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全國20省市「網際網路+政務」新舉措,哪家更贊?

盘点|全国20省市“互联网+政务”新举措,哪家更赞?

隨著信息化進入以大數據為表徵的新階段,我國正迎來數字經濟這一新經濟形態逐步成型並即將進入其發展的黃金期、爆發期所帶來的歷史機遇期,這既是我們後發趕超、實現“換道超車”的新契機,也是我們在新時代開啟強國夢新徵程的一個重要戰略抓手。2018年上半年,全國各省市推進“互聯網+政務”有哪些新舉措?來看盤點。

1北京法院推進智能化建設 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開通院內導航系統,採用高精度、高穩定度藍牙定位技術,實現精準定位,路線引導猶如專人全程陪護引導,對法庭、立案窗口、訴訟費用交納窗口等訴訟及訴訟服務設施實現精準導引。這是北京法院藉助科技手段創新工作方式、便利群眾訴訟、回應廣大群眾多元司法需求的又一重要舉措。從1月19日起,北京法院的訴訟當事人利用微信,只需輕觸手機屏幕就可以辦理線上提交材料、查詢案件進展、聯繫法官、接收送達文書等事項。公眾號還實現了與12368的互聯互通,一鍵撥號直接連線北京法院12368人工語音服務平臺,進行訴訟諮詢、聯繫法官、查詢案件等。

2天津首家“零跑腿”人力社保網上受理系統上線

為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提升公共服務的辦事效率,天津開發區推出人力社保網上受理系統,絕大多數業務可全程在網上申報、郵寄送達,這也是天津首家“零跑路”的人力社保網上受理系統。拿出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登錄該系統,僅需幾步操作就可實現業務預辦理流程。該系統首批上線業務涉及用工登記、工傷認定、退休審批、人才引進、職稱評審、檔案調轉等16項業務,後續還有其他對外業務陸續上線。

不用見“官”,事就辦成了!這是上海行政審批“一網通辦”後的成效。目前,浦東新區企業市場準入區級審批事項中,74項事項實現“網上全程辦理”(網上一級)方式,30項事項實現“網上辦理,窗口只跑一次”(網上二級)。針對企業“辦事難、辦事繁、效率低”問題,浦東新區啟動企業市場準入“一網通辦”的改革,減少辦事障礙,提升辦事效率。 “一網通辦”,是指線上線下融合,將市場準入事項通過網上政務大廳登錄,紙質材料通過快遞寄遞,實現申報、預審、受理、審查、決定、發證等六個環節網上辦理。

4重慶建設40家“智慧醫院” 提升醫療服務效率

精確到分鐘的預約服務、掃碼就能繳納醫療費用、醫院之間實現遠程醫療和檢查結果互認……到2020年,重慶將建設40家左右的“智慧醫院”,大幅提升醫療服務效率。據瞭解,重慶“智慧醫院”主要以三級醫院為建設主體,部分具備條件的二級醫院也可申請創建。“智慧醫院”將充分吸收“互聯網+”各類技術,提高醫院智能化水平,重點在智慧便民、智慧醫療、智慧護理、智慧醫技等方面開展智能化應用服務。

5浙江2018年將實現50%以上民生事項“一證通辦”

浙江省開年列出清單:在2018年年底前,浙江爭取實現所有民生事項和企業事項“一次辦結”,其中50%以上的民生事項“一證通辦”。 “一證通辦”是指群眾憑一張身份證或其他有效證件、企業憑一張社會信用代碼證就可以辦理民生事項,其中各類證明材料都由政府部門通過數據共享獲取、核對。

6江蘇省發佈提高辦稅效率 “清單”全程網上辦理

4月10日,江蘇省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邀請江蘇省地稅局副局長張瀅、省國稅局總審計師張愛球發佈《辦稅事項“全程網上辦”清單》和《辦稅事項“最多跑一次”清單》,進一步提高辦稅效率。這兩份《清單》於4月1日起在江蘇省實行。“全程網上辦”,是指納稅人辦理《辦稅事項“全程網上辦”清單》範圍內事項,在資料完整且符合法定受理條件前提下,可通過江蘇國地稅電子稅務局、江蘇政務服務網“江蘇國稅旗艦店”“江蘇地稅旗艦店”“我的江蘇國稅”手機APP、“江蘇地稅掌上辦稅”手機APP、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支付寶“江蘇地稅”生活號等實現事項的“全程網上辦結”,無需到稅務機關現場辦理。辦稅事項“最多跑一次”,是指納稅人辦理《辦稅事項“最多跑一次”清單》範圍內事項,在資料完整且符合法定受理條件前提下,最多隻要到稅務機關跑一次。

7福建:信息化開創智慧稅務新格局

近年來,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福建省國稅局先行先試,以金稅工程業務系統為依託,深化業務、流程、技術、管理創新,構建了“金稅工程·電子稅務局”福建樣本和範例,著力推進流程便利化、辦稅無紙化、渠道多樣化、管理數字化,滿足納稅人不斷增長的應用需求,為廣大企業和納稅人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優惠和便利。

8江西推動多部門信息共享升級“一窗式”綜合服務平臺

為避免企業數據重複錄入,江西省出臺文件,推動工商企業登記網絡服務平臺、公安部門備案、稅務部門金稅三期系統等相關業務辦理系統與江西政務服務網“一窗式”綜合服務平臺實現實時共享傳遞。《江西省優化企業註冊開辦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以江西政務服務網“一窗式”綜合服務平臺為依託,打通不同層級、不同部門之間信息系統的共享通道,推動江西省企業名稱庫、江西省工商企業登記網絡服務平臺、公安部門備案、稅務部門金稅三期系統等相關業務辦理系統與“一窗式”綜合服務平臺實現數據實時共享傳遞。

9河北省網上稅務局正式啟用

國家稅務總局河北省稅務局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對原省國稅局、原省地稅局的網上辦稅系統進行整合,正式啟用河北省網上稅務局,為廣大納稅人和社會公眾提供了更加優質、高效的辦稅服務。網上稅務局在PC端、移動端和自助終端三個渠道同步推行,主要功能包括在線辦稅、互動交流和信息查詢。

10山東:智能化讓辦社保更省事

隨著數據上網,山東社保業務已實現智能化。櫃檯業務一體化辦公、自助終端機、“山東人社服務”手機APP等渠道,為百姓省時省力。山東很多地市還自主探索,對接省廳,更加靈活細緻,“大數據+社保”在遍地開花。山東雖未納入全民參保登記全國試點省份,但自主開創了省級集中、自上而下的“四步走”工作法,即“市級數據整合上報,省級集中建庫比對,全面入戶調查登記,彙總入庫動態更新”,節省了人力物力財力。

11四川:“互聯網+”行動讓人們有更多獲得感

四川省積極探索電子政務建設新途徑,充分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打造省級政務雲,並以此作為打破部門信息壁壘、推動政府信息系統規範化、集約化建設的破題之策,推動技術融合、業務融合、數據融合和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協同管理和服務,進一步促進了全省政府系統電子政務協調有序發展。目前,四川已建成了省、市、縣三級統籌,十類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全覆蓋的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和政務服務網,實現了事項層級全覆蓋,政務服務“不打烊”。

12陝西依託“互聯網+政務服務” 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陝西省委、省政府將2018年確定為“營商環境提升年”。在“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中,陝西省以“一網通辦”取代多頭審批為突破口,積極探索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審批形式,通過集中審批、網上審批達到規範審批行為、壓縮審批時限的目的。陝西省政務服務網目前已聯通共享了個人、法人基礎信息和投資項目審批、信用信息、“多證合一”等多個平臺的數據資源。要求自建系統的部門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系統改造,並與省級平臺互聯互通;進一步完善全省電子證照庫,審批過程中需要查證的各類證照、許可、批件等,這些凡是政府部門頒發的,都不能要求當事人提供,要通過陝西政務服務網按需調用。

13甘肅八成政務服務將一網通辦

甘肅省今年全面推行“一窗辦、一網辦、簡化辦、馬上辦”改革,年底前省市縣80%以上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針對群眾反映的多頭跑、事難辦、來回奔波等問題,在各級政務大廳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實現“一個窗口”面向群眾;深化甘肅政務服務網建設與應用,整合網上政務服務平臺,推動政務服務事項全省“一張網”運行,實現政府部門之間後臺打通、數據聯通;持續開展“減證便民”行動,建立模擬審批、容缺預審、聯合辦理、並聯審批工作機制和操作流程,簡化審批環節,加快審批進程;針對政務服務中辦事慢、辦事難,政府工作人員不作為、慢作為等問題,通過制度約束、績效考核、督促檢查、問責懲戒等措施,推動作風轉變,提高服務效能;提高即辦件比例,實現“即來即辦、立等可取”。

14貴州:“數據鐵籠”讓監督執紀快而準

在貴州,通過大數據手段,越來越多群眾身邊的微腐敗無處遁形。貴州省紀委監委創新監督方式,開展“數據鐵籠”監督試點工程建設,陸續建立了民生資金監督系統、“三公”經費監督系統、執紀審查監督系統和民生監督業務管理系統,實現資金流轉、權力運行的全程記錄、追溯和預警。民生資金監督系統不僅引入了公職人員的個人信息、工商數據、死亡數據、房產信息異常分析等10個比對模型,還打通了與民政、人社、住建、衛計、移民等主管部門的數據共享信息壁壘,能夠快速篩查鎖定問題線索。

15黑龍江:百餘個辦稅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

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黑龍江省已經有百餘個辦稅事項實現了“最多跑一次”,而且隨著電子稅務局系統的投入使用,一些辦稅項目已經實現了“足不出戶”。黑龍江省稅務部門通過對辦稅服務內容進行整合,已經形成了百餘個清單項目。不同於過去,現在納稅人辦理報告、發票、申報、備案、證明等清單內事項,最多隻需到稅務機關來一次,就可以全部辦結。

16“一窗受理、集成服務” 全面開啟吉林政務新模式

隨著吉林省“只跑一次”改革的全面推進,吉林省政務大廳的“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工作也不斷推進。吉林政務服務“一張網”的運行,成為“只跑一次”改革的技術支撐平臺。前臺一窗受理錄入、後臺打破部門界限,部門之間信息共享、業務協同,進行並聯審批,所有的辦事流程都能在網上運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全面開啟吉林政務新模式。

17雲南推進智慧醫療 實現就醫流程精細化管理

近年來,不管是省會大醫院還是偏遠鄉鎮衛生院,雲南省圍繞患者需求推進智慧醫療,極大便利了患者。通過上線新的智慧醫院系統,醫院將全部號源通過APP、微信、自助機、電話114和現場等多種途徑,提前多天預約到分鐘,患者診間即可付費,掛號、看病、取藥,不再重複排長隊。

18寧夏:超過80%的政務服務事項可不見面辦理

為讓辦事群眾從“反覆跑”到“跑一次”再到“不用跑”,寧夏加快構建“不見面、馬上辦”審批模式,已基本實現全區一網通、全覆蓋、標準化、全公開、全方位的網上審批辦理。截至今年6月底,全區80.4%的政務服務事項可不見面辦理,通過不見面方式辦理事項達55.3萬餘件。

19西藏首個基層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在玉麥鄉揭牌

5月25日,西藏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設立了西藏首個基層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平臺的建成將為玉麥鄉幹部群眾在家門口提供社保登記、權益記錄查詢等便捷高效服務。為使群眾少跑腿,讓信息多跑路,西藏大力實施“陽光普照”工程,不斷加強社會保險全覆蓋工作,著力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20湖北武漢“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改革 提升審批服務水平

今年4月,武漢開發區啟動“證照分離”改革,將公共場所衛生許可、出版物零售業務許可、道路運輸站(場)經營許可等5項行政審批事項,簡化審批條件,承諾符合條件並提交有關材料後,即可當場取得相關許可。“證照分離”改革只是近年來武漢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改革的一個縮影。所謂“馬上辦”是“即來即辦、立等可取”;“網上辦”是“一網覆蓋、網上辦結”;“一次辦”是“一件事情、一次辦結”。據統計,目前武漢市審批服務事項中,“馬上辦”比例超過50%,“一次辦”比例超過80%,全程“網上辦”比例超過4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