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秒鐘就足夠發生一次錯誤的育兒行爲,你信嗎?

十秒鐘就足夠發生一次錯誤的育兒行為,你信嗎?

在外度假,吃過晚餐,我跟著一家三口上了電梯。他們五層,我四層,就是這幾秒鐘的時間,我見證到一個完整、絕妙的負面育兒案例。

爸媽大約三十多歲,小女孩四五歲的樣子,三個人各自舉著一根冰棍在吃。

一進電梯,爸爸就對孩子說:“你怎麼吃得這麼慢,快點吃。”

孩子沒說話,繼續吃。

媽媽從冰棍上騰出嘴來:“涼,慢點吃。”

孩子沒說話,繼續吃。

爸爸對媽媽的話“嗤”了一聲。

然後媽媽開啟diss模式,一邊拿手捅爸爸,一邊說,“就你事兒多,孩子吃個冰棍你也管。”用的是開玩笑鬥嘴的語氣。

然後,我下了電梯。

這場景小不小?熟悉不熟悉?——它可能每天在一家三口/四口的幸福家庭裡發生一百萬次。

這有什麼問題嗎?當然有。

很多爸媽都都在問:為什麼我孩子這樣那樣?我們一家人都做得挺好的,家庭教育沒什麼問題啊?——問題就藏在你根本沒有注意的哪些日常細節裡。

十秒鐘就足夠發生一次錯誤的育兒行為,你信嗎?

咱們來分析這個場景:

1、父母雙方或者一方,為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挑剔孩子。

孩子吃冰棍沒有大人快,這是個問題嗎?當然不是。但那位爸爸,不但明察秋毫地看到了,而且毫不猶豫、毫不客氣、毫不委婉地向孩子指出了。

很多孩子,就是生活在爸爸媽媽這些純粹莫名其妙的挑剔裡。

可能有人會說,那位爸爸也就是那麼隨口一說,有啥可較真的?但問題恰恰是,你隨口一說,為啥就是挑孩子的毛病?就算是沒話找話說,難道一家人就沒別的可說了嗎?談談度假地的美食美景,談談今天的遊玩見聞,談談等會兒咱們做什麼,哪一個話題,不比挑剔孩子有意思、有營養?

那位被爸爸diss的小姑娘,沒做什麼反應,估計已經完全習慣了。在真心媽媽看來,這樣的孩子,真的是很可憐,她看起來家庭和睦,衣食無憂,卻會不停地被這樣一些毫無必要存在的小小毒針尖給扎到。

所以,爸爸媽媽管住嘴自己莫名其妙嘮叨孩子的嘴,在育兒上,是無上美德之一。

如果你的孩子經常對爸爸媽媽的話做出抗拒的,或者不以為然的,或者充耳不聞的反應,我建議您回想一下,是不是在諸如吃冰棍這樣的小事上,對孩子說了太多無意義的廢話。

十秒鐘就足夠發生一次錯誤的育兒行為,你信嗎?

2、爸爸媽媽意見不一,而且毫不遮掩地呈現給孩子。

爸爸說,“快點吃。”媽媽說,“慢點吃。”

雖然說的不過是吃冰棍的小事,實際上卻是爸爸媽媽在面對孩子時的基本態度的一個生動縮影——他們可能經常意見不一致,然後又無所顧忌地向孩子展現出來。

這會讓孩子很困惑:我到底該聽誰的?

也會降低爸爸媽媽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或者叫“威信”,讓孩子認為,他的話不

重要,反正有人會管他,跟我沒關係。此外,爸爸媽媽經常對大事小事意見不一,還會導致在對孩子的教育上,缺乏恆定的原則,一件事可能在爸爸眼中是好事,到了媽媽那兒就成了壞事,一件事,媽媽可能允許做,而換成爸爸就不允許,一件事,今天這麼做了就沒問題,而明天做了,就有問題。孩子得到如此混亂的信息,如何能培養出穩定的行為?

如果爸爸媽媽發現自家孩子有在家裡和學校的表現差異很大、在不同人面前的表現差異很大、人前人後表現差異很大的現象,不妨回頭檢討一下,家裡的幾個主要養育者(包父母、祖輩)之間,是不是經常意見不一、互相批評、互相阻攔、互相拆臺?

十秒鐘就足夠發生一次錯誤的育兒行為,你信嗎?

3、爸爸媽媽日常生活中缺乏莊重,並且示範給孩子。

為小小的意見不一致,爸爸嗤笑媽媽,媽媽diss爸爸——電梯裡的這對父母,只用幾秒種的時間,就為孩子做了一個“如何對待他人”的負面示範。

而且我相信,此類場景,在很多年輕夫妻之間經常發生,當事人並不以為忤,甚至可能認為這是生活中的小小樂趣,會讓家庭生活更和諧更溫馨。

其實更好的生活不是這樣的。生活更好的樣子,是夫妻之間,彼此尊重,認認真真地對待彼此,好好地、正面地說話,一家人溫和端莊地生活,把彼此更好的樣子呈現給對方。

這樣,孩子也會學會尊重父母、尊重同學、尊重老師,和別人好好說話,不挑釁,少調笑,做個溫和、文雅、端莊的孩子。

有的父母可能會想,這樣不會把孩子帶得個性沉悶嗎?

當然不會,你這樣做,教給孩子的是“教養”,一個有教養的孩子,懂得善待自己,也懂得善待別人,他可能不那麼“鬧”,但內心豐富,一定不會沉悶無趣。

很多爸媽發現孩子這裡那裡不夠好,總喜歡到孩子身上找原因。其實孩子所有的一切,都是從大人那裡學來的,你“糾正”他一個問題,可能要花上幾個月、半年、一年的時間,給他示範一些不那麼好的東西,卻只要幾秒。

十秒鐘就足夠發生一次錯誤的育兒行為,你信嗎?

爸爸媽媽學會在這幾秒鐘的小細節上約束自己,就是把好的東西傳遞給孩子;如果你能堅持五年十年這樣做,那麼,你給孩子的家庭教育的品質,就能得到一個基本的保證了。

家庭教育哪有什麼複雜的?管好了自己,就能教好孩子。


真心爸媽(徐智明、高志宏):

我們是一對真實的爸爸媽媽,本科均畢業於北京大學,真心媽媽為中國傳媒大學博士。育有兩子,一個生於2002年,一個生於2006年。我們在這個專欄中所分享的,都是自己親身經驗、思考所得,所有文章均為原創,歡迎轉發分享、評論、討論、提問。(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真心爸媽已出版的育兒書:《育兒基本:找到好方法,輕鬆做爸媽》

養育是不控制孩子,也不懈怠自己。 《育兒基本》分享真心爸媽實現孩子自主生活、自主學習、自主閱讀、自主情感的基本教養法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