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大手筆!山東省繪就衛生計生行業新舊動能轉換「路線圖」!

新思路,大手笔!山东省绘就卫生计生行业新旧动能转换“路线图”!

新思路,大手笔!山东省绘就卫生计生行业新旧动能转换“路线图”!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戰略部署,實現“健康事業、健康產業”兩翼互動,推動產業增量崛起與事業存量變革並舉,推進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現傳統醫療衛生事業提質效、新興醫養健康產業提規模、互聯網+醫療跨界融合提潛能、衛生健康品牌高端提價值,促進全省衛生計生行業新舊動能轉換,7月18日,山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印發《山東省衛生計生行業新舊動能轉換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若干措施》通過制定五大方面共二十項具體措施,繪就了全省衛生計生行業新舊動能轉換路線圖。

《若干措施》提出,

做強做優醫養健康新產業,催生增量崛起新動能。

構建醫養健康產業體系。依託區位、交通和資源優勢,強化核心引領、帶狀集聚、多點支撐,整體構築“三核三帶多點”的醫養健康產業發展格局。圍繞醫養健康產業工程、項目、企業、模式、人才、園區、小鎮、品牌等關鍵要素,推進

“八個一批”重點任務。突出醫養健康產業發展所需的科技、金融、數據、交易、合作等共性關鍵服務,搭建五大公共服務平臺,強化醫養健康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的要素支撐。確保實現到2022年全省醫養健康產業增加值達到1.15萬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11.5%,成為我省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的目標。

創建國家醫養結合示範省。先行選擇濟南、青島、煙臺、濰坊、濟寧、威海6個市、全省70個左右的縣(市、區)、800個左右的鄉(鎮、街道)建設醫養結合示範先行區。

高標準建設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中心。建立國家、省、市共建領導機制,加快北方中心項目建設。深化健康醫療大數據行業監管和臨床科研應用,發揮好智庫支撐作用,推動設立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北方研究院。

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新業態,壯大存量變革新動能。

鼓勵發展互聯網醫院。允許實體醫療機構使用互聯網醫院作為第二名稱,運用互聯網技術提供安全適宜的醫療服務,構建覆蓋診前、診中、診後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服務模式。

大力發展“互聯網+”醫療服務。基於省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成全省居民健康身份統一註冊及主索引標識認證體系,引導居民主動持電子健康卡接受醫療健康服務,推動全省實名就醫一卡(一碼)通用,實現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的連續記錄和信息共享。

拓展“互聯網+”藥學服務。積極建設“智慧藥房”,推動院內和醫聯體內處方系統與藥房配藥系統無縫對接,縮短患者取藥時間,方便群眾就近配到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常用藥物,減少跑大醫院次數。線上處方經藥師審核後,醫療機構、藥品經營企業可委託符合條件的

第三方機構配送。鼓勵醫療機構充分運用互聯網+物聯網等新業態便捷實現中藥飲片代煎、配送服務,解決患者排隊久、煎藥不便及取藥難等問題。

推動“互聯網+”分級診療全覆蓋推動醫聯體內醫療機構診療信息互聯互通,加快形成患者有序流動、醫療資源按需調配、醫療服務一體化的分級診療格局。2018年,遠程醫療服務覆蓋全部縣級公立醫院和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9年,全省所有醫共體實現遠程醫療全覆蓋。

普及“互聯網+”公共衛生服務。基於區域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實現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數據庫聯通整合,全方位記錄管理居民健康信息,為居民提供在線健康狀況評估、監測預警、用藥指導、跟蹤隨訪、健康管理等服務。

創新應用衛生健康新技術,培育創新發展新動能

加強臨床醫學創新應用。加強基礎與臨床協同創新,加快組學技術、系統生物學、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生物治療、基因檢測與靶向治療等前沿技術和基礎醫學研究成果向臨床轉化。構建精準醫學創新平臺,建立高發疾病專病基因庫和診療數據信息庫,推廣基於基因檢測的疾病早期篩查與診斷,結合人工智能、圖像識別、雲計算等先進信息技術,制定個性化的預防和治療方案。針對腫瘤、疑難複雜疾病、多系統多器官疾病等,醫療機構可以開設多學科診療門診、制定單病種多學科診療規範,建立單病種多學科病例討論和聯合查房制度,推廣多學科智慧診療模式。

強化科技創新驅動應用。推動完善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轉化醫學中心、醫學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創新平臺。優先在發病率高、危害性大的疾病診治領域,組建以醫療機構為主體、臨床應用為導向、協同網絡為支撐的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到2021年建設10家以上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爭創2-3家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包括省部共建中心、國家分中心)。

實施“重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科技創新工程,促進醫學模式從“以疾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

創新發展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支持發展嵌入式軟件、無線傳感、工業控制、人工智能、醫用機器人、生物三維打印和可穿戴設備等技術在醫院的研發、應用。開展智能醫學影像識別、病理分型和多學科會診以及多種醫療健康場景下的智能語音技術應用。推動傳統醫療衛生服務設計研發數字網絡化、裝備智能化、生產自動化、管理現代化、營銷服務網絡化,以醫療智慧化來引領和帶動傳統醫療優勢實現跨越發展。

大力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實施中醫傳承創新工程,加強齊魯歷代中醫藥名家學術思想、臨床經驗以及傳統制藥、鑑定和炮製技術的整理研究。推進全省中醫館健康信息雲平臺項目建設,啟動“齊魯中醫精英計劃”,實施全省中醫藥五級師承教育項目、名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項目。推進中醫經典、經方和經驗“三經傳承”戰略實施,凝練中醫藥精準醫療技術。支持社會力量舉辦中醫養生保健機構。

深化“放管服”新模式,拓展改革發展新動能

深化“放管服”改革。簡化優化衛生計生許可事項工作流程,提高線上辦理比例,推進實體政務大廳與網上平臺融合發展,實現群眾辦事“一次辦好”。全面推行生育服務網上登記以及醫療機構、醫師、護士電子化註冊審批等“一站式”服務,方便群眾快捷辦證查詢信息、瞭解政策。推進電子化註冊系統服務資源和數據資源平臺化,促進各類業務信息系統條塊聯通,實現信息資源互認共享、多方利用。

優化社會辦醫環境。鼓勵社會辦醫“提檔升級”,支持社會資本(含境外資本)建設一批管理、服務、技術領先的高水平、上規模、專業化的醫療機構。

推動衛生健康服務標準化。

引導公立醫院向內涵建設和創新服務轉變,打造一批具有全國一流水平的區域醫療中心。指導推動濟南、青島兩市整合優質資源,創建國家醫學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支持濟南、青島、煙臺建設國際醫療中心(特需門診),著力增加高端服務供給。

完善規劃保障新機制,激活新舊動能轉換新動力

提高政治站位。把新舊動能轉換作為統領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總抓手,抓好健康事業的同時也要抓好健康產業,不斷創造出新的活力和效率,激發全行業新動能。

推進招商引資。把招商引資、招才引智作為實現衛生計生行業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支撐,破除一切不利於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的思想觀念、制度規章、陳規陋習。按照管產業必須管招商的原則,聚焦我省醫養健康產業發展,建立完善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工作機制,制定產業招商規劃,組織招商活動,不斷創新方式方法,完善激勵措施,建立考核機制。

強化人才支撐。結合泰山學者等人才建設工程,制定優惠政策,招才引智,吸引醫療衛生高端人才來我省發展,形成一批在重大疾病防治、醫藥研發、健康管理等領域有較高學術地位的領軍人才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調動廣大醫務人員積極性。

加強督導考核。建立完善衛生計生行業新舊動能轉換績效評價考核體系,加強工作督促檢查,強化重大事項分工方案的督導落實。引入第三方評估機制,定期對衛生計生行業新舊動能轉換效能進行監測評價,發佈新舊動能轉換推進評價報告。

堅持輿論引導。堅持主動引導社會輿論,凝聚社會共識,營造關心支持衛生和健康領域新舊動能轉換的良好氛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