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拉菲的“那些事儿”

前几天一直在旁敲侧击的拿拉菲说事,今天就正式拿拉菲说事

"拉菲你就别说了,我天天都喝,就下面这款"

关于拉菲的“那些事儿”

"你喝的这款不是今天我说的这款"

"别的我也喝过,味道确实不一样"

关于拉菲的“那些事儿”

"看来你是假酒没少喝"

在中国内地市场,要说那款葡萄酒最有名

那一定是非拉菲莫属

不仅消费者都在盯着拉菲

就连造假者也都盯着拉菲

关于拉菲的“那些事儿”

所以拉菲在中国市场的一年的销量是拉菲酒庄十年的产量

甚至在香港电影中连漱口水都是82年的拉菲

关于拉菲的“那些事儿”

最初的梗其实是发哥在《赌神》中的一句台词

关于拉菲的“那些事儿”

到如今竟成了国人竞相模仿的一句台词

"Lafite"在当地方言中意为"小山丘",拉菲因此得名

拉菲庄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1234年

后来西谷家族接手后才将拉菲庄发扬光大

西谷家族当时在波尔多同时还拥有拉图、木桐、以及凯龙·世家

当时的庄主尼古拉·西谷被称为"葡萄酒王子"

关于拉菲的“那些事儿”

路易十四也曾以羡慕的口吻和满朝的文武大臣说

西谷家族可能是满朝文武中最富有的

当时法国的王公贵族以及英国首相

都对拉菲堡情有独钟

英国首相沃波尔就每3个月购买一桶拉菲

可惜当尼古拉·西谷去世后拉菲庄的所有人

就像走马灯一样进进出出

从1755年到1868年这百年间共经历5任庄主

虽然拉菲堡的主人一直在变

但这百年间拉菲堡的品质一直保持

始终如一的高品质

并且在1855年巴黎世界博览会梅多克分级中

位列第一顶级的首位

在1868年的公开拍卖会上拉菲堡被

詹姆士男爵以444万法郎得标(现今币值大约1亿法郎)

从此之后拉菲堡就一直掌握在罗斯柴尔德家族手中

从未改变

关于拉菲的“那些事儿”

至于詹姆士男爵为什么要买拉菲堡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就是炫耀财富,也是出于投资的考虑

第二点是因为在詹姆士购买拉菲堡之前

家族的另一分支已经在15年前就买了木桐堡

身为长房的詹姆士男爵又岂会落后于人

第三个原因也许是出于迷信

因为詹姆士男爵的银行正好在巴黎市的

拉费(Rue Laffitte)大道上

或许这是天意巧合,使其要注定要购买此园

只是可惜的是詹姆士男爵在购买此园3个月后就去世了

虽然在的二战中拉菲和木桐都遭到德军占领

但是德军并因园主是犹太人而破坏葡萄园

主要原因是的德军的统帅也想喝美酒

一直到1945年二战胜利

拉菲堡终于从新回到罗斯柴尔德家族手中

关于拉菲的“那些事儿”

拉菲之所以能称为世界顶级名酒

首先是拉菲庄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微气候

拉菲位于梅多克四大产酒名村的波亚克村

当地的土壤类型主要为砾石土壤

这种土壤的好处是排水性好

同时又能使白天吸收的热量晚上继续释放给葡萄园

适当的坡度又使葡萄园能够接受充足的日照

关于拉菲的“那些事儿”

拉菲堡现有葡萄园面积达90多公顷

位列五个一等级酒庄之首

每公顷种植8500珠葡萄树

葡萄园内主要种植70%赤霞珠25%梅洛

3%品丽珠以及2%小味而多

每2至3棵葡萄树才能产一瓶葡萄酒

整个酒庄年产量控制在2至3万箱

拉菲正牌酒会在全新橡木桶中醇化2年再上市

拉菲庄的酒比较内向

不像玛歌堡立即就能感受到它的特色

也不像木桐及拉图那么强烈

必须要等到至少10年足有

拉菲堡的真正面貌才会呈现出来

芳醇、水果香、及其他莫名的味觉

这就是我今天要介绍的拉菲

关于拉菲的“那些事儿”

酒庄的最佳年份:1982、1986、1996、1998、

2000、2003、2008、2009和2010年。

别只喝82年的,其他年份的也都非常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