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這麼多人認爲人口在減少?

龍躍於野


人口問題是中國現在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青壯年勞動力逐漸減少,人均養老負擔增加

1 人口死亡率正在逐漸下降,60後生育潮目前正進入退休階段,人均壽命提高,目前死亡率處在較低水平;

2 二胎政策出臺,2017出生率反而發生了下降;

3 人口總量在上升,但是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

4 人口老齡化是不能迴避的事實;

因此,結果是,總人口在上升,但增速放緩,新生兒出生率下降,青壯年勞動力降低;為什麼現在不願意生?是養不起而已


1)教育不公平,教育成本支出高

2)養老負擔逐步增加

3)育兒成本不斷增加


以股易金


人口總量,在最近幾年內是還會繼續增加的。看不懂這一點的,是一向沒有關心關於人口的討論的人。人口,特別是像中國這樣總量巨大的人口,即使計生執行得很嚴,在相當多的年份裡會繼續攀升。這時候應該觀察的是增速的變化而不是淨增,要特別關心的是人口金字塔的形態是不是在變壞。這一點,在三十幾年前的討論當中是常會提起的。正因為許多人沒看懂,所以繼續控制生育的主張會一直延續下來。老實說,現在埋怨也是多餘的,想些實際有效的才是正經。


手機用戶62830801642


自2016年我國正式實施“全面二孩”生育政策以來,2017年的二孩數量上升至883萬人,比2016年增加了162萬人。二孩的政策實行效果顯著,但本以為會因此而上升的人口數量居然不升反降。造成如此反常結果的原因,竟然是因為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了。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同比減少53萬;人口出生率為1.243%,同比下降0.052個百分點。2017年我國一孩數量為724萬人,比2016年減少249萬人。也就是說出生人口的下降,並非因為適齡夫婦二孩生育意願不夠,而是很多夫婦連一孩都沒有生育。這些年輕的適齡夫婦不願生育孩子,是因為養不起孩子。 根據調查結果,民眾不打算生育的原因主要是養育成本高、托育服務短缺、女性職業發展壓力大等等。在此背景下,本以為能憑藉二孩政策迎來紅利期的奶粉企業遭遇打擊。承德露露去年三季報的淨利潤為3.19億元,同比下降12.34%;貝因美的淨利潤虧損達到8-10億元。奶粉企業千算萬算,唯獨算漏了作為消費主力的年輕人,不想生孩子這一點。


孤花寒風飄


我國人口數量減少,早在幾年前就突現端倪了,根據全國人口變動抽查數據結果推算,2017年我國人口增加人數為1723萬,比2016年人數明顯增加,其緣由是2015年以後全面實行二孩政策,三年以來,人口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長,2017年同時也創下了2000年以後的人口第二新高。二孩政策的開放,一定程度上,減緩了人口數量的減少趨勢,但從整體程度上來說,我國人口總數還是在不斷的減少的,其主要原因,我在下面列出幾點,請大家指教。
1.人口老齡化嚴重

其定義是總人口數量之中,年輕人數量減少,老年人數量增加的動態變化過程。國家進入老齡化的國際標準則是60歲以上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10%,或者65歲以上佔7%。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程度近年以來,持續加劇,其根本緣由是生活條件,以及醫療條件和社會福利的提高。
2.適齡生育婦女的減少

隨著女性職業化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婦女變成了晚育族,女性在投入工作之中之後,往往不經意間就錯過了最佳的生育年齡,對於一個完全健康的女性來說,25-29歲,就是她的生育黃金期,這個時候出生的孩子很聰明,而我國適齡生育婦女正在逐年減少。


3.獨生子女人數增加

現在有很多的人,明明二胎政策都已經開放了,但還是選擇獨生子女,他們這麼選擇的根本緣由就是希望給孩子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盡他們最大的努力,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物質生活,給予孩子完備的情感關懷,如此一來,對我國人口數量減少起到了促進作用。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見解。


土豆漂流記


不是認為在減少,而是完全可以統計和計算出來的,確確實實在減少,只是目前還不明顯,這裡具體的數據我就不列了,只說幾個感受。

第一,從2000年左右人口達到13億多,實際人口可能將近14億開始,這麼十幾年過去,總人口還是沒突破14億,這點就說明人口總量是控住了。

第二,就是可以切身感受到的整個社會老齡化加快,新聞也經常提到。街上老人也越來越多。

第三,就是周圍認識的人家裡小孩獨生子女相當普遍,這個當然有計劃生育的原因,但是現在觀念的轉變即使沒有計劃生育的限制也讓更多的人不願意生二胎。

第四,男女比例的失衡和女子單身主義的興起,很多男的只能打光棍,這個越來越明顯了。

第五,結婚生小孩的年齡在推後,現在大學教育已經普及化,讀書出來也大多都是在22,23歲,如果大學沒談戀愛或者談的分手了,出來工作兩年,也就25了,這可是當年提倡的晚婚晚育的年齡。從我看來,畢業四年,大學同學中還有一半多沒有結婚。當然大多也就在接下來的兩年內要結婚。這樣100年內由之前最鼎盛的五代人減少到四代人不到。

人口減少絕對不是錯覺,但目前還不是很明顯


假裝讀書人


我曾經做一個村的計生專幹,從03年一直做到14年,人口出生平均每年有5人,男多女少,二胎的基本都是男的。死亡人口每年平均7人。這個村人口大概1000人,死亡人數是逐年增加的。


熊貓在家2


就拿我自己來說,11年結婚,響應國家號召,現在倆孩子,以前一個小孩的時候兩人上班,年收入大約15-18萬的樣子,日子過得還蠻舒服,現在倆孩了,老婆不能上班了,我一個人上班,每個月1萬左右,壓力那個大,基本看不到錢。雙方父母又老了,醫療費能嚇死人,還有車貸房貸,這種日子是人過的麼?

那些不生二胎的能理解。

那些不結婚的更能理解,首先男的來說,結婚首先就是買房,怎麼也要個100-150萬連裝修一起。再加上彩禮,結婚酒席,買車等等加起來30-50萬,這樣一下來,哪怕房子貸款,結個婚沒100萬是搞不定的,我想問一下,家裡沒有積蓄,尤其是農村出來的,拿100萬現金出來,有幾個能做到,其次,女孩子的大量減少,物以稀為貴,能找到合適的也不容易,乾脆就不結婚了,一個人悠哉,不行就去XX場所解決下生理需求。

女的就更現實了,結婚了,全他媽的是債務,女孩子肯定選擇家庭條件好的,不用揹負那麼多債務,這樣窮人家的男孩子更找不到老婆了。

結婚了的中國人不生孩子不是什麼因為不想生,而是不敢生,生不起,養不活。

造成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還是高生活成本,房價上升,整體生活成本答覆上漲,而家庭收入和社會福利沒有上漲,而導致隱形的收入極速下降,以前三口生活都有壓力,現在四口那簡直就不用活了。


KING哈


本來在計劃生育這個問題上官方存在重大決策失誤,人口老齡化應該三十年前就可以預測到,為什麼不採取應急措施呢?現在六齡後,七齡後婦女已經不具備生育能力了,而且人數最多,八齡後都是獨生子女能生意的婦女再減少。分析得出早二十年放開就不會這麼被動,能說不是決策失誤嗎?但至今都不敢面對現實承認失誤。


世紀之歌


目前人口沒有減少,但未來一定會減少,現在是勞動力減少了四千萬。未來十年適齡生育婦女減少百分之四十,相應的出生率會大幅度下降,而中國人數最多的是六零七零和八零,2020年六零後開始進入退休年齡,而2035年後六零後死亡人數大量增加,這個時候中國人口肯定負增長。


林3958885


現在來看人口還在緩慢上升,不是因為出生率高了,而是人均壽命增長了,但人的壽命是有限的,等人口達到峰值後就會急轉直下,人口出現斷崖式下降,同時老年化趨勢加速,而經濟模式還沒有轉換完成,中國真可能出現未富先老的局面,這絕非危言聳聽,所以必須維持經濟增長至少二十年才能度過危機,現在就是中國發展的最關鍵時期,必須人人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