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酷的「後世界盃時代」

作者/郭吉安

世界盃收官近一週,空氣中似乎還瀰漫著夏日的足球狂歡因子。

綠茵場上的汗水與淚水,眾神的隕落和巨星的誕生,還有圍繞著足球聊不完的八卦,同深夜裡的啤酒、小龍蝦一起構成了2018年的難忘夏天。

優酷的“後世界杯時代”

首次拿下世界盃直播權的優酷更是為這場全民狂歡定調,直到現在,這個“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傾巢出動奮戰世界盃的團隊還縈繞著打了大勝仗的歡樂氛圍。

慶功宴還沒結束,優酷在體育上的下一個動作便接踵而來。7月19日,阿里又砸下了一個重磅消息:阿里巴巴集團近期完成了對蘇寧體育的戰略投資。

優酷的“後世界杯時代”

而優酷也將作為此次戰略合作的重要載體,與蘇寧體育旗下PP體育圍繞體育內容展開深度合作,聯合運營全新的“優酷體育”頻道,並在會員品牌和服務等多個領域進行合作。

優酷的“後世界杯時代”,正式啟幕。

優酷的“後世界杯時代”

世界盃收官,閃電入局的優酷賺了什麼?

5月29日,優酷正式對外宣佈成為2018世界盃央視指定新媒體官方合作伙伴,並拿到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包括賽事直播、視頻點播、賽場花絮等多項權益。

而這時距離6月14日世界盃開賽僅剩下短短15天。

可想而知,堪稱是閃電入局的優酷面臨著來自外部和內部的諸多壓力。直播技術要求、內容營銷設置、招商任務、聯動傳播設計……千山難越。

但就是憑藉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勁頭,這支團隊扛過了世界盃的大考。

數據可以說明此次的“赫赫戰功”。

據小娛瞭解,優酷世界盃決賽直播以單場超2400萬的觀看用戶再創歷史新高,較一開始的世界盃揭幕戰實現了100%增長。而在持續一個月的世界盃期間,累計超過1.8億用戶通過優酷觀看世界盃,相當於中國總人口數的1/7。

優酷的“後世界杯時代”

QM的數據報告更是顯示,世界盃開賽後,優酷APP的DAU較6月非比賽期間平均增長達到了22%,日活躍用戶數成功破億,並在比賽實時活躍用戶數上超過騰訊、愛奇藝,登上龍頭。

無論是觀看量還是用戶活躍的提升都是一個足夠驕傲的成績。而更值得稱道的是,這項專業性較高的體育賽事被賦予了不一樣的娛樂意味,被打造成了一場泛娛樂狂歡。

優酷的“後世界杯時代”

阿里集團的生態體系是天然的“加油站”,優酷聯合阿里旗下餓了麼、盒馬鮮生、淘寶、天貓等近30個事業群共同發力,碰撞出了多樣化的玩法。在優酷世界盃的傳播過程中,大眾見證了一次次體育和娛樂因子碰撞後的奪目光芒。

多檔世界盃相關綜藝產品和花式解說最大程度釋放了用戶的“娛樂觀球”心態,五花八門的梗和段子在網路中橫飛,以往賽事解說中的晦澀術語和球迷對罵的行話黑話被稀釋成了地火人煙,大量的泛體育用戶被吸引而來。

而伴隨著本屆世界盃的成功火出圈,優酷再次證實了一個觀點:全國範圍內存在著廣泛的體育娛樂受眾等待喚醒。

這樣的一群人將成為優酷體育頻道的重點發力對象。

優酷的“後世界杯時代”

跑馬圈地,優酷要分體育蛋糕

剛拿下世界盃時,阿里文娛集團輪值總裁兼大優酷總裁、阿里音樂CEO楊偉東便在採訪中公開表示:拿下世界盃並非優酷一時頭腦發熱,而是出於在體育內容產業的長遠佈局,也是向大眾表示優酷對於體育內容的重視和持續投入的決心。

楊偉東還說:“此後體育還需要我們和合作夥伴一起來做,畢竟這個領域整體還是比較複雜的。”

再聯想7月19日阿里巴巴宣佈入股蘇寧體育並達成戰略合作,以優酷體育作為落地平臺,和PP體育基於頂級體育賽事內容聯合打造優酷PP體育會員品牌,曾經的“合作伙伴”指意便十分清楚了。

優酷的“後世界杯時代”

蘇寧體育這位四年的老玩家核心優勢非常顯著。從2014年開始涉足體育領域至今,蘇寧已經飛速成為了中國最大的體育產業集團,在體育全產業鏈上均有佈局。據蘇寧體育集團副總裁米昕介紹,蘇寧體育集團業務涵蓋四大板塊,分別是體育傳媒、OTT服務、體育零售和體育培訓。

俱樂部運營管理、體育傳媒運營、青少年足球培訓、體育賽事版權經營、體育商業運營、體育地產開發等業務蘇寧體育均有涉獵。其旗下還擁有江蘇蘇寧足球俱樂部和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兩大俱樂部。

同時,蘇寧體育也是目前中國足球版權最齊全的平臺之一,囊括了國內90%的體育內容資源,包括歐洲五大超級足球聯賽全部版權,再加上中超、亞冠、中國之隊、歐冠、歐聯杯、足總盃、荷甲、蘇超和俄超等近30項國內國際重大體育賽事。這些核心體育IP版權也對優酷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優酷的“後世界杯時代”

在優酷體育入局前,頂級體育賽事IP基本握在騰訊體育和PP體育手中,PP以足球版權為主,騰訊則擁有幾乎所有籃球資源,而優酷此次通過入股蘇寧體育,拿下PP體育手中頂級足球賽事IP,無異於在世界盃之後又找了一個強有力的加速器。

“找到了合適的夥伴,此時入局便是剛剛好。”楊偉東說。

優酷此番聯手蘇寧,正是對外做出了強勢宣告:新玩家正式進入體育牌桌了。

優酷的“後世界杯時代”

體娛結合,互聯網體育牌桌上的“寡頭戰”

當下的互聯網體育牌桌,經歷了樂視體育的轟然倒塌、萬達體育的大規模收縮後,主要還留存著騰訊和蘇寧兩大寡頭遊戲,而此番優酷攜手蘇寧的強勢入局,也許將會正式展開和騰訊體育的“遭遇戰”。

此前,蘇寧體育旗下的PP體育專注於賽事的專業運營,是憑專業化攬獲核心足球愛好者的體育平臺。在這一點上,與騰訊體育的“泛娛樂”路線並不一致。

儘管騰訊體育獨立於騰訊視頻之外運營,但是也在近幾年的探索中摸到了泛娛樂的重要性。“體育IP+泛娛樂營銷”一直是騰訊佈局體育板塊的核心思路。這也與優酷的“體娛結合”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因而優酷進軍體育內容的戰略意義便顯得十分重要。優愛騰三家視頻平臺當下在劇集和綜藝上的競爭進入了膠著期,短期內誰都沒辦法在劇綜內容的競爭上產生絕對優勢。而此番優酷佈局體育內容相當於開闢了新的戰場,在對體育內容的投入和運營上則有可能成為三家拉開差距的關鍵因素。

在接受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採訪時,楊偉東認為本屆世界盃便是優酷把專業體育做成泛體育和泛娛樂化的良好嘗試,“經過這50多天的世界盃運營之後,我們會進行及時的積累、總結和覆盤,我們希望在之後跟PP體育的聯運當中,把這些經驗做進一步的規劃化複製。”

優酷的“後世界杯時代”

而談及如何將優酷的娛樂能力為體育板塊賦能,楊偉東也表示,會通過綜藝節目探索將年輕的體育人打造成明星,“例如中超,我們便會探索是否一些人可以被明星化,通過綜藝節目把他們的特色放大。一個產業一定要有明星,這個明星有時候是體育明星,也有一定的偶像明星成分。”

米昕也在採訪中強調:“要打造中國自己的‘貝克漢姆’,不斷引導體育文化基因的落地。”

優酷體育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漸漸明晰:用文娛基因稀釋體育的專業性,打造更多的體育巨星,獲得更廣泛的用戶,這也正是世界盃玩法的延續。

另一方面,背靠阿里生態,優酷體育在商業化模式上也更加多元,這也是它強於騰訊體育所在,作為行業內唯一一家能夠把會員付費、廣告和電商三種互聯網主流商業模式聚合在一起的平臺,“一魚多吃”的玩法正是其競爭對手所欠缺的。

也許不久之後,優酷這位新玩家便能呈上一份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