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馬,古老名貴的馬種,以美麗、聰穎、堅毅和浪漫而聞名於世


阿拉伯馬是世界上古老名貴的馬種。

考古學發現阿拉伯馬源於4500年前,原產於阿拉伯半島。在乾旱少雨、食物匱乏的條件下,經長期精心選育而成。

阿拉伯馬對世界上許多優良馬種的形成起過重要作用。英純血馬、奧爾羅夫馬、莫爾根馬等,都含有阿拉伯馬的血液。

阿拉伯馬體高144~152釐米,體重400~500千克。母馬平均體尺:體高141.1,體長147.6,胸圍165.5,管圍18.4。一般馬有24節脊椎骨,而阿拉伯馬只有23節。頭小清秀,眼大光明,頸直、額寬、鬐甲高,背腰短而有力,骨細質堅,四肢細、腱部發達,呈乾燥體質,被毛柔軟如絲,繁殖力強,壽命長。

阿拉伯馬體型結構勻稱優美,為高級騎乘馬,有專門阿拉伯馬比賽。它短程速度不如英純血馬,但長程賽跑成績良好。由於其外形好, 能力強, 一些品種靠引入阿拉伯馬改善外形,提高能力。

阿拉伯馬是在沙漠氣候中演化成長,被貝都因人視為珍寶,經常會被帶到居家帳棚中安置保護,正因為與人類有緊密的關係,造就它們性情和藹、聰穎及樂意討好,它們同時也俱有高度精神力與警覺性,適合用於襲擊和戰爭,由於這種複合了自發與敏感的特性,現代阿拉伯馬主就必須付出足夠的能耐與尊重來駕馭它們。

優秀阿拉伯馬分佈於英國、美國、埃及、波蘭等國。

中國於1934~1937年間,從原產地直接引入阿拉伯馬40匹,養於貴州清鎮馬場。同蒙古馬雜交得一、二代雜種, 收效良好。1949年後,純種阿拉伯馬, 因嫌其體型過輕不適合挽用而消失。中國又於1993年引入了一批阿拉伯種馬。

阿拉伯馬起源的權威認定沒有一致的共識,考古學家在挖掘化石、掀開歷史真相的過程中,不斷有新的發現,並且顛覆原有的想法。

有一種論調認為它們的祖先應該是敘利亞北邊、土耳其南部甚至東邊山麓的野生馬。主要的理由是:肥沃月灣北緣包括伊拉克以及沿著佑發拉底河,越過西奈半島,直到埃及沿岸這一帶,氣候溫和多雨提供了原生野馬理想的生存環境。

另一派說法的歷史學家則相信它們來自阿拉伯地區的西南部,因為三大河床孕育了豐富的天然野草,足以供養這些未馴服的動物。

因為阿拉伯半島的內陸有將近一萬年的乾旱,馬兒們很難甚至不可能,不靠人類的幫助得以存活。公元前3500年貝多因人開始馴養駱駝當成交通工具,也提供他們於公元前2500進入阿拉伯中部地區,並且能夠在這樣險惡環境中求生存的基本條件。

同一時期,他們就帶著原始阿拉伯馬。勿庸置疑地,今日所有的歷史記載證明了,它們就是現代阿拉伯馬的原生種。在公元前1500年,東方的民族擁有充滿神秘感的熱血馬, 應該就是後來世界聞名的阿拉伯馬的先驅。

大約3500年前,在包括尼羅河河谷的東方,熱血馬被認為是彰顯國王威風的主角,同時也改變了人類歷史與世界的面貌。

大家都知道埃及人靠馬越過疆界,英勇而強壯的馬兒馱著馬車,伴隨法老王開疆闢土,也因此將更遠的印度河西北河谷文化和美索不達米亞文化融合統一。

古代中亞地區如亞述、巴比倫、波斯等各國,也在鐵騎如雷電般的馬蹄聲中,興盛或衰敗。阿拉伯馬的能耐足以促成各個族群的融合,也讓帝國統一成為可以實現的夢想,羅馬帝國就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例子,阿拉伯馬讓空間距離縮小,加速文化交流,同時讓帝國跟東方世界接軌。

公元前第十六世紀之後,這令人敬畏的東方之駒在石柱、簽印和各種紀念碑上都可以見到他的圖騰,浮現出它隱含的價值,埃及象形文字更是明明白白的稱頌。聖經舊約中也不斷提及它的威風凜凜,在其它的文獻中有形容阿拉伯馬為 “飛無須翼,勝無須劍” 的頌詞。


公元前九百年所羅門王曾用“優美”二字來頌揚那些為法老王拉車的馬;公元前490年,一位有名的希臘騎士 Xenophon 也讚美過這種高貴而美麗生物。但是 “阿拉伯馬” 這名字從何而來? ”阿拉伯” 這名詞被用來當作一個民族的名稱或是一種個馬品種或民族之前好幾個世紀,就有這種馬存在了。

阿拉伯馬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馬種。它最早被人類馴服併成為人類歷史進程中最忠實的夥伴。阿拉伯馬對世界文明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它對世界歷史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當地球上結束了以馬代步的大規模民族遷徙和戰爭後,人類用阿拉伯馬優秀的血統培育出了各種適用於現代賽馬、馬術和休閒娛樂的馬種,使人類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至今,阿拉伯人仍為自己培育出了這一優秀馬種而自豪。

幾個世紀以前,在氣候惡劣的中東沙漠裡,一種新品種的馬誕生了。它們在兩河流域,也就是今天敘利亞、伊拉克和伊朗地區水草豐美的綠洲生息繁衍,阿拉伯半島的一些地區也有分佈。沒有人會想到這種馬日後將對馬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它們就是阿拉伯馬。

阿拉伯馬最初被用作戰馬。這也是歷史上馬的最主要用途之一。一個全副武裝的貝多因騎士往往能打敗敵人,為部落贏得羊群,駱駝等戰利品。這樣的戰鬥要求出其不意的襲擊和快速利落的逃匿。阿拉伯母馬在接近敵人戰馬時不會嘶鳴,不會暴露目標,在戰鬥中衝鋒陷陣,英勇無畏,而且有著迅捷的速度和持久的耐力,因此成為戰馬的上選。


長久以來,阿拉伯馬都以美麗、聰穎、勇敢、堅毅和浪漫而聞名於世。因為數百年來它們接受著人類的馴化,和人類親密地生活在一起。它們懂得怎樣和人類相處。事實上,它們的智慧早已被屢屢證實。它們馴良、溫順、友善,有時甚至到了使人苦惱的地步。就拿阿拉伯小馬駒來說,它們根本就不怕人,對突然發出的聲響也漠不關心。今天,阿拉伯馬的後代遍佈世界各地,它們都繼承了它們的祖先經過長期馴化而形成的溫和馴良的性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