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中國刀劍是否真是「花架子」?

說到中國傳統刀劍術,受到武俠小說和功夫片的影響,很多人會以為中國刀法劍法都是“徒支虛架,以圖人前美觀”(戚繼光語),只適合舞臺表演,十分缺乏實戰性。然而,中國最早的刀法劍術本就發源於實戰,只是之後歷經變化,自隋唐以後,實戰性變少,漸流為“花法”。

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中國刀劍是否真是“花架子”?

但是,到了明代中後期,以抗倭名將戚繼光為首的一批軍事家、武術家,憂心武事不備,結合由日本保留的中國古傳刀劍法,紛紛創制可用實戰的刀法劍術,像《辛酉刀法》、《朝鮮勢法》、《單刀法選》、《單刀圖說》這樣風格古樸、極具實戰性的雙手刀劍法的問世,大有使“可施於戰鬥”的古之刀劍法產生復興的可能。可惜,到了清代,這並沒有成為現實。我們看到的刀法劍術,大都仍然追求著美觀和藝術性。

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中國刀劍是否真是“花架子”?

根據史籍中“軒轅帝採首山之銅鑄劍”的記載,中國最早的劍可推源到黃帝。但在考古文物中,中國最早的青銅劍,出土於西安張家坡西周墓中。由此推測,青銅劍應始於商代,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進入鼎盛時期。此時的鑄劍名師歐冶子,曾鑄有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巨闕五把名劍,又與干將聯手鑄成龍源、泰阿、工布三劍,成為中國鑄劍師之翹楚;另外《吳越春秋》中所載干將莫邪為楚王鑄劍,劍成後,為楚王所殺,其子又用干將所鑄的劍為父報仇的故事,更是傳奇無比,在民間流傳甚廣,可見春秋戰國時,鑄劍之風大盛。

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中國刀劍是否真是“花架子”?

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中國刀劍是否真是“花架子”?

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中國刀劍是否真是“花架子”?

同樣是此時,中華劍術也形成雛形,《莊子·說劍》篇中寫道:“夫為劍者,示之以虛,開之以利,後之以發,先之以至。”儼然是一段簡潔的劍術心法。比之更詳細的是,《吳越春秋》中越女論劍:“凡手戰之道,內實精神,外示安儀,見之似好婦,奪之似懼虎,布形候氣,與神俱往,杳之若日,偏如滕兔,追形逐影,光若佛仿,呼吸往來,不及法禁,縱橫逆順,直復不聞。斯道者,一人當百,百人當萬。”越女此段論劍言論,把以劍相搏時的戰術與心理,講的入情入理,絕非出於文人的臆斷揣測,可見,中華劍術從來都是講臨陣實戰的。

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中國刀劍是否真是“花架子”?

刀的發展與劍相仿,由商代出現青銅刀,經春秋戰國的發展,到了漢代,出現了鋼製環首刀,刀身長而平直,背厚而刃薄,背柄末端有鐵環,故而得名。到東漢時,又出現了“百鍊鋼”技術,在鑄刀時,將刀坯反覆摺疊鍛打,以除去鋼中雜質,提高了刀劍的強度。到了三國,鑄刀之風更盛,曹操曾命人打造過五把分別帶有龍、虎、熊、馬、雀標識的寶刀,其子曹植作《寶刀賦》稱其能“陸斬犀革,水斷龍舟。”可見,這時期,刀的強度與韌性得到了巨大飛躍。

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中國刀劍是否真是“花架子”?

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中國刀劍是否真是“花架子”?

在現代出土的很多漢畫像磚上,我們時常會看見,一手持鉤鑲,一手持環首刀的漢代武士對戰搏鬥廝殺的場景,在這種場景中都是兩人執械相搏,絕少一人單練的情形。由此可見,漢代刀法仍是以搏人為主的實戰性刀法,也反映出漢代注重實戰、不講花招的尚武民風,在此種民風影響下,手持環首刀的西漢武士為大漢帝國開疆擴土立下了汗馬功勞。

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中國刀劍是否真是“花架子”?

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中國刀劍是否真是“花架子”?

中國刀劍法由注重實用實戰轉變為追求美觀和藝術性,始自唐宋時代。至於因何而變,於志均在《中國傳統武術史》中給出了三點原因:一是文人雅士的談劍,卻不談劍的實戰功用。二是大量出現的傳奇小說,將劍術帶入玄境。三是民間華而不實的“擲劍術”大行其道,誤導人們追求“飛劍”之法。這三點原因,可說是把中華刀劍帶入歧途,結果,便於表演的單手持握的短柄劍,流傳了下來;用於實戰的雙手持握的長柄劍,逐漸失傳,這實在是可惜至極。

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中國刀劍是否真是“花架子”?

到了明代前期,刀法劍術的“花法”大肆流行,以至於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不得不規定:“凡比較武藝,務要俱照示學習實敵本事,真可對搏打者,不許仍學習花槍等法。”戚繼光對武藝要用於實戰的強烈要求,既是作為軍事將領確保軍隊戰鬥力的表現,更是要戰勝擁有高超刀法的倭寇所採取的必要手段。

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中國刀劍是否真是“花架子”?

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中國刀劍是否真是“花架子”?

明代中後期,東南沿海倭患嚴重,戚繼光在與倭寇的作戰,見識到了日本刀的厲害,他在《紀效新書》說,“我兵短器難接,長器不捷,遭之者身多兩斷。”寥寥數字,寫出了日本刀法的恐怖與自已的無奈。戚繼光在岑港之戰之中,以三千人的傷亡,打死打傷倭寇不足千人,而且有部分倭寇突圍,未獲全殲。戚繼光痛定思痛,挑選當地鄉勇,組建赫赫有名的“戚家軍”,針對倭寇的特點,創造出“鴛鴦陣”這種專門剋制倭寇的陣法。對於倭寇的刀法,他立即找到其威力大的原因,“緣器利而雙手使,用力重故也。”對此,他沒有固步自封,立即採取“拿來主義”,參考倭刀的外形,創造了“戚家刀”,並果斷吸收日本刀法與中國刀法結合,創造新的實戰雙手刀法《辛酉刀法》。

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中國刀劍是否真是“花架子”?

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中國刀劍是否真是“花架子”?

“戚家刀”據《紀效新書》載,刀長五尺,後用銅護刃一尺,柄長一尺五寸,共六尺五寸,重二斤八兩。刀身修長,形似日本刀。

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中國刀劍是否真是“花架子”?

《辛酉刀法》與日本的刀法關係莫大。戚繼光在與倭寇作戰中,偶然得到一本日本刀譜《倭夷原本》,上面是用日文記載的日本刀法“陰(隱)流之目錄”及其習練方法。“陰流”是日本劍道三大流派體系之一,“目錄”是日本劍道專有名名詞,意指劍道流派修練中的一個等級,一般到了“目錄”這個等級,說明習練者已經得到該流派的中級資格,掌握了該流派所有的基本動作招式。日本古武道學者認為,這部《陰(隱)流之目錄》是“陰流”流祖愛洲移香齋之子愛洲小七郎所傳的“猿飛陰流”劍術傳書。

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中國刀劍是否真是“花架子”?

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中國刀劍是否真是“花架子”?

戚繼光把它原文收錄在《紀效新書》中,緊跟在後面的就是戚繼明根據“陰(隱)流之目錄”所創的《辛酉刀法》。這等於是融中日刀法為一爐,合成一譜。在以後十幾年中,無管是在東南沿海的抗倭戰爭中,還是在平定倭寇之後被調往薊鎮練兵期間,他在軍隊中積極推廣這種刀法,形成了一套實用性實戰性極強的練兵方法,這在他後來所著的《練兵實紀》中都有明確記載。眼光卓著,不固步自封,肯學人之所長,以補己之不足,這正是戚繼光超越時代的過人之處。戚繼光所練的這支“新軍”,在臺州大戰中,九戰九捷,南方平定倭寇,北方抵禦韃虜,馳騁疆場,軍功卓著。

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中國刀劍是否真是“花架子”?

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中國刀劍是否真是“花架子”?

戚繼光獨具慧眼,是恢復古傳刀劍“快馬輕刀”傳統的第一人。他說,“今如獨用則無衛,惟鳥銃手賊遠發銃,賊至近身,再無他器可以攻刺。如兼殺器,則銃重藥子又多,勢所不能。惟此刀輕而且長,可以兼用,以備臨身棄銃用此,況有殺手當鋒,故用長刀備之耳。”他把古傳刀法定名為“雙手長刀”,顯然是深思熟慮之後的結果,此舉也是恢復自漢魏後在中國逐漸失傳的古傳雙手刀長柄刀劍的一個契機。

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中國刀劍是否真是“花架子”?

之後到了明代後期,其它雙手刀劍法在民間紛紛問世。其中,著名文學家茅坤之孫茅元儀見明朝後期武備廢弛,危機重重,雖為一介書生,但有懷投筆,編著了長達240卷的明代軍事鉅著《武備志》,在這本堪稱中國古代軍事百科全書中,收錄有雙手劍法二十四勢。這是中國古傳唯一的雙手劍譜,顯得彌足珍貴。

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中國刀劍是否真是“花架子”?

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中國刀劍是否真是“花架子”?

茅元儀這部雙手劍譜得自朝鮮,稱其為《朝鮮勢法》,他在序言中說,“古之劍可施於戰鬥。故唐太宗有劍士千人。今其法不傳。斷簡殘編中,有訣歌,不詳其說。近有好事者得之朝鮮,其勢法俱備,固知中國失而求之四裔,不獨西方之等韻,日本之尚書也。”如果說,戚繼光創《辛酉刀法》,是出於提高軍隊戰鬥力,實戰中打贏敵人的目的,那麼,到了茅元儀這裡,恢復古傳用於實戰的雙手劍法,就成為了自覺的追求。

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中國刀劍是否真是“花架子”?

這二十四勢的雙手劍法,被民國武術研究大家唐豪先生,稱為“中國古佚劍法”,據他考證,中國古之劍法,在明代之前,雖然失傳,但傳入日本,被日本保留下來,發展為日本劍道。他拿這套《武備志》中的劍法,與日本劍道五個基本“構”型比較,發明這個五個“構”型與二十四勢劍法中的七個勢子相同。

諸手上段之構,與茅志之鑽擊勢、豹頭勢同。

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中國刀劍是否真是“花架子”?

中段之構,與茅志之逆鱗勢同。

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中國刀劍是否真是“花架子”?

下段之構,與鳳頭勢、點劍勢同。

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中國刀劍是否真是“花架子”?

八相之構,與展旗勢同。

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中國刀劍是否真是“花架子”?

脅構,與撩掠勢同。

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中國刀劍是否真是“花架子”?

脅構,與撩掠勢同。

中國古傳劍法經由朝鮮傳入日本,在明代時,又回留回中國的說法,應為可信。當代武學研究大家馬明達先生,又有專文論述,可茲佐證。

明代末年又有兩部雙手刀譜出世,程宗猷的《單刀法選》與吳殳的《單刀圖說》,程的《單刀法選》得自明末浙江武人劉雲峰所傳,吳的《單刀圖說》得自武人石電所傳,劉雲峰與石電二人的刀法又都是得自倭人刀法。吳殳在《單刀圖說》中,雖然對程宗猷的刀法頗有微詞,但兩人對刀法的追究,實則大同小異。

《單刀法選》中說,“器名單刀,以雙手用一刀。其技擅自倭奴,鍛鍊精堅,制度輕利,靶鞘等物,各各如法,非他方之刀可並,且善磨整,光耀射目,令人心寒。其用法,左右跳躍,奇詐詭秘,人莫能測。故長技每每常敗於刀。”

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中國刀劍是否真是“花架子”?

《單刀圖說》中說,“唐有陌刀,戰陣稱猛,其法不傳。今倭國單刀,中華間有得其法者,而終不及倭人之精。……單刀破輕長之器,則避其虛而擊其實,何也?槍之虛處,變幻百出,必非刀所能御,而實處唯有一杆,苟能制之,則無以用其虛矣!……單刀敵短重之器,則避其實而擊其虛,何也?大棒、鐵鞭、長斧、木钂,不可直當,必斜步偏身,避其重器,擊其身、手,乃可必勝。”

從兩人的言論,可以看出,第一,兩人都認為“雙手用一刀”的雙手刀法,具有極強實戰性。言刀法,從來只注重實戰性。第二,兩人都在思考如何用雙手刀法破解和反制敵方“長技”的方法,就是所謂的“以短制長”之法。當時,槍為諸器之王,諸器莫能破,刀能破槍,刀法才能獲得上陣效命的資格。第三,兩人從不言單操獨“武”,言刀法,從來都是講兩人對敵,敵如何變動,我如何應對,從而達到破敵之效。

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中國刀劍是否真是“花架子”?

從戚繼光到茅元儀,從程宗猷到吳殳,明末掀起的雙手實戰刀法的熱潮,使之大有復興之勢,可惜,這一切都被清軍入關所打破,清軍八旗子弟,騎射起家,重騎兵,不重步戰。善於步戰的雙手刀法,沒有得到清代武人的重視,失去用武之地,逐漸泯滅無聞。

清代終結,到了民國。這一情況,才得到改變。在抗戰中,民國武術名家馬鳳圖針對日軍拼刺的技術,創制《破鋒八刀》,其為典型雙手刀法。西北軍二十九軍大刀隊以此為教典訓練,取得喜峰口大捷,從此“抗日大刀”名揚天下,一首“大刀進行曲”唱出了中國人民英勇不屈的精神,在當時曾影響無數青年入伍參軍,殺日寇,保國家。

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中國刀劍是否真是“花架子”?

到如今,武術界又有“苗刀熱”,苗刀非苗族人所用之刀,而是刀身修長,極像禾苗,因而得名。苗刀的創制,始自民國南京國術館,作為中國為數不多的雙手刀法流傳下來,現在又被人重視起來,至於將來會怎麼變,只能靜待習武之人的見識與作為。

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中國刀劍是否真是“花架子”?

總之,中國刀劍法是具有實戰性,對此,我們要有信心,雖然,單操獨練的刀法劍術,在影視劇中那些飛來飛去、熱鬧浮華的花法武打場面的宣傳下,仍然是主流,但是,中國刀劍實戰性的雙手刀法,畢竟,不絕於縷地傳承下來了,中間的過程雖曲折無比、輾轉反覆,但每當中華民族遭遇危亡時,它都發揮了上陣殺敵、保家衛國的作用。

戚繼光《辛酉刀法》實戰驚人,中國刀劍是否真是“花架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