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十多次反清失敗,爲啥華中一次搞定?歸功於此人之「中策」

熟悉近代革命的都知道,武昌起義是在同盟會長期影響下,在文學社和共進會兩個青年組織直接策劃下發動的。但成功的革命離不開理論支撐,武昌起義從理論和實踐來看,都可以算是一位國民黨元老的政治試驗場。

華南十多次反清失敗,為啥華中一次搞定?歸功於此人之“中策”

武昌起義

你以為是孫中山?

錯!

黃興?

還是不對。

正確答案是宋教仁。

華南十多次反清失敗,為啥華中一次搞定?歸功於此人之“中策”

黃興、孫中山、宋教仁

1910年秋,28歲的宋教仁召集日本的同盟會骨幹在寓所寒香園開會,提出對清廷革命的“三宜”:“革命宜居中而不宜偏遠,革命時期宜縮短而不宜延長,戰爭地域宜狹小而不宜擴大。”具體化即為:以東三省為後援,攻佔北京,號令全國,為上策;在長江流域各省發動同步起事,湖北武漢最佳,而後成立革命政府展開北伐,是為中策;在雲南、廣西等邊遠省份起事,再向內地進取為下策。此乃宋教仁的“革命三策”理論。

宋教仁這一思想,是反清革命理論的重大突破。之前,孫中山直接或間接領導的十多次起義基本在華南一帶特別是廣東進行。由於屢戰屢敗,同盟會內部日漸渙散,以至於分裂。部分會員另組共進會及光復會總會,長江中下游各省革命形勢日臻成熟。

華南十多次反清失敗,為啥華中一次搞定?歸功於此人之“中策”

同盟會成立大會

宋教仁的意見獲得黃興、譚人鳳、李肇甫、趙聲等支持。1911年5月,譚人鳳召集在日本的中國11省區的同盟會分會長會議,討論建立組織。會上,宋教仁再次提出革命方略有上、中、下三策。與會者仔細分析利弊後感到:“上策運動稍難,下策已行之而敗(指華南邊境地區起義相繼失敗),且足引起干涉釀分裂之禍,故決採用中策。”

7月31日,同盟會中部總會在上海召開正式成立大會。會議通過章程和宣言,選出組織機構。目標鎖定湘鄂兩省,伺機尋找實踐“革命中策”時機。客觀地說,該組織重新釐清革命鬥爭方向和方式,帶有對同盟會改組的傾向,但適應了革命形勢發展要求,切合革命鬥爭實際,具有歷史進步意義。

華南十多次反清失敗,為啥華中一次搞定?歸功於此人之“中策”

譚仁鳳

譚會後,會員分別回本省發動革命,並在江蘇、安徽、湖北、湖南、四川、陝西設立分會,推動該地區革命形勢發展。特別是宋教仁派譚人鳳前往湖北,促成共進會和文學社兩大革命組織大聯合,成立了中部同盟會湖北分會。文學社和共進會是武漢當地革命青年組成的秘密社團,雖然深受同盟會影響,卻不在其直接領導下。宋教仁將這一力量聚集到同盟會內,客觀上保證了武昌首義的勝利。武昌起義後,中部總會又為光復上海、浙江、南京等地做出了積極貢獻。

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湖北率先獨立,宋教仁設想的中策實現了。其後,南北和談成功,清帝退位,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國民黨推選宋教仁為理事長。他致力於實行法國式的責任內閣制,對國民黨進行大刀闊斧地改組,迅速在國會選舉中佔有絕對優勢,但卻屢遭拉攏、誘惑、責難、威脅,埋下了隱患。民國初期的憲政框架脫胎於舊體制,一直弱不禁風。

1913年3月20日晚10點,宋教仁在乘火車欲北上時遇刺身亡。他在遺言中說道:“伏冀大總統開誠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權,俾國家得確定不拔之憲法,則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為憲法流血,公真第一人”——孫中山。

參考書目:

1.《民國新聞月刊1911—1919》,古吳軒出版社2013年

2.《晚清盡頭是民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3.《宋教仁傳》,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