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白破疫苗不合格被罰344萬 長生生物再陷入「疫苗門」泥潭

金羊網訊 記者陳澤雲報道:“疫苗門”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再起!因狂犬病疫苗造假被推到輿論風口的長生生物再收罰單。去年10月27日,該公司生產的“吸附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效價不符合規定,被吉林省食藥監局予以立案調查,7月20日,長生生物公告稱,日前收到了吉林省食藥監局的行政決定處罰書,被處以罰沒款總計344萬元。

而隨著行政處罰書的曝光,長生生物百白破疫苗旗下兩大重磅疫苗產品均已被停產,7月20日,長生生物再次跌停,報收14.50元/股。目前該股已連續5個跌停,一週內市值蒸發近98億元。

百白破疫苗按劣藥論處被罰344萬元

7月20日,長生生物發佈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長春長生)收到吉林省食藥監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因在國家藥品專項抽驗中,長春長生生產的吸附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在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的藥品抽樣檢驗中被檢出“效價指標”不符合標準規定,應按劣藥論處。

百白破聯合疫苗用於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三種疾病,接種對象為3至24個月齡兒童。

經查明,長春長生該批藥品生產數量共253338支,由吉林省藥品檢驗所抽樣552支,銷售到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52600支。

行政處罰決定書認為,長春長生的行為違反了《藥品管理法》中“禁止生產、銷售劣藥”的條款,吉林省食藥監局決定沒收庫存的百白破聯合疫苗186支,沒收違法所得85.88萬元,處違法生產藥品貨值金額三倍罰款258.40萬元,罰沒款總計近344.29萬元。

長生生物方面表示,目前公司百白破生產車間已經停產,正積極研究百白破組分疫苗以及以此為基礎的多聯疫苗。

令人質疑的是,根據行政處罰決定書,吉林食藥監局在去年10月27日就對公司進行了立案調查。而原國家食藥監總局也曾在去年11月3日對這次百白破聯合疫苗效價指標不合格產品處置情況作出通報。不過,長生生物在此前的公告中,都未披露被立案調查乃至疫苗停產的信息,或涉嫌信披違規。

這也引發了監管機構關注。7月20日,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補充說明此次停產涉及產品佔公司營收的比重、對公司的具體影響和擬採取的應對措施,以及公司是否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時的情形。

業績遭重創股價5個跌停

長生生物表示,此次對百白破疫苗的行政處罰將會對公司2018年經營業績造成一定影響。記者注意到,344萬的罰沒款僅僅是直接損失,但是產品停產,以及公眾對於該公司疫苗信任度的直線下降,都將是更為深遠的負面影響。

而針對日前因生產造假立案調查和停產的狂犬病疫苗,7月18日,長生生物已對外發布了2018年半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長生生物方面預計,由於公司對有效期內所有批次的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全部實施召回,該項召回預計將減少公司2018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2億元左右,淨利潤約1.4億元。同時,此次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停產將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較大的影響,預計將減少2018年下半年營業收入約5.4億元左右。

事實上,借殼上市兩年多的長生生物為國產疫苗的龍頭企業,其中公司主要產品凍幹人用狂犬疫苗(Vero細胞)、凍幹水痘減毒活疫苗、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凍幹甲型肝炎減毒活疫苗的批簽發數量分別為355萬人份、360萬人份、257萬人份、272萬人份,從批簽發數量看,狂犬疫苗和水痘疫苗已經位居國內第二位。

而一連串的“疫苗門”黑天鵝事件,則曝光了這家明星疫苗企業在質量管理流程、風險控制體系、以及反思整改措施的缺位。而這種缺位如果不能得有有效且令人信服的修補,對於上市公司的影響將是非常負面且持續的。

截至7月20日,該公司股票已經連續5個跌停,市值蒸發了近百億。

業內人士分析稱,黑天鵝事件對於上市公司的負面影響還未見底。“醫療造假人命關天,希望監管部門繼續嚴查嚴打造假行為,讓守法公司得到公正待遇,違規公司承擔其後果。”川財證券研報指出,目前藥監局督查組相關調查處置結果尚未完成,在調查結果官方定論前,基於審慎原則,將下調公司評級至“減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