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舊州借力星農公社,打造區域農產品公用品牌,助推鄉村振興

我國農業和農產品消費進入了拐點時代

隨著政府的引導,消費者的教育,資本的注入和推廣,企業市場的培育,現代農業不僅吸引了柳傳志、褚時健、丁磊等企業大佬,也成為眾多年輕人創業的方向,我國農業和農產品消費進入了拐點時代。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很多地方有好產品,卻沒有好品牌,尤其是很多地理標誌產品商標註冊後普遍沒有傳播,更沒有得到消費者的認同,或已形成品牌的龍頭企業,沒有實現其標杆和示範效應…

如何彰顯區域特色、突出產品品質、塑造良好的區域特色農產品品牌形象,是現代農業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

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首次將區域農產品公用品牌建設推到一個全新的高度,支持地方以優勢企業和行業協會為依託打造區域特色品牌,引入現代要素改造提升傳統名優品牌,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將迎來一場可持續發展探討之路……

安順舊州借力星農公社,打造區域農產品公用品牌,助推鄉村振興

農業的品牌化是發展現代農業的第一抓手

貴州各地“生態引領、綠色發展”,把生態農業品牌化、品牌農業生態化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抓手, 加大區域性主導產業和公共品牌優化整合力度, “多彩貴州”、貴州茅臺、都勻毛尖、烏蒙山寶•畢節珍好等一批當地區域公用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

發揮區域公用品牌帶動效應,強化政策扶持,優化品牌發展環境,正逐漸培育出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優勢品牌產品、馳(著)名商標、“三品一標”產品,形成品種豐、品質優、品牌強的特色產品供給體系,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和綜合效益。

安順舊州古鎮借力星農公社,開啟鄉村區域公用品牌打造

今年6月,安順舊州古鎮農旅投公司與貴州雲智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簽約,藉助星農公社區域品牌策劃設計及全國農特生態商圈,深入挖掘當地優質農產品精品爆款的核心價值、獨特價值,進行包裝設計,產品形象升級,以內容電商和社群營銷為核心,與當地的優秀農人、農企、農特電商從業者一道,通過提出更高要求的種養殖標準、嚴格品控,充分利用互聯網、報刊等新聞媒體和國內外品牌專業展會、節慶活動等平臺,加大對當地特色優質農產品宣傳推廣,用區域公用品牌帶動當地農業發展,助推決戰脫貧攻堅。

安順舊州借力星農公社,打造區域農產品公用品牌,助推鄉村振興

據星農公社創始人丁洋介紹:“推廣實施區域農業品牌戰略,促進本地農產品抱團發展,是農業走向市場的手段和落腳點,作為鄉村產業振興,農產品上行,帶動當地旅遊資源變現,是帶動農民增收,促進貧困地區致富脫貧的可行之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其它農業區域公共品牌的運作啟示

一般而言,許多地方將品牌化的希望寄託在企業身上,認為只有企業產品品牌的強大,才是現代農業的福音, 而浙江麗水,則通過創建區域公用品牌“麗水山耕”,走出了一條逆襲之路。

安順舊州借力星農公社,打造區域農產品公用品牌,助推鄉村振興

“麗水山耕”採取的是雙商標運營模式, 由農投公司管理運營品牌,創新完善了‘麗水山耕’品牌的制度設計,為了約束企業,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麗水專門推出了保證金制度。

農投公司還利用產權交易平臺,通過產權價值評估、融資擔保、流轉處置、信託等辦法,為加盟的生產主體解決資金短缺問題,助推企業品牌成長。

五常大米:政策護航─政企聯動實現強農惠農

安順舊州借力星農公社,打造區域農產品公用品牌,助推鄉村振興

深度挖掘五常大米資源優勢,維護農民利益,為當地米企打造健康的發展環境,平臺公司整合了優秀的科研、生產、加工等資源,對種植、生產過程的每個環節嚴格把控,建立專屬訂購平臺、物流隊伍,確保大米從田間到餐桌的新鮮送達;更為稻農提供了穩定的直供銷售渠道,以簽訂收購協議的方式在確保其收益的情況下安心種好田,使五常稻農的生態農耕技藝得以發揚,匠人精神得以傳承。

培育品牌─打造五常稻米新產業鏈

為當地米企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政府推進五常大米品牌建設戰略的同時,進一步營造健康的市場環境,形成米企、稻農、以及消費者的可持續產業鏈條,為綠色稻米經濟提供有力保障。

星農公社,走在貴州縣域農產品鄉村振興的道路上

全面實施優質農產品品牌化發展和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這支團隊還將繼續深度挖掘貴州特色資源優勢及品牌優勢,推動區域農產品公用品牌競爭力快速提升,促進縣域農產品由“種的好”向“賣得好”轉變,星農公社在貴州對盤州、銅仁、黔東南以及安順舊州的經驗,對區域爆款產品打造、區域農產品品牌推介,用好貴州特色文化助推農產品上行,帶動農民增收,帶動鄉村產業振興無疑都是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