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拉菲的「那些事兒」

前幾天一直在旁敲側擊的拿拉菲說事,今天就正式拿拉菲說事

"拉菲你就別說了,我天天都喝,就下面這款"

關於拉菲的“那些事兒”

"你喝的這款不是今天我說的這款"

"別的我也喝過,味道確實不一樣"

關於拉菲的“那些事兒”

"看來你是假酒沒少喝"

在中國內地市場,要說那款葡萄酒最有名

那一定是非拉菲莫屬

不僅消費者都在盯著拉菲

就連造假者也都盯著拉菲

關於拉菲的“那些事兒”

所以拉菲在中國市場的一年的銷量是拉菲酒莊十年的產量

甚至在香港電影中連漱口水都是82年的拉菲

關於拉菲的“那些事兒”

最初的梗其實是發哥在《賭神》中的一句臺詞

關於拉菲的“那些事兒”

到如今竟成了國人競相模仿的一句臺詞

"Lafite"在當地方言中意為"小山丘",拉菲因此得名

拉菲莊最早的歷史可追溯到1234年

後來西谷家族接手後才將拉菲莊發揚光大

西谷家族當時在波爾多同時還擁有拉圖、木桐、以及凱龍·世家

當時的莊主尼古拉·西谷被稱為"葡萄酒王子"

關於拉菲的“那些事兒”

路易十四也曾以羨慕的口吻和滿朝的文武大臣說

西谷家族可能是滿朝文武中最富有的

當時法國的王公貴族以及英國首相

都對拉菲堡情有獨鍾

英國首相沃波爾就每3個月購買一桶拉菲

可惜當尼古拉·西谷去世後拉菲莊的所有人

就像走馬燈一樣進進出出

從1755年到1868年這百年間共經歷5任莊主

雖然拉菲堡的主人一直在變

但這百年間拉菲堡的品質一直保持

始終如一的高品質

並且在1855年巴黎世界博覽會梅多克分級中

位列第一頂級的首位

在1868年的公開拍賣會上拉菲堡被

詹姆士男爵以444萬法郎得標(現今幣值大約1億法郎)

從此之後拉菲堡就一直掌握在羅斯柴爾德家族手中

從未改變

關於拉菲的“那些事兒”

至於詹姆士男爵為什麼要買拉菲堡有以下幾種說法

第一就是炫耀財富,也是出於投資的考慮

第二點是因為在詹姆士購買拉菲堡之前

家族的另一分支已經在15年前就買了木桐堡

身為長房的詹姆士男爵又豈會落後於人

第三個原因也許是出於迷信

因為詹姆士男爵的銀行正好在巴黎市的

拉費(Rue Laffitte)大道上

或許這是天意巧合,使其要註定要購買此園

只是可惜的是詹姆士男爵在購買此園3個月後就去世了

雖然在的二戰中拉菲和木桐都遭到德軍佔領

但是德軍並因園主是猶太人而破壞葡萄園

主要原因是的德軍的統帥也想喝美酒

一直到1945年二戰勝利

拉菲堡終於從新回到羅斯柴爾德家族手中

關於拉菲的“那些事兒”

拉菲之所以能稱為世界頂級名酒

首先是拉菲莊園所處的地理位置及微氣候

拉菲位於梅多克四大產酒名村的波亞克村

當地的土壤類型主要為礫石土壤

這種土壤的好處是排水性好

同時又能使白天吸收的熱量晚上繼續釋放給葡萄園

適當的坡度又使葡萄園能夠接受充足的日照

關於拉菲的“那些事兒”

拉菲堡現有葡萄園面積達90多公頃

位列五個一等級酒莊之首

每公頃種植8500珠葡萄樹

葡萄園內主要種植70%赤霞珠25%梅洛

3%品麗珠以及2%小味而多

每2至3棵葡萄樹才能產一瓶葡萄酒

整個酒莊年產量控制在2至3萬箱

拉菲正牌酒會在全新橡木桶中醇化2年再上市

拉菲莊的酒比較內向

不像瑪歌堡立即就能感受到它的特色

也不像木桐及拉圖那麼強烈

必須要等到至少10年足有

拉菲堡的真正面貌才會呈現出來

芳醇、水果香、及其他莫名的味覺

這就是我今天要介紹的拉菲

關於拉菲的“那些事兒”

酒莊的最佳年份:1982、1986、1996、1998、

2000、2003、2008、2009和2010年。

別隻喝82年的,其他年份的也都非常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