自己也沒有什麼太多的經驗。

首先,我覺得既然孩子處在叛逆期,孩子對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可能這些在家長眼裡有點幼稚或不解,但這時候,作為家長也要注意了,不能因為是孩子的看法,就片面的認為不對,而急著反駁孩子。相反,家長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思考問題,再考慮孩子的看法是否合理,如果真的不對,再去反駁也不遲。



在這個時候,與孩子溝通也是很重要的一點,發現孩子有什麼問題,及時的和孩子多溝通溝通,瞭解它們的問題,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而不是置之不理,只要做到了這一點,孩子也不會不聽從你的意見,你們的關係也不會那麼僵。


說到底,就是要多為孩子著想,有問題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不要憑藉自己年長而否定他們所做的。學會做他們的朋友,而不僅僅是父母。

自己的一點拙見,如有不妥,歡迎指正!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涼年足矣


我其實不太喜歡叛逆這個詞,我更喜歡自我意識覺醒。

青春期因為生理,心理原因,孩子的自我意識前所未有的膨脹。這個時期的家長,要特別講究方法。不是原則的事情就儘量隨孩子的意思吧,原則問題儘量採取讓他自我意識到的方法。

比如,我一個朋友的例子。她孩子上了初三,忽然覺得學習沒啥意思,想要放棄努力。正好她同學聚會,她領著孩子去了,讓孩子親眼看看同學之間的差距。一個當年的校花,因為家庭原因,過早放棄學業,現在就是一普通中年婦女。一個當年表現一般的女孩,一直努力學習,現在是公司白領。看到兩個人的差距,孩子感觸特別深!回來也改變了自己的想法。我覺得這個方法非常可行。

同時可以多找一些書讓孩子看看,深刻一些的。

類似的方法,總之沒有說教,給孩子思考的空間,讓他自己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