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這座400多年的古城聞名粵西,你知道嗎?

“上有玉屋城,下有牛灣城”,在粵西化州,民間一直流傳著這句佳話。牛灣城已難覓蹤跡,但玉屋城歷經了幾百年風雨,城牆至今依然兀立。近日,記者慕名來到平定鎮旺耀村委會玉屋村,領略了這座古城牆的風采。

茂名這座400多年的古城聞名粵西,你知道嗎?

玉屋城的炮樓保存完好

穿越四百多年的歷史

“玉屋城”建於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座落在化州市平定鎮的正東面,相距鎮圩三公里。夏日的太陽散發著火辣辣的熱氣,我們在酷暑中來到旺耀村委會玉屋自然村的村中央時,一座古色古香而又宏大的城牆兀立於眼前。穿過雜草叢,踏上石臺階,撫摸著凹凸有致的青石頭,看著從牆縫延伸出在風中搖曳的藤蘿,我們的神思一下子就穿越到遙遠的古代。

茂名這座400多年的古城聞名粵西,你知道嗎?

玉屋城佔地甚廣

據瞭解,玉屋城是一座佔地面積7000多平方米的城池。所創建的先民姓魏,名玉,即魏玉,故取城池為玉屋城。玉屋城坐西向東,大門前刻有對聯,橫批“玉屋”,上聯“玉出昆崗天地同心築起小城遠近從今堪保障”,下聯“屋藏紫氣神人共勉迎來福祉方圓自此樂修為”。據說此對聯是風水大師陸先生而作,現對聯字跡已模糊。

茂名這座400多年的古城聞名粵西,你知道嗎?

玉屋城全景

堡壘森嚴 居之安泰

“玉屋城”的建成既是防禦賊亂的城堡,又作鄉民居所。其外城牆是以明代大青火磚、石灰沙漿砌成的土木結構,至今仍然非常堅固。其內佈局三進三並六合院泥磚土木民房,即裡面建有為並列式的好幾座六合院,均為三進格局。

茂名這座400多年的古城聞名粵西,你知道嗎?

玉屋城一角

據當地村民說,玉屋城的建築很講究“風水佈局”。右邊看去有奇峰秀起相依;左邊臨江水,江外峰連飄帶相扶;後枕高山,前迎滔滔綠水巨流,實為風生水起地靈毓秀之域。整座城呈長方形,前後六座雕堡式炮樓。城牆高3米,炮樓高為15米。樓中的箭炮孔分作四層,底層為基礎城牆(連接周圍城牆),厚度1米,高4米,四面箭孔利於對外射擊放矢。底層之上的城牆厚度40釐米,高11米。城牆內有2.6米的走馬巷,與各座炮樓相互連接。整座城牆下段每隔1米設置一個15釐米箭炮孔,靠近炮樓2米處的城牆設有兩個30釐米大的圓形箭炮孔。上段城牆每隔1.5米設置一個約15釐米的“三角柱”箭炮孔。整座城池炮眼箭眼林立,可謂堡壘森嚴,居之安泰。

茂名這座400多年的古城聞名粵西,你知道嗎?

城內石階

炮樓沒有樓梯,憑木梯上下。我們扶著已殘舊的木梯,走上炮樓,透視箭孔,彷彿在馬蹄咯噔噔的聲響中,盜賊四面而來,炮樓上即燃起烽火,土炮在賊群中轟鳴,離弦的箭穿過密密麻麻的箭孔,齊刷刷射向前來入侵的賊寇……

充滿傳奇色彩的古屋

據村民們說,玉屋城的建築時間原定七載完工,但施工時不足五年就竣工了。在歷史滄桑中,玉屋城牆除了有些地方自然坍塌外,保存還算完好。相傳“玉屋城”建造時的勘察師陸先生很“高明”,他以“六丁六甲”的日子易卜定址奠基。

茂名這座400多年的古城聞名粵西,你知道嗎?

據傳清咸豐二年,時任兩廣總督的徐廣縉在殺害了“太平天國起義”的化州平定藉吳三後,要派兵拆除曾經提供吳三集盟的玉屋城。拆城領隊徐浩接到命令後,臨近玉屋城地界時,竟口吐鮮血而亡,其他土兵也染上疫情,一支小隊伍自動瓦解。上世紀60年代,有人曾經提出要剷除古城池,但不知何因最終放棄了拆除行動。也有村民說,拆城的人若走上城牆,城牆就會搖晃,令人頭暈搖搖欲墜,民間還流傳許多說法。

茂名這座400多年的古城聞名粵西,你知道嗎?

玉屋城大門口

撲朔迷離的故事,讓玉屋古城牆充滿傳奇色彩,或者真是“自身具備防衛功能”,它才得以保留至今。

從玉屋城到玉屋自然村

玉屋城至今依然壯觀,還有人記得其主人魏玉的故事嗎?據瞭解,魏玉的祖輩魏建德來自福建,魏玉系魏建德的曾孫。平定為山區地帶,當時兵荒馬亂,緊鄰廣西的平定的治安也非常亂,於是魏玉便想方設法建造了此城池,以保障一方安寧,並讓子孫後代能在平安的環境中繁衍生息。幾百年來,魏玉的後人一直居住在玉屋城內,後來陸續搬出,他們圍繞著玉屋城外砌新屋安居樂業,逐漸形成了如今近600人的玉屋自然村。

茂名這座400多年的古城聞名粵西,你知道嗎?

茂名這座400多年的古城聞名粵西,你知道嗎?

玉屋城早已完成了它防禦的歷史使命,然而階石上蔓延的苔蘚,城牆上蓬勃的野草,以及城內古寂的龍眼樹,無不在敘述著過往的歷史,還有魏氏家族盤根錯節的繁複舊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