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天氣,送你一份超實用防中暑指南

中暑是夏季高溫天氣下常見的病症,尤其在高溫環境下勞作的人們,稍不注意,就可能發生中暑:輕者表現為頭暈、噁心、乏力重者會昏迷不醒,如不及時搶救,則危及生命。

高溫天氣,送你一份超實用防中暑指南

高溫天氣,送你一份超實用防中暑指南

高溫天氣,送你一份超實用防中暑指南

高溫天氣,送你一份超實用防中暑指南

高溫天氣,送你一份超實用防中暑指南

高溫天氣,送你一份超實用防中暑指南

高溫天氣,送你一份超實用防中暑指南

高溫天氣,送你一份超實用防中暑指南

氣溫高,溼度大,氣壓低,不僅對人體各器官的功能有一定的影響,對人的情緒狀態也是一種考驗。

高溫天氣,送你一份超實用防中暑指南

中暑是人體不能適應炎熱環境的結果,所以氣溫的高低是產生中暑的最主要的外因。資料表明,中暑與日最高氣溫關係密切,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37℃時,中暑人數將顯著增加。正因為如此,氣象和勞動部門將日最高氣溫達到37℃作為高溫天氣,發佈高溫報告,告誡人們採取防暑降溫措施。有時這種高溫天氣持續6天以上,此時,中暑將非常容易發生。中暑也與日平均氣溫有關,當日平均氣溫高於31℃時,說明全天大部分時間氣溫都在30℃以上,如果逢相對溼度偏大、風速偏小,中暑也比較容易發生的。

為什麼高溫環境下勞作容易中暑呢?研究表明,人體體溫調節主要有3種形式:傳導和對流、輻射散熱、水分蒸發。氣溫升高,人體以傳導和輻射方式的散熱減少,通過汗液蒸發這一方式的散熱增加。當氣溫在35~39℃時,人體三分之二的餘熱須由汗液蒸發排出,而排出不暢時,則容易發生中暑。可見中暑的發生,不僅和氣溫有關,還與溼度、風速、勞動強度、體質和營養狀況等有關。

運動保健專家研究發現,要想排汗順暢,避免中暑,必須及時補充因流汗過多而失去的水分。當然,補充水分也是有一定技巧的。一般可在勞作前15分鐘,喝大約400~600毫升的水(1~2杯);勞作的過程中,每隔半小時喝大約250毫升的水。倘若飲水太多,反而會導致胃部不適。

除了補充水分外,當空氣溫度和相對溼度都較大,而風速較小時(如梅雨季節裡的晴日),要減少勞動或運動量,縮短勞作時間;炎炎烈日之下,最好穿棉質、淺色的衣服,不可赤膊。同時,每次勞作之前,應注意收聽、收看天氣預報,根據氣溫的高低和風的大小,制定適宜的勞作計劃,採取得力的防暑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