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專項輔導》——中考作文審題技法指導(一)

審題是決定中考作文成敗的第一個重要環節。只有審題正確,才能在中考作文時保證拿到基本的分數;反之,若審題不準,偏移題目,甚至不受題目要求和限制,而“另起爐灶”,這都是作文的大忌。有些考生由於缺乏對審題的正確認識,以致造成寫作上的失誤,因而留下遺憾。為此,我們在考場作文的審題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找準角度

找準角度,就是在審題的時候,站在一定的高度審視題目,抓住題目的中心,研究命題者的意圖究竟是什麼。如有這樣一道作文考題:

有人說,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錢。也有人說,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請以“我看錢這個東西”為話題,寫篇文章。

要求:(1)題目自擬;(2)文體不限,詩歌除外;(3)不少於800字。

看到這個題目,如果不做思考,提筆就寫,考生很容易會大談金錢的作用,甚至會出現拜金思想,這就和命題者的意圖背道而馳了!題目中告訴我們,金錢的作用固然很大,但這兩個“有人說”是否正確呢?命題者的意圖究竟是什麼呢?其實,命題者的意圖是要我們既肯定金錢的作用,但也要闡明對金錢的正確態度,即:合法的追求金錢,正確的使用金錢,讓金錢給自己、家人和社會帶來幸福。

2.分析全面

考場上要想寫出優秀的考場作文,考生就必須對作文題目進行科學全面的分析。一道作文題目中的每句話、每個詞都有可能包含著深刻的內涵。如下面這道作文題目:

“處處留心皆學問”,如果你在生活中處處留心,認真觀察,勤于思考,那麼你就可以獲得許多知識。請以此為話題,聯繫自己的實際,寫篇作文。

要求:(1)自擬題目;(2)文體不限,詩歌除外;(3)不少於800字。

分析這個題目會發現,這個題目告訴我們,知識不僅僅是來自於課本,在生活中,也有許多東西可以學習!這些知識的學習還是“處處可以”的,也就是“面廣量大”的!考生似乎覺得什麼都可以寫,其實不然,我們通過分析題目中的幾個要素知道:“處處”僅是一個提示,還有“留心”,而“留心”意味著“認真觀察”,所以作文中出現的材料必須是考生自己在生活中“認真觀察”而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