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適合春天觀看的電影,很治「郁」!

說起美食的電影,有太多太多。

但那麼多美食片子裡,食物才是主角。要麼很宏大,貫通古今;要麼很精緻,是我們從未見過的陌生食物。

而日本的《小森林》是這樣一部電影,它以自言自語,卻毫不譁眾取寵的方式娓娓道來生活的真諦,在食物與人物之間上演了一場生活的故事。

這是一部適合春天觀看的電影,很治“鬱”!

日版《小森林》

日本的《小森林》是根據五十嵐大介的同名漫畫改編的。

在今年2月份,韓國也翻拍了《小森林》,並且上映了,它的女主角是飾演《小姐》的金泰梨。

這是一部適合春天觀看的電影,很治“鬱”!

韓版《小森林》

一部經典被翻拍,經常會引起人們的不適。

因為有了日版的《小森林》在先,所以牛叔在觀看韓版小森的時候,腦海裡總會不自覺地把兩者拿來對比。

日版小森分為上下部,時長比韓版長。

介紹食物的時候,日版的更加細緻入微,把製作食物的每一個步驟都呈現出來,該注意哪些細節,該怎麼做菜好吃,都講得非常清楚。

這是一部適合春天觀看的電影,很治“鬱”!

日版《小森林》劇照

牛叔更喜歡日版小森的畫面,更唯美空靈,真的讓人覺得小森是一個世外桃源。

每一個截圖都很美。

這是一部適合春天觀看的電影,很治“鬱”!

這是一部適合春天觀看的電影,很治“鬱”!

韓版的小森善於煽情,在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細節上抓得很好。

比如在春暖花開,春風拂面的午後,惠媛騎著單車經過屋前時,發現了一個打著呼嚕的老人家。

韓國電影在情感的處理上真是微妙啊,比如我之前看過的《季春奶奶》,簡直就是一顆巨型催淚彈。

這是一部適合春天觀看的電影,很治“鬱”!

這是一部適合春天觀看的電影,很治“鬱”!

日版小森更加低調隱忍,市子的大部分時間是獨處的,她有更多時間關照內心,比如潮溼悶熱的夏日,市子將自己想象成一隻長了魚鰭的魚。

韓版小森就顯得活潑了,惠媛回鄉之後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和小時候的玩伴載夏、銀淑一起度過的。

一起喝自己釀的米酒,一起去河裡撈螺絲,一起去地裡種土豆……

這是一部適合春天觀看的電影,很治“鬱”!

這是一部適合春天觀看的電影,很治“鬱”!

這是一部適合春天觀看的電影,很治“鬱”!

惠媛在首爾邊打工邊考教師證,為了逃避考試失利回到了小森。

這是一部適合春天觀看的電影,很治“鬱”!

載夏是寫字樓裡的白領,因為“不想過被別人設計好的生活”而回到了小森,跟著爸爸和哥哥學習種地。

這是一部適合春天觀看的電影,很治“鬱”!

銀淑大專畢業後再也沒有離開過小森,在農業社裡當著一名小職員,內心卻對大都市無比嚮往。

這是一部適合春天觀看的電影,很治“鬱”!

這個世界上有千千萬萬個惠媛、載夏、銀淑,他們都有著來自生活的相似的苦惱。

在首爾打工的惠媛,卻拮据得買不起自己想喝的濃縮咖啡,這裡非常能引起年輕人的共鳴。誰不是艱難而又堅強地活著呢。

大人的世界就像是苦苦澀澀的米酒,而長大了就再也回不去那個甜米露般的童年時代。

所以,載夏在一次喝醉酒之後,說了這樣一段話:“在城市生活久了就會知道,幹農活是個多麼不錯的職業。”

因為身體上的勞累遠比心靈上的勞累輕得多。

這是一部適合春天觀看的電影,很治“鬱”!

這是一部適合春天觀看的電影,很治“鬱”!

韓版小森對於情感的牽動非常讓人感同身受。

片子裡的一些旁白也很觸動人心:

春天種得比較早的是土豆,雖然還很冷,但會在土壤裡發芽,露出地面,發芽之後就會開花、結果,這所有的一切都是時機。等待著,等待著,等著,只有學會等待,才能嚐到最美味的食物。

不過,牛叔在看這部片子的時候,一直在流口水。

面片湯

這是一部適合春天觀看的電影,很治“鬱”!

鮮花拌麵

這是一部適合春天觀看的電影,很治“鬱”!

麵粉炸鮮花

這是一部適合春天觀看的電影,很治“鬱”!

四色米糕

這是一部適合春天觀看的電影,很治“鬱”!

辣炒年糕

這是一部適合春天觀看的電影,很治“鬱”!

最後再來個兩版小森的經典動作——

吃西紅柿!

這是一部適合春天觀看的電影,很治“鬱”!

這的確是適合春天觀看的電影,比較治鬱。

不說了,我要買西紅柿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