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瑪特分享|這樣一羣女畫家,活出了令人心神嚮往的模樣(下)

“女人如花,花開如夢”

花開百媚千紅,有風情萬種,有純淨素雅,有蕙質蘭心。然內外兼修才是美的統一,才是美的極致,才是讓人心神嚮往的最好模樣!

蒙瑪特分享|這樣一群女畫家,活出了令人心神嚮往的模樣(下)

【丘堤】

一代女性畫家的“畫魂”

丘堤,原名丘碧珍,中國第一代最為激進、前衛,活躍在油畫歷史上才華穎異的現代派傑出女畫家,也是中國油畫藝術的奠基人之一

蒙瑪特分享|這樣一群女畫家,活出了令人心神嚮往的模樣(下)

丘家是書香世家,丘碧珍從小發奮求知,性格豪爽,樂於助人。

1919年“五四”愛國運動,此時全國青年運動興起,她帶頭剪去髮髻,假期與同學遊壽、鄭嘯琴等人回霞開辦婦女工讀補習班,教育與啟發廣大婦女群眾與封建制度進行不懈鬥爭。此後,丘碧珍易名為丘堤,喻為抵制一切腐朽勢力的一道高岸。

1925年7月,丘堤赴滬考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西洋畫系。從此,她投入創造彩色中的感情力量,用交錯的線、形的新興藝術詮釋人生。

1928年上海美專畢業後,丘堤與她同為美專畢業的二哥去日本東京考察學習,進修當時流行於日本的印象派及後印象派風格。

1931年丘堤再回到上海,成為她人生道路上關鍵的一步。

蒙瑪特分享|這樣一群女畫家,活出了令人心神嚮往的模樣(下)

她與中國傑出的畫壇巨匠——現代畫家、設計家、教育家、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之父——龐薰琹教授結為伉儷。抗戰前後,丘堤為生活而奔波,但仍堅持在極艱難條件下夫唱婦隨抽空進行油畫創作。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丘堤和龐薰琹等43位上海美術家在上海《大公報》上聯名發表宣言,擁護共產黨,擁護解放軍。並紛紛趕製毛主席、朱總司令畫像和各種宣傳畫。

1957年,丘堤心臟病復發住院治療,在病床上聽到批判“右派分子龐薰琹”的廣播,使她的病情陡然加劇,她不想在龐薰琹遭受打擊時置身事外,便堅持出院。

1958年4月8日,丘堤的心臟沒有經得起丈夫龐薰琹被劃成右派的打擊,在北京協和醫院停止跳動。重病中的丘堤留給龐薰琴的話是“你今後的生活將很艱難,我不願連累你。”

蒙瑪特分享|這樣一群女畫家,活出了令人心神嚮往的模樣(下)

她坎坷、動人心魄和無私奉獻的一生,香如蘭芷的慧心,激進、前衛的畫作,無數次讓人感動、唏噓。

蒙瑪特分享|這樣一群女畫家,活出了令人心神嚮往的模樣(下)

【蕭淑芳】

中國美術界的“百花之神”

蕭淑芳,一生從藝近80年,是享譽海內外的國畫家和美術教育家,是現當代中國女畫家中的傑出代表。她的一生酷愛花、養花、畫花,在中國美術界有“百花之神”的雅號。

蒙瑪特分享|這樣一群女畫家,活出了令人心神嚮往的模樣(下)

1911年8月,蕭淑芳出生於廣東中山市一個書香名門之家,走上繪畫之路和她的家庭環境密不可分。

蕭淑芳在姐妹7人中排行老五,從小生活在濃郁的藝術氛圍中,和姐妹們一樣喜愛音樂、美術、文學,閒暇時跟叔父學習鋼琴和樂理知識。她說:“緣於天性,我天生喜歡世間美的事物。”

她自幼畫什麼像什麼,父親蕭伯林全力支持她,並請名師進行指點,還特邀藝術大師齊白石先生為她治印。這都促使她最終走上繪畫之路。

蒙瑪特分享|這樣一群女畫家,活出了令人心神嚮往的模樣(下)

1929年,蕭淑芳作為一名旁聽生進入中央大學藝術系徐悲鴻工作室學習油畫和素描。她的丈夫吳作人和她曾是同班同學。

蕭淑芳回憶說:“當時我們的關係很一般,那時的吳作人十分靦腆,每天夜晚都在明燈高懸的畫室裡默默地只顧畫畫,不愛理人,給人一種高傲之感。”

蒙瑪特分享|這樣一群女畫家,活出了令人心神嚮往的模樣(下)

在她的藝術生涯中,創作的作品不計其數,而絕大多數為花卉題材。

從上世紀50年代初期起,蕭淑芳在中央美術學院繪畫系任教,開始教油畫,後改教水彩畫,系統地專攻水彩畫、水墨畫技法與理論。

蕭淑芳在對水彩畫和水墨畫深入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改革,使水彩畫和水墨畫融合與互補。

水墨畫雖然強調墨分五色,但是水彩畫使用的紙張筆色畢竟與中國畫不完全一樣。為此,她做了種種試驗。面對瓶花寫生時,她先用高麗紙和半熟的宣紙,按照水彩畫的方法,以明暗對比的關係來表現,略加背景襯托。畫花的枝葉時,加入中國顏料,如花青、石綠等。畫花瓶時,用淺線勾出,不強調色彩造型。

就這樣,一次、兩次、三次……她終於找到了兩種畫之間能相互契合的表現特徵,把水彩技法恰當地融入水墨丹青之中,豐富了傳統筆墨技巧。

蕭淑芳喜歡畫的花卉大約有四五十種,如紫鳶、繡球、蘭草、水仙、杜鵑、虞美人、扶桑、向日葵、紫丁香等,幾乎全是野花。

而紫色是她的最愛。她研究出的紫色一般人很難調配出來,似乎成了她色彩的專利。

蒙瑪特分享|這樣一群女畫家,活出了令人心神嚮往的模樣(下)

蕭淑芳的精彩人生如瑰麗的花朵盛開不敗,將她藝術的花壇辛勤耕耘得繽紛燦爛。

蒙瑪特分享|這樣一群女畫家,活出了令人心神嚮往的模樣(下)

【陳小翠】

“詩畫雙絕”的孤高文人

陳小翠,又名玉翠、翠娜,別署翠候、翠吟樓主,齋名翠樓。

1907年出生於浙江杭縣,是著名南社社員天虛我生的女兒,兄長陳小蝶,既會文,又會書,詞曲書畫樣樣精通。陳小翠生活於其中,自然耳濡目染,養成清雋才情。

蒙瑪特分享|這樣一群女畫家,活出了令人心神嚮往的模樣(下)

陳小翠自幼聰慧過人,13歲能吟詩。

她的詩詞功底源於家學,詩風婉麗俊逸,時有氣度豁達之作,如“何當冰雪深千尺,倚馬長城草檄文”、“勞生消盡詩人夢,便有天真已不多”,均非尋常脂粉筆墨所能比。識者謂陳小蝶詩勝於其父,陳小翠詩又勝於兄。

陳小翠尤擅工筆仕女及花卉,畫風雋雅清麗,蕙心蘭質,屬雍容華貴一路。董橋曾撰文說她工筆堪稱一絕,然畫作所傳甚希,今可見者,畫面點染清純、精緻而不失灑脫。

蒙瑪特分享|這樣一群女畫家,活出了令人心神嚮往的模樣(下)

或許是應了天妒英才的舊話頭,陳小翠的婚姻很不幸。早年與同是詩人的顧佛影交好,後來陳父嫌顧貧寒,思仰攀高門。陳小翠便於26歲嫁與浙江督軍湯壽潛之孫湯彥耆為妻。

沒有感情的婚姻對於陳小翠來說,自然不能長久。兩人婚後不久便離婚。

雖仍不能嫁與顧佛影,但兩人魚雁時通,深情款款。著名篆刻家、書畫家、詩人陳巨來在《陳小翠》一文中,記述了顧佛影臨終前不願陳小翠負此不好名聲,將兩人唱和之詩文付之一炬,令人唏噓。

文革期間,陳小翠飽受迫害,1968年,孤傲的她引煤氣自盡。

蒙瑪特分享|這樣一群女畫家,活出了令人心神嚮往的模樣(下)

這些民國女畫家

有著屬於自己的獨特魅力

追尋著藝術人生

努力活出了自己最好的樣子

母親節將至

願每一位已為人母的女子

都在歲月撫慰中

活出自己最理想的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