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上門8次,終於說服106歲老太撤離」

崇明:“上門8次,終於說服106歲老太撤離”

圖說:崇明新河進化村安置轉移人員用餐。崇明區供圖

截至今晨0時,崇明轉移15585人,涉及一線大堤、危房簡屋、建築工地、漁船人員,全區設有安置點94個。進港船隻995艘,其中外省市船隻222只,備有搶險隊伍72支、12947人。

臨近中午,熱騰騰的盒飯,送到崇明施翹河和老滧港村委會,共有35名外來漁民在此安置。上午,村裡統一協調外來漁船進港避風,並安排專人分時段巡邏,保障漁民的財產安全,也讓他們在安置點更安心、放心。

“本地漁船停靠在港後,漁民都上岸回家,但外來漁船大多是居家船,船上有老有小,如果颱風來襲,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城橋鎮老滧港漁村黨支部書記俞艇介紹,昨天下午2時起,村委會同邊防、公安等力量,勸導外來漁民撤離安置,針對“船在,人在”的普遍想法,工作人員反覆勸說引導,介紹保障措施,從而打消漁民疑慮。

一名未滿月的嬰兒、兩名年逾百歲的老人、三名危重病人……在崇明新海二村,昨晚撤離300餘人,集中安置204餘人,其中不乏特殊情況。

“從下午5時到晚上10時,上門了8次,終於說服老人撤離,把她抱上了車。”新海二村居民區黨支部書記朱治良回憶,在村內一處危舊房屋,106歲的黃銀梅老太不願撤離,颱風的危害說了一遍又一遍,老人仍堅持留守家中。工作人員急中生智,以小輩的身份動之以情,最終黃老太同意撤離,“在附近的養老院,我們為她安排了設施最好的房間。”

轄區內,還有三戶危重病患者,撤離和安置同樣棘手。例如,一名龔姓居民已是肝癌晚期,在旁陪護的子女希望能安排臨終關懷,但就近的衛生服務中心床位緊缺,居委會通過多方協調,最終將患者妥善安置。

新民晚報記者 範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