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盤「借網布局」的新棋

從注重學歷教育轉向學歷教育、非學歷教育並重;從注重學校教育轉向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並舉;從注重教學型轉向教學、科研並行;從封閉的自我發展轉向開放的聯合發展。近幾年,面對巨大的招生壓力、激烈的市場競爭,青海廣播電視大學藉助現代遠程教育網絡平臺,使職工教育、社區教育、老年教育及各類培訓齊頭並進,下了一盤轉型發展“借網布局”的新棋。

“一體雙翼”: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並行

打開青海遠程教育服務平臺,各種優質的數字化教學資源涵蓋了83個本專科和成人高職專業所有課程教學內容,極大地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公需課學習網上,林業、建築、工業、計算機、文化、新聞出版等27個大類的919門課程資源盡在眼前,青海6個民族自治州及海東市6萬餘名專業技術人員的公需課、專業課程的繼續教育培訓,全部可以通過這裡的網絡資源來完成。

這是青海廣播電視大學在借網轉型的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

近40年來,青海電大曾為大量需要提升學歷層次的人提供了高質量的教育,為社會各行各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留得住,下得去”的人才。

但是,近幾年,隨著青海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曾經以學歷補償教育、提升學歷為主的電大,卻因辦學空間小、學科專業老、招收生源難、教學科研弱等一系列的難題,面臨重重危機和挑戰。

困局之下,出路在哪裡?

“做好上游,服務下游,爭取中間,黨和政府有要求,就要去主動作為,這是我們在轉型發展路上的不二選擇。”青海電大副校長段宏偉說。

段宏偉所說的“上游”“下游”和“中間”,是根據學員的年齡結構而來的一個形象說法。就是把上至老年人,下至社區居民群眾,中間包括各行各業的社會人員全部納為電大潛在的教學和服務對象。

在不斷探索中,青海電大黨委和行政班子提出了以發展學歷和非學歷職業培訓為體,以服務全省基礎教育和非職業教育為兩翼,以辦好社區教育和老年教育為延伸的辦學定位與總體思路。

理清了思路,出路也漸漸明晰:幾年時間下來,青海電大瞄準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發展,以及新型城鎮化過程中一線勞動者技術提升、技能深化、職業轉換、城市融入的需求,把工作延伸到各行各業:有各級各類單位工作人員的入職培訓、崗中培訓,有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有黨政幹部的專題研修,還有社區人員的黨性教育、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銀行農信系統及電影譯製廠的職業培訓等。

“實踐證明,電大的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忽視學歷教育,大學將不能稱其為大學;不重視非學歷教育,電大就無法發揮獨特的使命與功能。因此,電大轉型發展必須在堅持發展學歷教育的同時,更加註重非學歷教育,實現‘雙輪驅動,比翼齊飛’。”青海廣播電視大學副校長辛全洲說。

“觸網升級”:線下教育與線上教育同步

見到教務處副處長蘇少巖時,他正與網絡技術中心的同事討論學校“六網融通教學改革”的事情,這是今年青海電大工作的一個重頭戲。

“與普通高校大不相同,電大運用的是廣播電視、文字音像教材和現代化多媒體手段,網絡教育是我們最常規的業態。所以,我們利用國家開放大學海量的優質教學資源,聯合組建網絡教學團隊,共建共享課程和學習資源,通過網上輔導、難點答疑、作業批閱等對服務對象進行統一指導,把更多優質資源落地到青海。”蘇少巖說。

青海電大目前在全省建有8所州、市級電大,16所縣級電大及教學點。“點多、面廣、專業雜”的獨特校情之下,如果對所有專業全部實行現場教學,全校60多位專兼職教師分身乏術。

從2014年起,青海電大在已有網絡資源的基礎上再投437萬元,自建省級遠程教育公共服務平臺,供學生隨時學習,隨時考試。

教學觸網升級,學員是最直接的受益人。如今,直播課堂、雲教室、雙向視頻系統等遠程教學平臺,真正實現了對學生的視頻雙向互動教學。目前,青海電大已為7萬多人次學生提供在線網絡教育隨學隨考;為青海近15萬名行政事業單位和省屬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提供在線繼續教育服務;2萬餘名市民足不出戶在網絡課程學習中獲益。

品牌重塑:自我提升與外來活力相融

由於辦學的特殊性,多年來青海電大自成一體,缺少與外界、與上級部門、與同行之間的交流和往來。“開放大學不開放”成了其發展路上另一道“硬傷”。

“互聯網+的時代,要想轉型發展,要想增強電大辦學的時代感和吸引力,我們必須深刻把握時代特點和電大學生基於網絡學習的現實需要,不斷創新工作方法,用新媒體、新技術開創網絡教育的新局面。”青海電大黨委書記龐曉玲說。

學校堅持“錯位發展”,依託國家開放大學和省內高校資源鞏固基礎學科,自主開發“藏漢雙語”特色專業,並報請納入國家開放大學專業序列實施招生。下一步,還將開發增設生態保護、旅遊服務、物聯網工程、電子商務、商務阿拉伯語、藏文計算機技術應用等特色專業。同時,學校以科研促教學,近三年來,共獲批國家級社科基金項目4項、省級科研課題18項;與上海開放大學、江蘇開放大學建立對口支援合作關係,提升學校整體辦學能力。

《中國教育報》2018年07月22日第3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