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歲,資產3000萬元左右,算中產嗎?

北漂山東人1


如果題主在一般的二線城市,省會城市,已經是中產了。
有固定資產,有證券資產,資產結構也比較合理,也有現金流。
恭喜你,你的狀況很好。請繼續保持創造流動性的能力。


在此,順便嘮叨幾句中產的話題


在中國沒有多少人知道/感覺到自己或者身邊有人就是中產。

中產人群似乎是資產或財富的分界,但又不完全是。如果物質財富不是唯一評價標準,那麼加上精神領域賦值評分,在向來一團和氣,凡事和稀泥的國度裡,中產就成了難以類別化出來的群體。

把全國13億多的人按照財富排序,去掉最富有的10%和最貧困的10%,或者另一個百分比,中間的人是不是就是中產群體呢?或者剔除最富有的人群之後,在排序的基礎上以淨資產超過500萬或者1000萬人,確認為中產群體?或者按照地域,各自分別排序,計算他們資產在當地支配能力來確定中間人群為中產?僅有財富不足以成為中產,是否拋開富足的資產不論,生活自由、愜意,能隨時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的人,就是中產呢?這些似乎都不合適。說到底中國區域差異太大,人群差異太大,單獨以國外的一個標準來區分中產人群,有失偏頗。


所以中產,是一個相對概念,有地域的區別,實際財富總量的區別,可支配收入的區別,生活理念要求的區別等等。不一而足。關鍵看個人所處的環境和實際的財富控制能力。

我是家族財富密碼資深研究員九三。更多的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的頭條號。

關注不迷路。如果您覺得不錯,麻煩您點個贊,謝謝!

更有豐厚獎品不定期回饋,謝謝!


家族財富密碼


您可以對照一下2017年中國中產階級的標準來評估一下,其中有些指標是硬性指標可以用數字衡量。

  一、月收入4.5萬,年收入在50以上

  2017年中產階級的標準,提到中產,收入肯定是繞不開的一個話題。中產階大的特徵就是收入穩定豐富、未來可預期。新一份關於北亞地區(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和韓國)的中產階調查則顯示,中國大陸自認為是中產的家庭月收入在45202元。

  小編默默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工資卡,呵呵,我豈止是拖了後腿啊,我連中產的褲衩子都拖掉了…

  二、除了穩定的收入,還要有百萬的資產

  2017年中產階級的標準,除了穩定的收入,要想擠進中產階的隊伍,平時你的流動資產要有百萬別的流動資產。調查顯示,自認自己是成功的中產階的被調查者中,流動資產達到人民幣150萬元。也就是說如果流動資產達不到150萬,呵呵,對不起,那你不是一個成功的中產階。

  三、除了票子還要有房子和車子

  提到中產,多數人先都會想到三大件:票子、房子和車子。除了錢,中產階還有一套潛在的物質標準——他們至少要在一線城市擁有一套別墅或者房子,以及一輛一線品牌的汽車,當然這些都是全額付款的,還在還房貸、車貸的統統out.

  四、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或者較高的社會地位

  除了經濟收入、房子車子這些硬件,教育背景、社會地位等軟性因素也是中產階的判定標準。比如有出彩高校畢業、海外留學、EMBA(重量經理工 商管理碩士)等高大上的教育背景,或者成為某個公司的CEO、做出名企業家、當品牌大學的博導、某領域的權威人士等金光閃閃的經歷。

  五、追求健康,注重運動

  調查顯示,高達七成的中國內地中產階把健康列為要人生目標。當然,中產階平時必須是很注重運動的,每個人至少有一張健身卡或者高夫球俱樂部會員卡,還要常常展示騎馬、潛水、登山、滑雪等一類高逼格運動的特長,不得不說愛運動是當下中產階的重要標籤之一。

  六、旅遊、購物、娛樂一個不能少

  2017年中產階級的標準,定期出去旅遊度假是中產家庭不能缺少的活動之一,錢對他們來說已經不是什麼問題,國內外那麼大,想去哪就去哪。當然有錢也少不了買買買,心情不好買個品牌包包,心情好就開個遊艇趴體。

  七、不失格調的生活品質

  “生活並不只有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用這句話可以文藝地形容中產階的生活。中產階遠不止於物質創收,還要有不失格調生活品質。居住環境可以 不像富翁別那樣奢華,但是在裝修、傢俱等方面的選擇卻格外用心;吃的可以不是山珍海味,但是要有“享用美食”的愉快追求;夜生活也要豐富,比如看看芭蕾 舞,聽聽音樂會,沒事也會在家裡喝點紅酒,品品咖啡或普洱茶。

  八、有道德、有禮儀、有素質

  如果一個人只是因為有錢而飛揚跋扈、不可一世,藐視他人、素養低下的話,那他算不上一個中產階,真正的中產要有道德有禮儀還要有素養,無論是談吐還是行為都要讓別人舒服並感受到尊重。

  九、擁有良好的穿衣品味

  一個人的穿著可以反映出這個人的品味甚至是什麼樣的人,也就是所謂的“You are what you wear.(衣如其人)”。中產也不例外,他們往往有著良好的穿衣品味。當然不是指服裝要要多麼品牌,多麼出眾奢華,而是指懂得什麼場合什麼環境該穿什麼 衣服,並且選擇適合自己且舒服得體的服裝。

  十、重視精神上的追求

  2017年中產階級的標準,金錢不是劃分中產階的創新推出標準,否則即使物質達到了標準,而沒有精神上的追求,那對不起,你也只能是個“土豪”。真正的中產階已經開始越 物質上的門檻,而重視精神上的挑戰。去畫展買幾幅高格調的畫作,學幾門小語種、學保齡球、學網球、學潛水、學鋼琴,總之會把自己的level再提升n個檔次就對了。


變革家


人民網報道,根據國家統計局2017年最新數據:

年齡不超過40歲,總資產超過一億元人民幣,且年穩定收入一千萬以上,算是進入中產階級的門檻。例如現在的影視明星,較為成功的中小型企業老闆等,大多處於這樣一個水平。

年齡50歲以下,總資產超過十億人民幣,可以算是富裕階層。以超一線明星,知名上市企業老闆等為代表。

年齡60歲以下,總資產超過百億人民幣,為頂級富豪階層。以馬雲,王健林等企業家為代表。


小人物視角


上圖是中國最新出爐的貧富標準線,可以作為參照~根據題主的描述,雖然不知道你的年薪,但是中產妥妥的算哦!這個階層之上的人群,在資產的保值升值方面主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方可邁入富豪階層~


捷越聯合JieyueUnited


如果在小地方,算淨資產,可以算是富豪,二線城市也可算土豪,新一線城市可以說這個資產多如牛毛,一線城市那就落後了,所以要拿出去比較,那隻能在山上沒老虎,猴子才能稱王的地方,如果單就生活而論,不管你在幾線,有這些資產,配比好點,生活可以非常滋潤,還可以實現資產正增長,不要去比,比過了就會覺得自己非常窮,因為比不起真富豪那種前呼後擁的排場,即使你有這麼多資產,你還不能任性,只能小資生活,當然,掙這麼多資產也需要一段時間的積累,箇中勞累,只有當事人知曉,要不祖宗開掛了,大家卻行卻珍重,不要在乎這個虛名,在乎了,三千萬你屁也不是。


19488299962水皮調蝦


拋開年齡不說,僅僅3000萬的資產是不是中產,只看這3000萬能夠用多少年花完就知道了!

假如你每年花費一百萬,花完這三千萬需要三十年,假如每年花費五十萬,花完這三千萬則需要六十年!這還是沒有考慮3000萬資金所產生的利息。

試想,作為普通大眾,有幾人能夠每年花費上五十萬乃至一百萬?

假設人的平均壽命是85左右的話,37歲離歲終還有不到四十年,你能想象出如何在這不到四十年的時間內花完這三千萬嗎?

如果這樣來考慮問題,37歲就擁有3000萬資產,那不是中產又是什麼呢?


盛世庸人679


37歲才3000萬?簡直只能算loser,按照中國一線城市的收入水平,35-40歲的平均資產5000萬才能算及格。3000萬隻能算中等偏下水平。

37歲才這點資產,是時候反思一下人生了,是性格問題還是能力或機會,限制了你的上升。

建議你平時多充實自己,別活的這麼空虛,人生只有一次!要做就做最好的自己!


煞筆收割機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9011074da53896a08f1a60886ca12efa\

附近貓


看了具體的資產分佈,很危險啊哥們兒。

股票分分鐘跌到只剩底褲,股權一旦公司掛了就一錢不值,借出去的人情債自己也說了很可能要不回來。這三項賬面上看1000萬但都不是實打實的。

剩下2000萬,房產佔大頭。恭喜有兩套已經沒有貸款了,有一套還在還,會佔掉不少現金流。貨幣基金投資一年收益幾個點吧,能抵消通脹資產不貶值。車算消費品,開個幾年能三折賣掉就不錯了。所以真正握在手裡可投資和消費的資產不過小几百萬。

呃,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的確屬於中產階級。還有一點沒提及,每年穩定的年收入是多少?這才真正定義了平時的日子過的能不能比較滋潤。。。


江南漁夫


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