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鄉愁都是因爲饞!這個雪梨人,正把咖啡帶入「茶國」印度!

當發現自己無法在定居的地方品嚐到美味的咖啡時,

最近,出生於悉尼的咖啡師Shannon D’souza肩負起了將澳洲咖啡文化引入“茶葉之國”印度的使命。

在印度西南部,出生於悉尼的Shannon D’souza和家人經營了一家咖啡和茶園,

僱傭了約400名工人種植咖啡豆,這都是因為D’souza無法在印度找到美味的咖啡。

“當我初到印度時,咖啡是一種叫做南印度的過濾器(South Indian Filter)的東西,它非常苦,加入了大量的牛奶和糖。”D’souza說,

“我曾一度買不到一杯像樣的咖啡。”

由於曾在悉尼Mosman和Rocks的咖啡館工作過,為了喝到令人滿意的咖啡,D’Souza開始在孟買經營一家咖啡館。

所謂的鄉愁都是因為饞!這個悉尼人,正把咖啡帶入“茶國”印度!

儘管這座城市的人口約為2,200萬,但D’Souza卻發現他在這裡很難找到好的咖啡師。

“在正式僱傭第一位咖啡師之前,我們進行了40次面試。這非常艱難,很多印度咖啡店都使用自動機器機械地衝制咖啡”。

如今,D’Souza正在教咖啡師如何接近客戶,瞭解他們對咖啡的喜好。

“我們不得不僱傭一個人與客戶進行接觸,另一個人來做咖啡。”D’Souza說。

事實上,澳洲咖啡館此前正是憑藉這個“小招數”打動了紐約人。

紐約布倫斯維克咖啡店店長亞歷山大·赫爾(Alexander Hall)介紹,美國的咖啡店一般都要求顧客在櫃檯前點餐付款,而墨爾本風情濃郁的咖啡店卻有侍者親自到桌前服務。

在赫爾看來,因為紐約顧客群體人數龐大,因此美國同行們對顧客的態度相對敷衍,希望顧客早結賬早離開。

但在墨爾本的咖啡文化中,店主卻深諳顧客的重要性。

因此紐約的墨爾本咖啡店的生意都很紅火,從早上7點營業到晚上6點打烊為止,排隊盈門的顧客絡繹不絕。

所謂的鄉愁都是因為饞!這個悉尼人,正把咖啡帶入“茶國”印度!

所謂的鄉愁都是因為饞!這個悉尼人,正把咖啡帶入“茶國”印度!

另一方面,為了在印度提供世界一流的咖啡,D’Souza也正在尋找高質量的咖啡豆。

為此,除了咖啡和茶葉作物,他與家人還在400公頃的種植園裡種植了菠蘿蜜、豆蔻和青椒。

D’Souza解釋:“這些作物的某些成分會滲入土壤,讓咖啡變得更加美味。”

他還希望提高印度種植的咖啡種類,並著眼於未來將它們出口到澳洲。

“想要讓這個項目真正落地,就要讓消費者喝咖啡,並讓咖啡豆種植者瞭解消費者的需求。” D’Souza說。

所謂的鄉愁都是因為饞!這個悉尼人,正把咖啡帶入“茶國”印度!

儘管D’Souza決心擴大並讓印度新興中產階級與澳洲人一起愛上喝咖啡,

但他也想讓澳洲的咖啡飲用者瞭解印度的食物。

“我們不能僅僅出售印度咖啡,還必須‘出售’隨之而來的文化。”D’Souza 說,

他想要在澳洲開設一個賣印度早餐的地方,然後製作很棒的印度dosas(薄煎餅)和一些美味十足的扁豆菜,裡面充滿了印度香料。

“與咖啡相結合,我認為它們的銷量會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