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驹生前最后一部电影,票房惨淡却发人深省

黄家驹生前最后一部电影,票房惨淡却发人深省

说起黄家驹,那是许多人的偶像,放眼香港乐坛几十年的历史,很难找出一个对于音乐,尤其是摇滚乐如此热爱的人,也很难找出另一个一直坚持原创精神的存在,正是基于以上的原因,黄家驹虽然已经离世,仍然是歌迷心中的精神图腾,被大家所怀念,不过,今天并不是要跟大家讨论他作为音乐人的成就,而是他在影坛的经历,说一说他生前最后一部电影——《笼民》。

黄家驹生前最后一部电影,票房惨淡却发人深省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香港的一座破旧大厦里,生活着一群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他们大多收入不高且年龄较大,无力支付高企的房租,只能租下一个床位,也算有了一个容身之所,纵然琐碎的生活中时常出现小矛盾,但多数人之间的关系称得上和谐,只是,突如其来的一封业主收回房屋的信函打破了往日的平静。

黄家驹生前最后一部电影,票房惨淡却发人深省

面对这样的情况,居住在这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有的人想要尽人事,至少为保住这里努努力,代表人物是乔宏所扮演的“古先生”;有的人想要通过这件事情多拿些补偿金,代表人物是泰迪·罗宾所扮演的“唐三”;还有的人则不愿意搬离这里,代表人物是谷峰扮演的“陆同”。

黄家驹生前最后一部电影,票房惨淡却发人深省

“古先生”找两位议员帮忙,没想到这两位议员表面上答应了此事,最主要的目的则是通过此事来做些面子工程,获得更多的民意支持,而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两个人都选择体验“笼民”的生活,尤其是陈国新扮演的“徐议员“不但采用这样的方式来揽下来号名声,还背地里使用诡计想要骗取笼民同意搬出的签名。

黄家驹生前最后一部电影,票房惨淡却发人深省

黄家驹所扮演的“毛仔“在年少的时候因为犯错而坐牢,出狱之后因为对父亲心存芥蒂而成为了一个新“笼民”,受到了“徐议员”的蛊惑而骗到了大家的签名并将这些卖了出去,但是在日后的相处过程中,发现自己对这些“笼民”所做的事情是错的,继而将写满签名的纸偷了回来并跟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当所有人以为度过一个难关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这个旧大厦被清拆的命运是无法避免的…

黄家驹生前最后一部电影,票房惨淡却发人深省

这部电影上映于1992年,正是香港影坛商业气息极度浓厚的年份,在那个年代票房收入过千万是经常的事情,而本片最终的票房成绩不到200万,位列当年度的151位,实为惨淡。

黄家驹生前最后一部电影,票房惨淡却发人深省

不过,虽然票房惨淡是事实,但这部电影却着实发人深省。

黄家驹生前最后一部电影,票房惨淡却发人深省

回顾香港电影的那个年代,一年的产量超过300部,但绝大多数都是商业片,搞笑、动作、爱情是必备元素,具有现实意义的文艺电影屈指可数,而《笼民》非但是一部文艺片,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当然,最大的功劳莫过于集编剧与导演于一身的张之亮。

黄家驹生前最后一部电影,票房惨淡却发人深省

他首先通过“笼民”这一社会现象撰写了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故事,富有想象的描绘了几个性格不同的角色,更通过这一群人来反映当时的社会氛围,而剧情深刻的地方在于作品没有绝对的区分对与错,将更多的思考留给了观众。

黄家驹生前最后一部电影,票房惨淡却发人深省

影片全长145分钟,比电影的一般时长要多许多,而对比商业片的明快节奏,此片相对要平淡许多,而写实的镜头更会让观众觉得这是一部纪录片,或许,这才是影片在票房上无法取得好成绩的根本原因,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虽然影片远比不上商业片带给观众的观感来的刺激,但长镜头的运用实在了得,尤其是电影结尾部分“笼民”们伴随着歌声结队而舞,绝对称得上香港影史的一个经典。

黄家驹生前最后一部电影,票房惨淡却发人深省

老戏骨乔宏、廖启智、泰迪·罗宾、谷峰、黄志强等表现着实让人信服,真正做到了演什么像什么,而这些人的完美演绎,都堪称教科书级别,尤其是廖启智演技本就了得,又遇到了特别的角色“太子森”,更是让人惊艳。

黄家驹生前最后一部电影,票房惨淡却发人深省

再说黄家驹,他是影片中具有最高的知名度的一位,但先从演技方面来考量,与前面提到的几位有较为明显的差距,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导演选择他来扮演“毛仔“还是非常合适的,因为演员本身与角色的高度契合是旁人所无法比拟,毕竟,黄家驹本身所具有的叛逆感以及感怀世事放眼那时的香港影坛难以再找出第二个,而这样的一个角色相对于以往的表演来说,明显在深度上有了较大的提升,可以说,从一个演员的角度去考量,这是黄家驹留给影坛的最大财富。

黄家驹生前最后一部电影,票房惨淡却发人深省

《笼民》在来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中一举斩获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配角等四项大奖,赢得了专业的肯定,即便如此,它还是小众,难以在热度上与其他香港电影匹敌,不过,作为一部优秀电影,它仍旧是香港影坛的一块明亮的招牌。

一影一事,影人影事

图源: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