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華存編著的《黃庭經》,成爲我國道教界的重要經典而流傳於世

道教上清派祖師魏華存編著的《黃庭經》,成為我國道教界重要經典而流傳於世。這除了它的內在魅力外,還得益於韶興山陰道觀的道長和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一段交往,這就是我國藝林傳奇——寫經換鵝的故事。

魏華存編著的《黃庭經》,成為我國道教界的重要經典而流傳於世

魏華存繼承道教教義,苦心修煉,得道於懷川,光大於江南,83歲在南嶽終老。其經法傳於長子劉璞和弟子楊羲,後各個道觀都競相傳抄。

魏華存編著的《黃庭經》,成為我國道教界的重要經典而流傳於世

東晉時期,紹興山陰縣道觀老道長得此真經後,如獲至寶,晝夜背誦,愛不釋手。在酒酣耳熟之際,老道長捧出《黃庭經》,讓縣令和王羲之觀看,提出讓王公抄寫經典,由道觀出銀錢,給道觀留下墨寶。王羲之醉意腺朧,推推託託沒有應承。

魏華存編著的《黃庭經》,成為我國道教界的重要經典而流傳於世

這一次,老道長目的沒有達到,事後頗費了一番腦筋。他和眾道士商量:書法家們酷愛文房四寶,何不購些稀世的文房四寶送與王公,定能辦成此事。於是老道長便派人到京城購買羊毛毫筆,去洛陽購買黃河澄泥硯臺,去徽州購買上好的碳墨,又親自去湖南購買宣紙。

魏華存編著的《黃庭經》,成為我國道教界的重要經典而流傳於世

經半年之餘,購齊物品,用精美的禮盒包裝,挑了個吉利的日子,準備給王羲之送去。讓小道士送信後,才知王羲之正準備登船赴京,且年底不一定回來。

魏華存編著的《黃庭經》,成為我國道教界的重要經典而流傳於世

這下,老道士慌了神,他一邊安排禮品,一邊準備車馬,匆匆忙忙朝碼頭趕去,好不容易在碼頭追上了王羲之。王公見是精美的文房四寶,甚是歡喜,急忙收下,並再三道謝。可當老道長提出書寫《黃庭經》之事,他卻推說,今年去京辦事,此事明年再說。

魏華存編著的《黃庭經》,成為我國道教界的重要經典而流傳於世

老道長失望之餘,忽然拉住王羲之的書童到一邊詢問:“你家公子最喜歡什麼?”書童悄悄告訴他:“我家主公平時最喜歡養鵝…”。這下,老道長有了主意,在岸邊和王羲之揮手告別。送走王羲之,老道長心中有了底,他命觀內道士買了幾十只小、鵝,養在道觀後菜園,專人負責餵養,以備明年送與王羲之,從而辦成書寫《黃庭經》之大事。

魏華存編著的《黃庭經》,成為我國道教界的重要經典而流傳於世

第二年秋季,王羲之從京城回來之後,又被請去山陰道觀。不過這次與前兩次不同的是,既沒有豐盛的宴席,也沒有精美的禮品,只有一群肥鵝在後院養著。他把這群肥鵝送給王羲之。王羲之感激之餘,帶回《黃庭經》原稿,拿出平生技藝,沒有幾天,就將《黃庭經》全書書寫了一遍,這個傳世之作,就由山陰道觀一直流傳下來。後來,唐朝的書法家褚遂良、顏真卿,宋朝的米芾、蘇軾等都相繼抄寫,刻石立碑,《黃庭經》得以各種書體流傳於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